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 和平的曙光(1 / 2)

六月七號,保加利亞王國宣布退出戰爭,這嚴重打擊了同盟國的士氣,失敗的氣氛籠罩著整個西線,地中海遠征軍在保加利亞長驅直入,對奧匈帝國形成致命威脅。

早在去年中,奧匈帝國的皇帝卡爾一世就在努力尋求以一個體面的方式退出戰爭,但是因為當時西線激戰正酣,卡爾一世沒有如願。

今年初,德軍的馬恩河遭遇失敗的時候,卡爾一世再次希望退出戰爭,但是因為協約國的條件太苛刻,奧匈帝國被迫留在同盟國陣營。

六月八號,就在保加利亞王國宣布退出戰爭的第二天,匈牙利突然宣布退出奧匈帝國,宣布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奧匈帝國毫無征兆的分裂了。

也不能說是毫無征兆,奧匈帝國是全世界僅有的兩元制國家,一個國家有兩個首都,兩個議會,兩套政府機構,一帆風順是這樣的國家還能保持一定的向心力,一旦遭遇挫折,兩元制國家就會徹底崩潰。

卡爾一世終於意識到局勢已經無法挽回,他還在為保持帝國統一努力,宣布把帝國轉化為聯邦,所有民族都可以有自己的國家委員會,不管民族的人數有多少。

在一個已經事實分裂的國家里,國王的權威已經徹底顛覆,沒有人理睬卡爾一世最後的努力,有一點變成了現實,奧匈帝國確實是分裂為很多個國家,參與的部隊迅速崩潰,士兵扔下槍返回家園,軍官們忙著爭權奪利,希望在各自國家的新政府里擔任要職,政治家們陷入狂歡,世界大戰還沒有結束,對奧匈帝國的清算還沒有開始,政治家們卻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工作。

總之,龐大不可一世的奧匈帝國在短短幾天內瓦解,新成立的政府超過十個,近一半新政府希望加入協約國,逃避戰後即將開始的清算。

保加利亞王國和奧匈帝國退出戰爭,給德意志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德國失去了羅馬尼亞的石油供應,這對於德國是致命威脅,伊恩·漢密爾頓率領的地中海遠征軍一直希望做到這一點。

地中海遠征軍沒有在戰場上堂堂正正擊敗德國人,但是卻因為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的退出達成了這一戰略目的,這似乎再次證明德國選錯了盟友,但是回到當初的德國,德國卻沒有選擇的余地。

保加利亞王國和奧匈帝國的退出,很快就給西線戰場再來巨大影響。

在保加利亞王國和奧匈帝國退出戰爭之前,西線德軍還能在某些地段展開反擊,和協約國軍隊打得有來有往。

保加利亞王國和奧匈帝國退出戰爭後,西線的德軍就像是被打斷了脊梁骨,所有人都知道德國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很多德軍在絕望中離開戰壕,向協約國部隊發起決死沖鋒。

他們一般都倒在沖鋒的路上,協約國部隊幾乎沒有傷亡,戰後打掃戰場,很多德軍士兵的步槍里沒有子彈,那些德軍士兵好像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就算是注意到了又能怎么樣呢,他們沒有能力改變整個西線的局面,有能力的人自顧不暇。

米夏埃爾計劃失敗後,德國海軍上將保羅·馮·新策代替被迫辭職的庫爾曼成為德國外交大臣,魯登道夫第一時間和新策見面,向新策承認德軍在前線已經失敗,但是魯登道夫並不認輸,他希望能把德軍撤回德國境內休整,利用德軍在世界大戰前修築的堅固工事繼續防守,爭取一個體面退出戰爭的機會。

或者說,等待協約國主動犯錯,以奪回幾乎不可能的西線戰場主動權。

之前魯登道夫對興登堡也是這么說的。

新策對魯登道夫的計劃沒有興趣,戰爭進行到現在,德軍已經無力回天,今年開始的時候,魯登道夫麾下還有127個完整的德國步兵師可供調動,現在還能繼續作戰的德國步兵師只剩下47個。

看上去德軍似乎仍有余力,但是這些還能作戰的德國步兵師也基本處於彈盡糧絕的境地,步槍沒有子彈,火炮沒有炮彈,德軍連軍糧供應都無法保證,這樣的不對別說用於進攻,用於防守都無法保證戰斗力。

讓魯登道夫看到希望的還有一個原因,入夏以來,協約國方面美國大流感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嚴重,魯登道夫得到的消息,至少有50萬協約國部隊受到美國大流感的影響,很多部隊非戰斗減員越來越多,也有部隊情況比較好,比如醫療物資充裕的南部非洲遠征軍,只有一千多人因為美國大流感住院治療。

這個情況新策同樣不認可,協約國部隊固然受到美國大流感的嚴重影響,德國也是一樣,德國境內因為美國大流感已經死去數十萬人,這些情況魯登道夫也知道,但是魯登道夫不願意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