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3 各懷鬼胎(1 / 2)

溫斯頓來法國純粹是例行公事,如果是一個月前奧匈帝國求和,那溫斯頓和撲恩加萊會掃榻相迎,現在就只能呵呵,眼看同盟國大勢已去,奧匈帝國想退出戰爭已經不可能,除非奧匈帝國願意放棄所有權利,任由協約國宰割。

就在英法聯軍將德軍機動部隊包圍在馬恩河的同時,伊恩·漢密爾頓指揮下的地中海遠征軍也在向皮亞韋河的德奧聯軍發動進攻。

此前魯登道夫為了米夏埃爾計劃,已經將奧托·馮·畢洛調回西線,德奧聯軍失去了最英明的指揮官,現在的皮亞韋河,40萬奧匈帝國部隊的指揮官還是那個獨斷專行的康拉德,他之前就已經被證明不是個優秀的指揮官,現在他又將曾經犯過的錯誤幾乎犯了一遍。

地中海遠征軍是在四月九號向德奧聯軍發起進攻,這一天也是英法聯軍開始反攻的時間。

在皮亞韋河,反攻是以羅德西亞北部師和剛剛調來的騎兵第一師為核心進行,這兩支部隊是南部非洲的王牌部隊,部隊的成立時間最早,士兵的訓練情況較好,裝備的都是最先進的武器,後勤物資充裕,面對德奧聯軍,兩個王牌師的優勢無可動搖。

四月九號早晨,地中海遠征軍的四個師越過皮亞韋河,向河對岸的奧匈帝國陣地發起進攻。

戰線長達70公里,配合地中海遠征軍作戰的意大利王國部隊也表現出色,在單獨對抗德奧聯軍的時候,意大利王國部隊在卡納多吉的指揮下就像災難一樣,在和地中海遠征軍配合的時候,意大利王國部隊馬上就表現出應有的水平。

這也要歸功於卡納多吉的倒台,第十二次伊松佐河戰役後,意大利國王終於無法忍受卡納多吉的拙劣表現,意大利政府倒台了,卡納多吉被革職,意大利王國部隊的表現馬上就煥然一新。

和氣勢如虹的地中海遠征軍相比,奧匈帝國的部隊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困難中。

最主要的問題是後勤供應,奧匈帝國還有部隊,但是後勤供應極端困難,前線部隊沒有足夠的食物,沒有足夠的彈葯,甚至連御寒的衣物都不足。

卡爾一世知道奧匈帝國面臨的困難,但是卻無能為力,他想戰勝協約國,但是同盟國已經明顯力不從心;他還想退出戰爭,但是找不到合適的方式。

在這一次奧匈帝國和協約國的接觸中,協約國明確要求卡爾一世和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把這當成是談判的前提條件。

這個要求是卡爾一世無法接受的,就算卡爾一世想接受,威廉二世也不會接受。

和英法聯軍的反擊一樣,地中海遠征軍行動迅速,在第一天的進攻中向前推進了25公里,參戰部隊普遍感覺戰斗比行軍更輕松,這一天奧匈帝國損失了19.5萬人,其中只有1.7萬人被殺,近十萬人沒有做絲毫抵抗就直接投降。

三天之後,地中海遠征軍將戰線推進到伊松佐河,德奧聯軍潰敗的速度,比他們在第十二次伊松佐河戰役中推進的速度更快,太多的俘虜拖累了地中海遠征軍的速度,進攻部隊要把很大精力放在收容戰俘和逃兵上,到第三天伊恩·漢密爾頓才注意到這個問題,然後收容戰俘的工作就由二線部隊接手,地中海遠征軍的推進速度再次加快。

到四月十五號,羅德西亞北部師成功將戰線推進到阿爾卑斯山口。

卡爾一世派人求和的時候,恐怕沒有想到短短一個星期內,不僅僅是西線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意大利戰線也全面崩潰,要不然卡爾一世的條件會更卑微一些。

溫斯頓來到亞泯是有秘密任務的,現在德國覆亡在即,英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戰後的歐洲秩序,俄羅斯帝國已經覆滅了,奧匈帝國戰後肯定會接替,分裂為多個小國家,不會再產生新的威脅,如果德國同樣覆滅,那么法國就將在歐洲大陸一家獨大,這不符合英國的利益。

更何況,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理由,威廉二世和喬治五世畢竟是親戚,所以喬治五世也不希望威廉二世落得一個和尼古拉二世同樣的下場。

退位大概是喬治五世的底線,喬治五世絕對不允許對威廉二世一家斬盡殺絕,這也就是世界大戰還沒有結束,否則恐怕英國都已經開始對俄羅斯新政府的報復了。

當然了,英國如果要對俄羅斯新政府進行報復,肯定不是打著為尼古拉二世一家復仇的旗號,也不會是因為俄羅斯新政府不承認俄羅斯帝國遺留下來的債務,那么就需要找一個更加合適的,能讓所有人都接受的理由。

在知道溫斯頓的來意後,羅克心情是崩潰的。

德國人現在還沒有認輸,包圍圈里還有幾十萬德軍在負隅頑抗,魯登道夫手下還有超過300萬軍隊,德國人的作戰意志還沒有徹底消失,可是法國政府已經開始盤算著要肢解德國,英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歐陸均衡,現在就考慮這些是不是早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