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福(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706 字 2020-06-25

朱文奎聽罷很有道理,便贊同了宋和的建議,並讓他寫一篇文章貼到縣衙蕭薔和城門各處去。

宋和早有准備,當即就從袖袋里掏出了文書來:「老臣已經寫好了。除了安民榜,這里還有一份法令,請殿下過目。國有國法,軍有軍規,咱們須要立些規矩,明確官吏將士哪些事做得,哪些事做不得,做不得的事做了、要受什么懲罰……」

太子道:「宋先生才高八斗,我還信不過你么?本太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法令是出自宋先生之手,拿去公布全軍,即日施行。」

宋和忙道:「這些文字可不是說說便罷,犯了事就得依規矩辦,不能含糊,如此賞罰分明才能逐漸形成軍紀。有章可循,殿下才好約束部下;楊將軍以後帶兵也更容易了。」

朱文奎還有別的事要辦,便隨意看了一下,便叫宋和拿去張貼公示。

不料第二天就有不少事鬧到了太子跟前,其中一件是有個手膀受傷的傷兵強行安置在一戶家里,並讓那家百姓找郎中醫治、負責膳食起居等。不料那傷兵見主人的兒媳長得俊俏,昨晚便摸到廂房,將那家主人的兒子打傷,並在房里奸|淫了那婦人。家人並未宣揚,本著家丑不可外揚和害怕被報復的想法忍氣吞聲;不料次日一早一個小頭目去看傷兵,因院子狹小無意間又見到梨花帶雨的小媳婦,於是小頭目又將那婦人再奸了一遍。

接著兩個士卒就起爭執打將起來,最後為了爭那小媳婦鬧到太子跟前讓仲裁。宋和正好在衙門里,聽了之後生氣至極,揚言兩個軍士犯了奸|淫罪,要一起斬首以儆效尤。

朱文奎聽罷也吃了一驚,沒好氣地看了宋和一眼,心道:你倒是說得輕巧。這些士卒都有各自的「檔頭」,或是頭目們的家丁仆從,或是同鄉熟人,或花錢招來的人;大伙兒跟著你太子賣命圖什么,為了一點事說殺就殺?

文奎當即大罵了一頓兩個士卒,然後叫他們滾。

接著楊將軍便到衙門來了,說了一件事。湘王送的火繩槍很不好用,裝填費事,又不容易打響;沖殺的時候就沒用了,還不如根木棒,想讓太子把那些工匠叫出來,組織起來打造刀劍兵器。

文奎納悶道:「這么說那批火器竟不如刀管用?」

楊將軍道:「有總比沒有好,咱們的士卒幾乎都沒有用過弓箭,火器只好勉強代替弓箭用,但不能沖鋒陷陣;還得造一批長兵器在戰陣上才能用。」

宋和忍不住說道:「那湘王靠這種火器,數度以少勝多,擊敗幾萬官軍。火器定有其過人之處,太子殿下當初也是這么想的,所以才會向湘王要這批軍火。」

楊將軍道:「宋先生既懂詩書,又懂行軍布陣,還要老朽干甚?」

文奎忙安撫了幾句,然後說道:「使用那東西總得有個訓練機宜,湘王派來的那些工匠里,會造火器肯定也知道怎么用,楊將軍派人去問,選幾個人出來教習火器……自然你說戰陣上要長兵器,也是有理的,我這就安排人打造。」

但是打造兵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個檔頭受命此事,但遲遲沒有進展。文奎一問才知,首先就找不到鐵料和足夠的鐵匠。

有人出主意,下令從各家各戶征收鐵器,鍋、鋤、犁都可以熔煉鍛造刀兵槍頭。但宋和等人又反對擾民,說直接找本縣的鐵礦山最好,可是誰也不知道哪里有鐵礦。

找鐵匠更是困難,到處關門閉戶,百姓里哪些人是鐵匠誰知道?縣衙卷宗上的匠籍記錄了一些資料,可是人在哪里,好不容易找到了記錄的地方,發現人都不知道跑哪兒去了。也有太子軍的頭目粗暴地踢開家門,逮著人逼供,不過也問不出太多情況來,百姓見了亂兵嚇得話都說不利索,士兵直接和百姓交流是十分困難的。

還有各部私自貪墨財物、糧食等問題也十分嚴重……朱文奎面臨的麻煩還有很多,並不止這些,他一時間覺得事兒好像十分復雜,搞得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