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6 不稀罕(2 / 2)

這里只說一件事,21世紀依然主流的火炮身管自緊技術,就是法國人第一個研究出來的。

這里的身管自緊,指的是單層炮管的身管自緊,日本現在制造的大口徑火炮,使用的是英國在19世紀20年代就已經開始使用的纏絲身管技術,每根炮管上使用的鋼絲拉直了長達30萬米,也就是足足300公里。

日本的身管自緊技術,是20世紀30年代從法國引進的。

當然火炮技術只是一方面,工藝又是另外一回事,長門的主炮口徑還只有410,到了大和就增加到460,日本甚至還准備在次大和級戰列艦上使用510口徑主炮,這可不是簡單的炮管加粗拉長那么簡單。

關於吳海軍工廠的技術水平,沙橙不了解,川崎一郎多少還是了解一點的。

對於沙橙所說的情況,川崎一郎也是發自內心的無力。

和南部非洲相比,日本不管是想獲得原材料,還是想獲得相關技術都實在是太困難了。

對於法瓦爾特公司,川崎一郎也是早有耳聞,這家創立剛剛20年的南部非洲企業,雖然沒有南非公司、保護傘公司名氣那么大,卻已經不聲不響成為全世界第一流的鋼鐵公司。

法瓦爾特公司的強大不僅僅是在金屬冶煉領域,在和德國克虜伯進行深度合作後,法瓦爾特公司的武器制造能力正在迅速提升,南部非洲制造的四艘快速戰列艦,使用的火炮一半都是法瓦爾特公司生產的。

另一半來自南部非洲的另一個軍工巨頭尼亞薩蘭軍工。

離開馬提努斯公司,川崎一郎乘坐尼亞薩蘭汽車生產的勛爵轎車返回川崎株式會社。

這時候川崎一郎才意識到,南部非洲工業實力的強大。

不僅僅是汽車,川崎株式會社使用的電話和傳真機,川崎一郎家使用的電冰箱,甚至川崎一郎胸前筆袋里的鋼筆都是南部非洲生產的,這樣的南部非洲,真的會缺少被吳海軍工廠嚴密封鎖的大口徑火炮技術?

或者說,除了吳海軍工廠,法瓦爾特公司難道就沒有其他途徑得到大口徑火炮技術?

別逗了,只要開價夠高,歐洲白人能把自己賣給魔鬼。

川崎一郎想的沒錯,就在他還沒有做出決定的時候,羅克確實是正在和雷納德·卡佩商談引進火炮的身管自緊技術。

和大口徑火炮的生產技術相比,羅克確實是更重視身管自緊技術。

大口徑火炮的需求極少,南部非洲又沒有類似big 7之類的需求,所以短時間內用不到。

身管自緊技術不一樣,不僅僅是大口徑火炮,中小口徑火炮同樣需要身管自緊技術,這對於提高火炮的壽命有著巨大作用。

火炮的工作環境是極其惡劣的,炮膛在開炮時要耐受3000多度的高溫,對抗幾百兆帕壓強,快速射擊時身管內表面溫度700多度,外表面100多度,溫差很大,就算一根精工細作,堆滿高科技的炮管,在高壓、高溫、燒蝕、裂紋面前也撐不了多久,正常來說時下火炮的壽命通常只有幾百發。

要提高火炮的承壓能力,增加厚度是最簡單的方式,不過增加厚度,炮管的重量也會隨之增加,身管自緊技術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提高強度的同時,還能減輕重量。

時下的大口徑火炮,多使用日本那種雙層套筒方式,外管還要使用纏絲工藝,才能保證炮管有較好的壽命。

身管自緊技術是吸收了這兩者的長處,簡單說就是用一層炮管,模擬出多層炮管才能實現的效果,不僅耐壓強度和抗疲勞強度能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身管重量也可以有效減輕,這對於提高大口徑火炮的機動性有著重要價值。

「南部非洲部隊都已經開始摩托化、機械化了,執著於火炮的重量有什么意義嗎?」雷納德·卡佩和川崎一郎一樣,對南部非洲也是各種羨慕嫉妒恨。

「兩碼事,火炮肯定是越輕越好,越耐用越好,要多少錢你直說——」羅克大大咧咧,法國沒有非賣品,身管自緊技術固然重要,連日本人都可以轉讓,難道會不賣給南部非洲?

別逗了,南部非洲還是法國的債主呢。

「呵呵,從法國的欠債里抵扣——」羅克也是打得好算盤,話說德國人都已經開始還錢了,法國也可以還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