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人不如狗(1 / 2)

當時間來到1916年,所有的參戰國都處於崩潰邊緣。

俄羅斯帝國的首都聖彼得堡醞釀著一場革命,這個冬天聖彼得堡爆發了嚴重的燃料危機,許多工廠因為缺少燃料被迫停工,面包房里還有面,但是缺少燃料無法將面粉做成面包,工作了一天的女人們排隊幾個小時也沒有得到食物,整個城市都處於不安的騷動中。

德國的情況也同樣危險,英國遠征軍的轟炸機正在轟炸比利時境內的軍事目標,德軍卻因為各種原因缺乏反制能力,為了增加工廠里的工人,德國人強行征調比利時人充實工廠,但依然無濟於事。

德國的後勤供應出現了嚴重問題,德國需要飛機和英國遠征軍的空軍抗衡,需要直射炮對付英國遠征軍越來越多的坦克,同時還需要常規武器滿足前線部隊的消耗。

按照物資的重要程度,機槍和步槍被作為最重要的物資優先滿足,1916年初,德國境內的兵工廠每個月可以生產3000挺機槍和12.5萬支步槍,但是依然無法滿足前線需要。

就和法金漢所擔心的一樣,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上台後,對權力的野心不可抑制的蔓延到其他領域,元旦之後,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為了削弱英國的戰爭能力,決定開始無限制潛艇戰,同時決定成立波蘭王國,以便於得到波蘭人的忠誠。

這兩個決定都是壞主意,無限制潛艇戰不僅攻擊軍用目標,也開始攻擊民用目標,英國的商船損失直線上升,一月份達到前所未有的65萬噸。

不過這沒能讓英國屈服,反而使英國上下眾志成城,內閣更加團結,如果說以前還有談和的可能,那么現在除非某一方被徹底消滅,戰爭才有可能結束。

成立波蘭王國也是一個敗筆,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都是軍人,他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戰勝協約國上,而不是輕易涉足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在決定成立波蘭王國的時候,魯登道夫希望能招募到100萬波蘭士兵,這樣就能極大緩解德軍的兵力不足問題。

最終只有幾千名波蘭人參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整個一月份,羅伯特·尼維勒都在試圖聯合英國遠征軍,向德軍發動新一輪進攻。

羅克拒絕了羅伯特·尼維勒的計劃,英國遠征軍按照自己的節奏,正在對比利時境內的德軍持續消耗。

和法軍部隊相比,英國遠征軍的效率也有目共睹,這讓羅克有足夠拒絕羅伯特·尼維勒的底氣。

新年之後,遠征軍轟炸機就開始對比利時境內的戰略目標進行轟炸,德軍缺少戰斗機保護自己的領空,在幾乎沒有干擾的情況下,轟炸機的效率很高,現在參與轟炸的轟炸機數量達到400架,一共分為十個聯隊出擊,比利時境內有價值的軍事目標已經幾乎全部被摧毀,從二月份開始,遠征軍轟炸機開始深入德國境內。

與此同時,遠征軍的精確射手們也恢復了「上班打卡」,最多的時候有六百多名精確射手在前線參與「狩獵行動」,每天都有上千名德軍傷亡,分散到每天,這個數字雖然不多,但是一個多月累積下來,德軍付出的代價相當於一次中等規模戰役造成的損失。

一月中,協約國高層在羅馬舉行會議,法國終於意識到英軍裝備的那些新武器的威力,飛機和坦克都是可以改變戰場形態的新勢力,法國已經得到了「強風」戰斗機,以及「輕騎兵」坦克的生產授權,但是要形成規模還需要時間,所以法軍部隊離不開英軍部隊的協助。

在比利時,法軍部隊甚至已經處於輔助地位,英國遠征軍才是比利時方向的主力部隊。

法國總理白里安在羅馬會議上提出,是否可以成立一個統一指揮協約國部隊的聯合指揮部,更有效的和同盟國作戰。

成立聯合指揮部當然可以,但是指揮權是個大問題,白里安希望是現在的法軍總指揮羅伯特·尼維勒擔任總司令。

溫斯頓在這個問題上也有話說,從歷史戰績上來看,羅克的戰績遠勝在凡爾登戰役後期表現出色的羅伯特·尼維勒,隨著英國遠征軍的持續增兵,英國在西線的實力已經不亞於法國,所以應該是羅克擔任總司令,才能更好的對抗德奧聯軍。

白里安讓步,同意羅克擔任副總司令。

意大利王國參加會議的總司令卡納多吉和俄羅斯帝國新任總參謀長阿列克謝耶夫將軍也有話說,他們倒是不想競爭總司令,但是副總司令總要有一個。

俄羅斯帝國就算了,卡納多吉則是招致多位協約國領導人的語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