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7 英聯邦解散(2 / 2)

少將徹底無奈,估計就會這一句,說不定還是剛教的。

「找個會說話的人過來!我要求見你的長官!」少將提高嗓門,這特么在意大利王國的首都軟禁意大利國王,你們比英國人還會玩。

眼看少將和衛兵就要打起來,終於有軍官出現。

不出意外,軍官是法國人。

「這里是羅馬,意大利王國的首都,你們不能這樣做!」少將終於有了能溝通的人,心情並沒有好轉。

「將軍,請耐心等待,服從我們的命令,否則我們不能保證你們的安全——」軍官傲慢。

少將還想說點什么,遠處突然傳來零星槍聲。

少將馬上就閉了嘴。

戰爭期間,發生什么事都很正常。

直到晚上九點,終於有人來拜見伊曼紐爾三世。

「陛下,您不該現在回到羅馬,至少不該是現在——」圖書館長說話慢,每一個單詞都再三斟酌。

「你知道他們是怎么對待我的嗎?我是意大利王國的國王,不是任人宰割的囚犯,我回到意大利是為了執行我的權力,承擔意大利國王應該承擔的責任!」伊曼紐爾三世慷慨激昂,希望能得到圖書館長的認同。

圖書館長的身份特殊,跟梵蒂岡那位囚徒關系密切,如果伊曼紐爾三世能得到那位囚徒的幫助,那么伊曼紐爾三世就能重新掌握權力。

「從您乘坐飛機離開羅馬那一刻開始,您就不再是意大利王國的國王了。」圖書館長話說的有點難聽,不過卻是事實。

並不是所有意大利人都願意當牆頭草。

如果伊曼紐爾三世立場堅定,是在盟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離開羅馬,那么想必絕大部分意大利人都可以接受。

事實卻是在軸心國形勢不妙的時候,伊曼紐爾三世故技重施,還想上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反轉,這就讓很多意大利人無法接受。

「這是誰的意思?誰讓你說這些話的?是南部非洲人,還是法國人?」伊曼紐爾三世突然冷靜下來,這可不是他預想中的場面。

「不是南部非洲人,也不是法國人,而是意大利人,確切點說,是大委員會——」圖書館長心平氣和,情況遠比伊曼紐爾三世想象中的更糟糕。

在伊曼紐爾三世看來,只要他返回羅馬,振臂一呼,就會馬上獲得意大利人的擁戴,重新成為意大利王國的國王。

大委員會是胖光頭解散了議會之後,為了統治意大利組建的機構。

現在大委員會名義上跟隨胖光頭去了薩洛,可還有一部分委員留在羅馬,現在這些人正在互相聯系,准備成立一個類似南部非洲的民主國家。

封建王國模式下,王室是世襲的,始終把持最高權力,胖光頭在意大利權力夠大了吧,還是被國王一聲令下,解職不說還被軟禁。

所以還是民主制度好,這樣大家都有機會,還不用擔心隨時遭到國王的懲罰。

「大委員會是非法組織,無法代表現在的意大利。」伊曼紐爾三世反應快,既然大委員會不再擁護王室,那么就解散大委員會。

圖書館長苦笑。

你當你現在還是意大利國王呢,說解散就解散。

「阿爾奇德,幫助我,等我恢復權力之後,你就將是意大利王國的內閣總理。」伊曼紐爾三世開價,胖光頭之前的職位就是內閣總理。

圖書館長徹底失望。

別說意大利的總理,就是英國首相,圖書館長也不稀罕。

如果伊曼紐爾三世聰明點,那么這事兒也不是沒得談,比如向德國那樣總統徹底成為擺設,一切都是總理說了算,說不定伊曼紐爾三世還有機會回到王宮。

現在看來,伊曼紐爾三世明顯不甘心當一個吉祥物,那么就算了,你這個國王還是退位的好。

第二天還有人來拜見伊曼紐爾三世,這一次是自由法軍遠征軍總司令朱安。

「對你來說,現在最好的結果就是退位,前往北非某個海濱庄園安度余生,卡薩布蘭卡就很不錯,那里有全世界最優美的海灘,以及最動人的美女——」朱安很惡劣,干脆就是來嘲笑伊曼紐爾三世的。

「我是否應該說謝謝,至少你們沒把我送上斷頭台。」伊曼紐爾三世冷笑,這種事只有你們法國人干得出來。

伊曼紐爾三世說的是路易十六,法國大革命之後,路易十六在巴黎被自己設計的斷頭台處決。

「如果你想,那么我也可以讓你有機會體驗一下。」朱安哈哈大笑,歐洲人其實也很有反抗精神的,比如法國人,比如德國人,又比如俄羅斯人。

意大利人就算了,意大利人只愛好和平。

「請你馬上離開我的房間,我不歡迎你——」伊曼紐爾三世畢竟不是街頭癟三,狠話只能說到這種程度。

當然也是不敢說,法國人可是有處決國王的先例。

「也沒人歡迎你回到羅馬,包括意大利人。」朱安殺人誅心,失去民眾擁護的國王,要么流亡,要么死亡。

朱安也不是瞎說,就在朱安拜訪伊曼紐爾三世的同時,伊曼紐爾三世居住的旅館外,聚集了一大群意大利人,他們打著各種各樣的標語,不停地喊口號。

「意大利不需要懦弱的國王!」

「我們要和平!我們要民主!」

「推翻王室!」

伊曼紐爾三世站在窗台後,表情陰霾。

「這些人肯定是受人煽動,說不定就是法國人——」王儲翁貝托同樣身穿元帥制服,另一個時空他是意大利王國的末代國王。

「去找一部電話,要盡快和英國人取得聯系。」伊曼紐爾三世身體在發抖,他被巨大的恐懼籠罩,樓下意大利人正在試圖闖入旅館,已經開始和旅館門前的衛兵推推搡搡了。

現在就算馬上打給亞歷山大,亞歷山大也沒工夫接。

亞歷山大正在阿爾及爾和巴頓共進早餐。

「意大利的命運,應該讓意大利人自己決定,任何外力施加都是不合適的。」巴頓不贊成亞歷山大的行為,英國人什么時候能停止搞小動作,估計就能觸底反彈。

「元帥,這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命運,都是由少數幾個國家決定的。」亞歷山大輕笑,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講什么聊齋啊。

說到小動作,英國人沒少干,南部非洲也沒少干。

沒有南部非洲幫助,東印度能擺脫荷蘭的殖民統治?

沒有南部非洲幫助,美國人難道打不過巴西民兵?

沒有南部非洲在背後煽風點火,大英帝國也不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至少英聯邦能多維持個幾十年。

現在完了,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印度的意思,估計世界大戰打完,英聯邦就會壽終正寢,徹底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