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2 / 2)

谷毫

要照顧弱勢群體,除了決心之外還得有足夠的實力。

英國現在把絕大部分資源都用在戰爭上,根本沒有能力兼顧國內的弱勢群體。

「南部非洲商品之所以以物美價廉著稱,和低廉的成本有很大關系,南部非洲企業可以以極低的代價,從南部非洲聯盟國家,或者是其他國家獲得工業原料,在南部非洲的工廠里,南部非洲人負責高報酬的管理和技術工作,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主要是外籍工人,這就保證南部非洲企業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哈利法克斯勛爵已經成為精神南部非洲人,這讓溫斯頓感到恐懼。

在哈利法克斯勛爵擔任英國駐南部非洲大使之前,哈利法克斯勛爵可是英國外交大臣。

連外交大臣都成為精神南部非洲人,其他人怎么辦?

「南部非洲的工廠里難道就沒有公會嗎?」溫斯頓很氣憤,南部非洲的企業主們,比英國的企業主更英國。

英國企業就是以壓榨工人著稱,所以工黨才會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

南部非洲好像也有工黨,影響力也不小。

南部非洲的工黨,跟其他國家的同行們不太一樣。

英國的工黨,主要是代表工人和英國的資本家爭取利益,主要方式是以罷工為手段,要求資本家為工人提供更高薪水。

南部非洲的工黨,主要是為工人提供技術培訓,法律援助,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服務,工人的薪水低,本質上其實和資本家沒多大關系,對自己的薪水不滿意,完全可以換一家工廠,或者努力提升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這才是提高收入的正確方式。

英國的工黨其實就是耍賴,企業主給的薪水低,工黨就組織工人罷工,以各種制造麻煩的方式擴大影響力,整個社會都會受到影響。

這種方式沒有贏家,工人罷工企業沒盈利,企業主就算想給工人加薪也沒能力。

工人也沒得到實際利益,資本主義國家的工黨有一個算一個,根本就不是為工人服務的,本質上只是少數人爭權奪利的工具,英國工黨的領導人,是把工黨當生意做的,服務工人是什么鬼?

「工廠里有公會,不過南部非洲的公會是和聯邦政府一伙的,尤其是各種協會,他們的工作是協助聯邦各級政府,對協會成員進行管理。」哈利法克斯勛爵無奈苦笑,俄羅斯工人勝利後,英國、美國、法國幾乎所有國家都爆發了工人運動,唯獨南部非洲風平浪靜。

這就體現出企業適當讓利的好處。

羅克在最早創辦洛克金礦的時候,給礦工們開出的待遇,就比其他金礦高一截。

羅克給出的各種福利更好,改善生活條件那都不值一提,真正讓礦工們對羅克死心塌地的,是購買土地的資格,以及只有工人家屬才能就讀的礦工子弟學校。

在羅克的影響下,小斯也提高了南非公司雇員的待遇,這才是南部非洲企業出現根本性變化的原因。

羅克開金礦的時候,對南部非洲的影響力還非常小,只能輻射到約翰內斯堡周邊。

南非公司當時已經是南部非洲規模最大的企業,影響力遍及整個南部非洲,老塞西爾羅德斯去世後,小斯成為羅德西亞的國王,其他南部非洲企業不提高工人待遇的話,那就等著被其他企業兼並吧。

第二次布爾戰爭爆發的時候,蘭德地區有一百多個金礦,分屬於二十多家企業。

現在金礦還是那么多,企業卻只剩下7個,開采黃金的手段也早就已經從人力進步到工程機械。

這對於企業主來說是好事,工程機械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人的數量在減少,收入逐漸增加,滿意度越來越高,誰要是這時候去蘭德礦區鼓動工人罷工,估計都不用資本家動手,工人自己就會把他打得抱頭鼠竄。

「得想個辦法,改變目前的這種局面。」溫斯頓心煩意亂,目前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英國和南部非洲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澳大利亞,可以從澳大利亞開始,先從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入手。」哈利法克斯勛爵知道南部非洲的弱點,如果沒有廉價的工業原料,南部非洲企業就會逐步喪失競爭力。

「澳大利亞么——」溫斯頓為難。

知道弱點是一回事,能不能針對弱點進行攻擊又是另外一回事。

南部非洲跟澳大利亞的關系很好,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所有的礦車卻都被南部非洲企業控制。

具體點說,澳大利亞的礦場,幾乎全部被法瓦爾特鋼鐵集團,以及尼亞薩蘭公司,和羅德西亞公司控制。

這三家企業的主人分別是亨利、羅克和小斯。

羅克在澳大利亞不是只賺錢不投資,為了保護南部非洲企業在澳大利亞的利益,三家南部非洲公司,都在澳大利亞國內擁有大量利益代言人,很多澳大利亞國會議員,和南部非洲企業都有很深的利益糾葛,英國想拆散南部非洲和澳大利亞的關系並不容易。

英國和澳大利亞目前的關系也很糟糕。

上一次世界大戰,總人口僅僅550萬的澳大利亞,向英國派出了總兵力50萬的澳新聯軍。

這一次世界大戰,澳大利亞對英國的支持明顯下降,現在澳大利亞只動員了40萬人,而且更多的澳大利亞軍隊,不是接受英國的指揮,而是接受南部非洲軍方的指揮。

如果說將礦山交給南部非洲企業開采,溫斯頓還可以忍受的話。

那么這一點溫斯頓絕對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