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瘋狂的日本人(2 / 2)

「歐洲的情況和南部非洲不同,南部非洲現在主要人口還是擁有農場的農民,就算工業不景氣,農民的生活卻不會受到嚴重影響——歐洲卻已經完成了工業化,擁有大量工業人口,這些人一旦失業,生活就會出現嚴重問題,進而引發嚴重的社會災難。」溫斯頓對於歐洲的情況很了解,不過越了解越不看好。

電影里這時候出現了溫斯頓的辦公室,和羅克記憶中沒有太大差別。

這很正常,溫斯頓本人是導演,對於首相辦公室肯定非常熟悉,《溫斯頓》這部電影別的不說,服道化應該沒問題,畢竟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很多場景都有實物可以參照。

「我在慕尼黑的時候,遇到一位慕尼黑的教授流落街頭,德國的情況現在很糟糕,他們沒有能力償還賠款,歐洲也就失去了恢復經濟的發動機。」小斯的注意力沒在電影上,臉上的表情唏噓不已,還帶著點慶幸和後怕。

估計是看到現在的德國這么慘,忍不住聯想到如果是協約國戰敗——

那么現在的德國,就是那時的英國。

如果協約國戰敗,南部非洲也好不到哪兒去。

「你們不是和德國人正在談嗎,結果怎么樣,有沒有成果?」溫斯頓也關心這個問題,南部非洲和德國正在談的是借款,美國人也插了一手。

德國是想從南部非洲和美國借錢,作為賠款配給協約國,這樣錢到了德國,從德國轉一圈再到英法,英法再還給南部非洲,用來償還世界大戰期間的借款。

完美的循環!

「美國人的要價太高,現在還在談。」羅克真的很討厭到處煽風點火的美國人。

美國在世界大戰期間一無所獲,沒拿到賠款,沒加入國聯,也沒有打開英法主導的殖民體系,沒有為美國企業生產的商品找到足夠的市場。

然後美國又把主要精力放到亞洲,希望從亞洲找到突破口。

美國並沒有徹底放棄歐洲,在得知南部非洲正在和德國進行談判之後,美國人主動加入,希望能分一杯羹。

不過美國的條件比較苛刻,要求德國開放國內市場,允許美國商品進入。

巧了,南部非洲也有這個要求,德國雖然在世界大戰期間損失慘重,終究還是底子好人口多,對於商品的需求自然也同樣很高。

「華盛頓海軍會議,你們南部非洲要不要派人參加?」溫斯頓不為德國人擔心,問這個問題,主要還是試探南部非洲的野心。

前年11月,美國建議召開太平洋會議,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會議主要參加國是美國、英國、以及日本。

會議達成了一定成果,但是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去年,美國海軍部長丹尼爾斯宣稱將在五年內建造一百三十七艘軍艦,「建設一支世界上最強大、最優秀的海軍」。

美國自從國民生產總值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一之後,野心不斷膨脹,試圖在全球挑戰英國海洋霸主地位,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就組建了「大白艦隊」,而且還進行了環球航行,這一次美國海軍部長丹尼爾斯的計劃,可以算是「大白艦隊」的升級版。

面對美國的挑釁,英國不甘示弱,代替溫斯頓代行首相職務的掌璽大臣安德魯·博納·勞聲稱:大不列顛寧願花盡最後一分錢,也要保持海軍對美國或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優勢。

同樣躍躍欲試的還有日本,日本在世界大戰期間咸魚翻身,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野心膨脹到也想挑戰英國海軍霸權的地步。

就在丹尼爾斯宣稱要在五年呢建造一百三十七搜軍艦之後,日本決定組建「八八艦隊」,即擁有兩支強大的艦隊,每支艦隊有主力艦八艘,每八年更新一次。

就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自身問題重重的法國和意大利也加入進來,興致勃勃的參與到這場規模更大的軍備競賽中。

這里的「規模更大」,指的是世界大戰前英國和德國之間的軍備競賽。

世界大戰前的軍備競賽僅限於歐洲,這一次的軍備競賽卻擴張到全世界,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全部陷入軍備競賽中。

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美國提議在華盛頓舉行海軍會議,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緩解軍備競賽造成的壓力。

美國的這個建議,馬上就得到了英、法、意、日的贊成,大英帝國的海軍霸主地位不是那么好挑戰的,法國意大利自顧不暇,根本沒能力挑戰,是被動應戰。

日本也一樣,別看日本人跳得高,實際上日本在世界大戰期間積攢的那點家底還是不夠看,為了實施八八艦隊計劃,日本海軍的撥款已占整個國家預算的三分之一。

真是瘋狂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