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朦朧的霧(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36 字 2020-06-25

官軍中一員大將策馬而來,喊道:「你們沒活路了,投降可免死!」那邊一動不動,沒人開火也沒人回話。

有人對大將說道:「這股是真匪。」

大將等了一會兒,抬起手一揮:「殺了。」「噼噼啪啪……」一陣硝煙,中間的人圈如同一大堆稻草被風刮了一樣散架。

這時,山坡土堡上的火炮轟鳴起來,白霧里能清晰地看見黑漆漆的鐵疙瘩在地上跳動飛行。

騎著戰馬的張輔來到了第一道土牆邊,看著溝牆上鋪著的無數竹篾,不遠處傳來人們的慘叫聲和炮彈撞在地面上的沉重悶響,但是張輔無動於衷,巍然坐在馬上面不改色。

「傳令各部,押走俘虜後,撤!」張輔道。

旁邊有個一臉泥污的武將忍不住說道:「咱們好不容易才攻下,英國公……」

「外面是深溝,站不住人;又在火炮的射程內。讓將士們站在曠地上挨炮嗎?」張輔轉頭冷冷道。

官軍退得比較迅速,當太陽從白水湖那一頭爬起來,霧漸漸散去時,人已經從牆後面的曠地上都得差不多。一道牆內外,再次留下了大量的屍體,狼藉的兵器雜物。一面破了幾個洞濺上血污的黃色朱雀旗歪歪地插在地上,在無風的狼藉中耷拉著如同奄奄一息,幾個分散的士卒慢慢走過來,一面彎腰隨手摸某具屍體的鼻子,其中一個上前拔起了旗扛在肩膀上。

張輔遠遠地看著,他抬頭看了一會兒高處的土堡,又回顧右邊的城牆,目測猜測著雙方可能行軍的路線。

此時叛軍在外圍的工事作用已經很小,幾乎形不成掎角之勢,因為工事失去了主動進攻的形勢。如果官軍攻城,從工事中側擊攻城部隊,意味著要從官軍圍城工事前面過,將軍隊的側翼暴露在官軍的火炮和軍隊攻擊之下;唯一只有牽制作用,要攻城必須放一股軍隊在左翼工事盯住城外的叛軍。

張輔感覺到戰爭的主動權已經全數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就是自己想打就打,由不得對手;不想打就不打,除非他們願意拿所剩無幾不斷消耗的人馬來進攻官軍的圍城工事。

死守。在一座孤城、一座被圍死的城里死守有什么用?張輔很容易想到,叛軍是在等援軍。

錦衣衛已經送來了情報,把湖廣的兵力部署報了個大概。武昌有很多軍營,是從去年底才開始陸續招募的新丁,人找齊至少是三四個月前的事,也就是幾個月前武昌的軍隊只是一群農夫、流民。這樣一股軍隊,剛剛放下鋤頭拿起刀槍,應該還比不上衛所中世襲的軍戶。

張輔多次尋思調整戰略部署,現在再次想了一遍。

北路大軍雖有許多地方衛所兵,但其中有神機營余部和五軍營,乃大明精銳。九江的叛軍主力已經困死了,如果這時候調北路軍直接進攻武昌,情況會不會有利一些?只要北路軍擊敗武昌的新丁烏合之眾,就能搗入建文割據政權的老巢,九江的這幫叛軍圍住不用管他們死活。

或許事情沒那么簡單,醴州、岳州還有叛軍的水陸大營。武昌如果頂不住,建文政權應該會從這兩個大營調兵回援。那么醴州或者岳州空虛,湖廣北部的川軍等部是否應該趁勢從西線南進?

改變方略會讓局面變得更為復雜,但想來是利大於弊。弊只有一點:主動進攻武昌,叛軍便是以逸待勞,還可以修工事據守要地,與己不利;而圍死九江等待,形勢就能反過來,北路官軍以逸待勞,等待武昌軍勞師遠來,成圍城打援之局……援軍一定會來的,不然九江守什么?最要緊的是賊首朱文表也在九江城。</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