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 矛盾的根源(2 / 2)

一旦羅克不參選,那么南部非洲就可能變得跟西班牙、法國一樣。

就算變成英國那樣,也是阿爾文無法接受的。

「南部非洲只需要一個聲音,我們要確保政策的延續性,這比政策的內容更重要。」阿爾文其實不在乎南部非洲到底是民主,還是束棒,只要能為南部非洲人帶來幸福美好的生活就行。

這真不是唱高調,阿爾文現在值得追求的東西已經不多了,在這個過程中,阿爾文也能順便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你可以先試試,不過你要做好面對困難的准備。」歐文肯定是全力支持阿爾文的,就算羅克退休,歐文也沒機會當首相,阿爾文值得期待。

阿爾文行動力很強,搞定了歐文,阿爾文還要去找安東。

安東身為尼亞薩蘭州長,同時還是尼亞薩蘭黨黨魁。

尼亞薩蘭黨的成員也很復雜。

早期尼亞薩蘭黨成員,僅限於尼亞薩蘭境內的華人。

隨著華人的大量涌入,尼亞薩蘭黨范圍快速擴大,成員也從尼亞薩蘭華人,覆蓋到尼亞薩蘭境內的白人,繼而走出尼亞薩蘭向外擴張,在南部非洲所有州都建立了分部。

現在的尼亞薩蘭黨,擁有投票權的黨員數量接近400萬,僅次於自由黨。

南部非洲只有成年人才有投票權,未成年人連加入黨派的機會都沒有,聯邦政府也不允許在未成年人中發展成員,不過未成年人卻可以在監護人的帶領下參加黨派活動。

這一點影響力巨大,尼亞薩蘭州的學生,在成年之後絕大多數都會選擇加入尼亞薩蘭黨。

當然也有人對政治不感興趣。

比如蓋文,他就沒有加入任何黨派,這才是真正的與世無爭。

安東對於阿爾文的決定,同樣非常支持。

南部非洲成立的時候,受英國影響,才確定了在兩黨制的基礎上確立國家制度。

兩黨制的出發點還是不錯的,台上執政台下監督,共同努力促進國家發展。

可惜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兩黨制發展到現在,不僅無法促進國家發展,反而成為阻礙國家發展的最大弊端,南部非洲如果不改變現狀,遲早步入歐洲國家的困境。

有人支持,自然也就有人反對。

反對態度最激烈的是楊·史沫資。

楊·史沫資早就已經脫離人民黨加入自由黨。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楊·史沫資贊成阿爾文的決定。

楊·史沫資的理由也很充分,他擔心所有黨派合並之後,南部非洲會變成俄羅斯和德國那樣。

「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一旦失去監督,權力就會失控,我們必須把權力關進籠子里,這樣才能保證國家的健康。」楊·史沫資直接來找羅克,希望羅克收回成命。

「楊,你該知道法國的混亂,以及西班牙內戰的根源在哪里。」羅克同樣希望說服楊·史沫資,如果不能說服也不要緊。

楊·史沫資現在已經65歲了。

羅克並不知道另一個時空的楊·史沫資活了多少歲,不過現在的楊·史沫資也到了退休年齡。

嚴格說起來,楊·史沫資是阿德、基欽鈉他們那一代的人。

阿德、基欽鈉在多年前就已經退到幕後,楊·史沫資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出乎絕大多數人的預料。

對於南部非洲聯邦政府,楊·史沫資還是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如果沒有當初楊·史沫資的堅持,說不定南部非洲連自治的機會都沒有。

羅克是個很念舊的人。

如果可以的話,羅克希望楊·史沫資能安享晚年。

但如果楊·史沫資固執己見,成為南部非洲發展的障礙。

羅克也不介意親手幫阿爾文掃清障礙。

「法國的混亂源於法國的國際環境,西班牙的命運則從來沒有掌握在西班牙人手里,南部非洲的情況,和法國、西班牙截然不同。」楊·史沫資對法國和西班牙的看法,跟羅克不同。

這可以理解,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就不一樣。

「不不不,你的看法有失偏頗,法國和西班牙的問題,根源在於多數人和少數人的利益沖突——」羅克看問題,明顯比楊·史沫資更深刻。

這同時也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矛盾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