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4 五公里(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重生南非當警察最新章節!

安琪其實一點都不忙,他只是不想在英國人身上浪費時間。

英國人要重回太平洋,跟擔任戰區司令的安琪沒有任何關系,畢竟等戰爭結束後,連戰區都沒了。

麥克阿瑟倒是有興趣,他這個人是標准的美國人,什么事都想插一手,就算撈不到什么油水,八卦一下也是好的。

「所以,你不准備見見那個英國人嗎?」麥克阿瑟希望獅城越混亂越好,就像現在的菲律賓一樣。

菲律賓現在就是個大雜燴。

在收復菲律賓之後,麥克阿瑟進行了長達數個月的報復行動,大約30萬日據期間跟日本人進行合作的菲律賓人,以及他們的家屬被紛紛被處決,或者是以商業方式被處理。

被處決了還好,畢竟一死百了,人死賬消。

以商業方式處理是最大程度榨取剩余價值,男人被賣到種植園當工人,女人被送到各種俱樂部工作,成為美國大兵們在戰斗期間的發泄工具。

別聽美國政府說得好聽,美國在戰爭期間的某些行為,比日本政府更惡心。

日本政府方式殘暴,給受害者留下各種證據,至少受害者日後有索賠的理由。

美國政府的方式更隱蔽,美軍俱樂部里的女***人員,如果在戰後因此向美國政府索賠,那么根本連證據都沒有。

你情我願的事,錢貨兩清,連雇佣合同都有。

偏偏菲律賓人還甘之若飴。

也不知道應該說美國人狡猾,還是菲律賓人太軟弱。

現在的菲律賓,名義上已經重回美利堅的懷抱,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華府有些人卻不這么想,他們甚至想借此機會甩掉菲律賓這個沉重的包袱,逃離這個泥潭。

凡事就怕較真。

戰爭爆發前美國為了維持在菲律賓的殖民統治,每年要承擔沉重財政負擔,從菲律賓的收益卻寥寥無幾。

戰爭爆發後,美軍在菲律賓損失慘重,巴丹死亡行軍的八萬戰俘,戰後十不存一,美軍為了趕走日本人支付了數十億美元,回頭算下賬,如果要重建菲律賓的話,還得繼續投入數十億美元,然後每年為了維持菲律賓的殖民統治還要支付大約6000萬美元左右。

有這百十億,以及每年6000萬,拿去干啥不好,何必為了一個宗主國身份,白白浪費在菲律賓。

看看英國是怎么對待南部非洲的。

英國放棄南部非洲的時候,南部非洲跟菲律賓相比至少有潛力。

現在菲律賓有啥?

只有嗷嗷待哺的上千萬張嘴。

當然了,就這么離開菲律賓,對於美國來說不夠體面。

所以在華盛頓的支持下,菲律賓成立政黨,組建臨時政府,以民主的名義還菲律賓自由。

然後華盛頓就發現,這簡直就是神來之筆,一切都豁然開朗。

菲律賓都獨立建國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美國的財政支援。

可是菲律賓的所有國民經濟命脈都控制在美國企業手上,菲律賓政府能收到多少稅完全是美國企業說了算,這根以前比起來簡直是贏麻了,菲律賓又重新成為美國企業家的冒險樂園。

和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不止美國商人,南部非洲商人和東印度商人,甚至獅城商人也都蜂擁而至。

所以現在的菲律賓就群魔亂舞,完全不是麥克阿瑟熟悉的那個菲律賓。

麥克阿瑟的司令部雖然在馬尼拉,他本人已經在獅城連續停留了七個月。

「見他干嘛?無非又是當年的那些爛賬,如果是坎寧安將軍,那或許還可以見一見,其他人就算了。」安琪對於所有英軍將領,除了坎寧安之外,一視同仁。

對於坎寧安,也是因為坎寧安在擔任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期間,跟塞浦路斯分艦隊保持了不錯的關系。

其他人諸如亞歷山大、蒙巴頓,安琪沒一個能看得上眼。

至於霍華德少將——

抱歉,區區一個少將,還真沒隨時約見安琪的資格。

麥克阿瑟用一聲口哨,表示對安琪的欣賞。

跟安琪打了這么長時間的交道,麥克阿瑟對安琪的態度,從驕橫傲慢到不以為然,再到如今的心平氣和,麥克阿瑟已經能以正常心態對待安琪,平輩論交。

這對於麥克阿瑟來說難能可貴,畢竟安琪還在羅克身邊擔任副官的時候,麥克阿瑟就已經是西點的校長了。

安琪對待日本人和英國的態度,尤其令麥克阿瑟欣賞。

「你的部隊到底什么時候到位?年底之前如果不能到位的話,那么我就不等你了——」安琪對麥克阿瑟的態度也在改變,這家伙人品是差了點,但是在對待日本人這一點上,安琪跟麥克阿瑟很有共同語言。

這沒什么好說的,血債只能用鮮血償還,誰敢跟麥克阿瑟和安琪說一句做人要大度,安琪就敢讓他品嘗東京燒烤。

麥克阿瑟表情尷尬,被安琪連續擠兌,也只擠出一句:「你不要著急,南部非洲不是美利堅,我們情況不一樣。」

安琪深得羅克信任,要什么有什么,麾下第四集團軍加上來自東印度和澳大利亞、馬來亞的仆從軍,總兵力超過200萬,再加上海軍和空軍,實力雄厚無比。

麥克阿瑟跟美國戰爭部的關系不太好,從美國獲得的支持有限,收復菲律賓之後,麥克阿瑟原本准備組建一支菲律賓仆從軍,以彌補美軍兵力不足問題,可惜菲律賓人正忙著大選呢,對麥克阿瑟的工作,支持力度也不大。

菲律賓人的態度很明確,日本人都被趕走了,為啥還要追到日本本土去打日本人?

就這態度,永遠也成不了氣候。

美國現在的政策依然是先歐後亞,在徹底擊敗德國之前,美國不會把主力部隊從歐洲調往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