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十章 蒲扇(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89 字 2020-06-25

議事大堂的側面有一間耳房,名曰贊政亭,一般是給主官幕僚和書吏呆的地方,方便其參與記錄公務。不過這里的贊政亭里呆的是一個女人,便是內侍省四常侍之一的夏雨。雖然耳房門口有簾子遮著,不過眾官都知道她的存在……內宮的人參知政務,是因去年朝廷從四川調兵至荊州的情報延誤後,新增加的規矩。內侍省下設打探情報的細作機構,讓他們派人參曉政務方略,能更好地為政權中樞服務。

閣臣們離開後,夏雨也從耳房里出來了,一路跟著張寧過堂後的穿廊。張寧感覺她有事要說,便在轉角的地方屏退了左右,讓夏雨跟在後面到了內宅的走廊上。

她果然在後面喚道:「請王爺留步。」

張寧便轉過身來,待她說事兒。只見這娘們長得高挑,衣著舉止得體,臉也挺漂亮。但不知為何,很多女子在張寧眼里都缺少一種風情和女人味,平素意識不到她們有什么不同,比如這個夏雨便是如此,大白天見到她談事兒私下是不會有什么想法的。

她低聲說道:「春梅有件事托屬下告訴王爺。昨日於謙的一名奴仆從江西回武昌了,可能帶了書信回家。」

張寧聽罷不動聲色道:「我知道了。」

於謙的書信應該是帶給董氏的。他去江西上任後,夫人並沒有同往;張寧當初也不知如何才能慫恿董氏在其身邊監視,這事兒不能做得太明顯。不過於謙和家里有書信來往,也是一種聯系。

不久前張寧就想再見董氏一面,心里盤算著的借口是時不時探她的口風,但內心卻無法欺瞞自己,不知為何確實就是簡單地想見她而已。但是上回張寧約她到沙湖畔的別院相見,她卻爽約了,於是沒有見成。

張寧此時又琢磨董氏為何不願見面,那次在戲院幽會後她說「從此各不相干再不見面」當然他是不信的,最多當成賭氣撒嬌的玩笑……或許這種暗地里約會,在董氏看來確實就是私通、通|奸一類的性質,她本是受禮教熏陶的人應該是很有壓力的。

這次夏雨帶來消息,於謙帶家書回來並不是什么特別的事,張寧本打算擱下,可一下午在內閣書房總是時不時想起這事兒。未時剛過(下午三點多的樣子)他便離開了內閣衙門,叫桃花仙子去尋來春梅。

上回在戲院與董氏幽會,唯一知情的人就是春梅,她奉姚姬之命前後一直跟蹤監視,所以也沒必要瞞她了。而且張寧想辦事,需要一個人去,最好就是找春梅了省得更多的人知道他的私情。

這娘們不愧是從不合法的邪|教里一路爬上來的干將,辦事相當效率。不到一個時辰,她就回來了,讓張寧與他即刻出門,已有了安排。

春梅穿了一身灰布衣,扮作馬夫便趕車將張寧私帶出楚王宮。她進出宮門自是毫無阻礙。

二人乘車南行,過武昌府府衙和府前街,再走了一條街便在城隍廟外停下。這時城隍廟外的人非常多,只見大街上正有一股人流抬著一尊泥人和紙扎的法器敲鑼打鼓,一眾道士一邊游街一邊唱詞。張寧問春梅是什么事,她說是城中士紳湊錢做的法事,祭陰神討風調雨順;並說董氏一會兒要到這里看熱鬧。張寧問她如何得知,但此時正好游街的人從旁邊過,鑼鼓敲得太響,什么也聽不見了。

等了許久,春梅忽然挑開前面的簾子,對車廂里的張寧說道:「來了,往左邊看。」

張寧依言向她指的方向目視尋找,果然發現了董氏。她身邊還帶著一個提竹籃的丫頭,一面走一面看街上的熱鬧,好像並不知道張寧的存在。

「那奴婢著實是礙事。」春梅笑嘻嘻地說道。然後小聲和張寧商量了幾句。

倆人便從馬車上下來,將車馬丟在路邊不管,徑直向董氏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