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兩C計劃(1 / 2)

語言是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核心載體,推廣語言,也就意味著推廣國家的傳統文化,推廣普世價值觀,推廣國家認同感,布爾人在談判中為什么堅持要在學校和法庭中使用荷蘭語,就是要維持布爾人的傳統文化,不想被英國同化。

同樣的道理,阿德又為什么堅持在學校和法庭中必須使用英語,就是為了同化布爾人,從文化上消滅布爾人,從而永遠占據德蘭士瓦和奧蘭治。

沒有傳統文化的布爾人還能是布爾人嗎?

肯定不是,就像印度一樣,文化上已經和古印度完全斷絕的印度還能算是四大文明古國嗎?

不算的,就算印度人堅持認為他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現在的印度也實際上和古印度沒了任何傳承。

作為教育專家,約瑟夫·張伯倫非常清楚在學校中使用英語教學的意義,所以和托尼仔細討論這個問題,然後再看羅克的眼神就和藹多了。

羅克只能慶幸,約瑟夫·張伯倫不知道紫葳公學的漢語選修課。

不管是阿德堅持的英語,還是布爾人爭取的荷蘭語,都沒有漢語什么事,所以在紫葳公學,漢語只能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不僅僅是華裔學生,英裔學生和布爾裔學生同樣可以旁聽這門課。

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學習漢語,紫葳公學的漢語課更多的是以藝術欣賞的形式出現,書法和繪畫是漢語課的核心,相對於西方的油畫,羅克其實更喜歡華人傳統的潑墨山水,只是這些藝術形式對於紫葳公學現在的學生們來說還太深奧,所以羅克要尋找一些讓小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來充實課堂。

這一找,羅克是真傷心。

約翰內斯堡現在五萬多華人,居然沒有人知道漢服的確切樣式,沒有人知道漢族婚禮的具體步驟,同樣沒有人記得傳統華人建築是什么模樣。

最後一個還好點,紫葳鎮有個全部由傳統中式建築組成的會館呢。

可是羅克也總不能天天組織小學生們去會館喝茶聽戲吧!

想聽也沒得聽,約翰內斯堡沒有戲班子,倒是開普敦有個歌劇院,不定時的會上演歌劇、話劇什么的。

羅克不喜歡歌劇、話劇,所以讓梁鼎新從清國雇個戲班子送到約翰內斯堡來,至於其他的,慢慢來吧,現在肚子還沒有填飽,考慮這個問題太超前,等約翰內斯堡的華人都能吃飽,能穿暖,到時候自然會有人開始研究這些問題,羅克要做的,是到時候給他們充分的資金支持就行了。

這想法挺二的是吧?

二就對了,主角現在是貴族了,不干點貴族「應該」干的事,還能算是貴族!

聽了一堂音樂課,約瑟夫·張伯倫還視察了紫葳公學的食堂和宿舍。

食堂里的牛奶還是堆積如山,雖然農業協會已經開始收購牛奶,但還是有很多農場主寧願不賣,也要把牛奶送到紫葳公學來,當知道絕大部分送牛奶的農場主都是華裔的時候,約瑟夫·張伯倫明顯若有所思。

宿舍更不用說,雖然紫葳公學里的學生還都是小孩子,但是紫葳公學還是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窗明幾凈是基本要求,被子雖然不要求疊成豆腐塊,但是也不能胡亂堆成一團,一間宿舍四個人,床鋪下面是書桌,每人還都有專屬的櫃子,紫葳公學對於家具的需求量,生生催生出來兩個木器加工廠。

當然都不在紫葳鎮,而是在距離紫葳鎮不遠的橡樹鎮。

對,和開普敦的橡樹鎮名字一樣,羅克起名字和白人一樣任性,重名什么的根本不在乎,開普敦叫亨利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羅克認識的就不下十個。

視察完男校,約瑟夫·張伯倫又視察了女校,相對來說,女校的校園比男校的校園美多了,男校有寬敞的操場和草坪,換到女校這里,操場和草坪就都變成了花園,約瑟夫·張伯倫視察的時候,花園還沒有完工,所有的工人都是布爾大媽,她們干起體力活,和男人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女校這邊負責介紹的就是菲麗絲了,菲麗絲比托尼那家伙聰明多了,看到約瑟夫·張伯倫對女校非常滿意,馬上就趁機提要求:「我們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不足和師資力量不夠,我們想把德蘭士瓦所有的女孩都招進紫葳女校,讓她們接受完整高水平的英式教育,但是只可惜,本土女校的教師不願意來約翰內斯堡,我們的資金全靠家長的捐款,但是約翰內斯堡剛剛重建,家長也沒有太多的力量幫助學校,所以我們要訂做服裝都只能從開普敦訂做,而不能選擇質量更好,顏色更鮮艷的本土服裝——」

羅克聽起來,這樣的抱怨更加類似於矯情。

但是約瑟夫·張伯倫偏偏就吃這一套,所以約瑟夫·張伯倫當場承諾,會給與紫葳公學專門的資金扶持。

這可真是意外收獲。

說到紫葳公學的服裝,羅克現在已經把羊毛紡織廠的建設提到日程上,按照羅克的計劃,紡織業將會是除了采礦業、農業之外,約翰內斯堡的第三大經濟支柱。

約翰內斯堡周圍的農場養的都是美利奴綿羊,經過一年多的繁殖,第一批養殖的綿羊已經可以「剪羊毛」了,農業協會也已經開始收購羊毛,但是羊毛在約翰內斯堡本地無法加工,所以農業協會收購的羊毛要銷往英國本土。

約翰內斯堡沒有港口,想把羊毛買到英國去,要先把羊毛送到開普敦,然後從開普敦千里迢迢送到英國本土,這樣一來因為運輸成本,價格上也就沒有了競爭力,所以農業協會毫無利潤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