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0 空中優勢(1 / 2)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英美聯軍就是在這方面吃了大虧。

遠的不說,只計算1942年到1945年,美國的軍費是2927億美元,英國的軍費是235億英鎊,按照此時的匯率,大概折合1175億美元左右。

這四年間,南部非洲的軍費才586億蘭特,折合美元大概2930億左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南部非洲遠征軍在物資消耗上遠低於美軍和英軍,跟俄羅斯差不多是一個水平。

不過1942年到1945年間,俄羅斯的軍費開支在5000億盧布左右,參考此時的匯率,大概折合1200億美元。

時下俄羅斯不算國內為戰爭服務的人口,僅計算前線軍隊,就已經高達1100萬左右。

南部非洲在前線才多少人?

東亞戰場和歐洲戰場加起來,尚且不到500萬人。

這還包括海軍、空軍,以及後勤部隊在內。

所以南部非洲遠征軍的單位消耗,是遠低於英軍和美軍的。

這一切都源自南部非洲遠征軍自古以來以來就養成的良好習慣。

說「自古」有點過分,不過南部非洲軍方的良好習慣,至少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就已經有意識的培養。

一戰期間,塹壕戰為主,協約國和同盟國,每一次大規模戰役,戰前的火力准備,動輒集結數千門大炮,密集轟炸一兩個星期,巔峰時期,凡爾登絞肉機期間,十個月內發射了4000萬發炮彈。

南部非洲遠征軍在一戰期間就開始注重步炮協同,戰役准備期間的火力打擊大幅減少。

到二戰爆發後,南部非洲遠征軍更注重步坦協同和空地協同,炮擊的強度和頻率再次下降,裝甲部隊的重要性大幅上升。

齊寧和他的小伙伴們,並不能起到改變戰局的作用,他們的工作,只能遲滯德國裝甲部隊的推進。

不過齊寧並沒有懈怠,小人物在大戰役中如果發揮得當,一樣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將最後一枚反坦克地雷埋入彈坑,齊寧終於松了一口氣,他終於完成了上級交代的任務,接下來是自由發揮時間。

「我們可以撤退了嗎?」小賴特很擔心,情報表明,至少六支德軍部隊正在從不同方向向雷馬根鎮逼近,齊寧小隊才12個人。

「別著急,小子,我們的任務才剛剛開始——」身背火箭筒的卡吉爾在小賴特身邊坐下,身上的手榴彈、火箭彈撞在一起叮叮當當響成一片,小賴特心驚膽戰。

「離我遠點大個子,我可不想被炸上天——」小賴特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二戰爆發以來,陣亡的人實在太多了,法國有近80萬人陣亡。

看上去不多,不過考慮到法國一共才抵抗了不到40天,這個數字還是讓人觸目驚心。

法國針對陣亡士兵的規定,跟美國差不多,只有在確定身份的情況下,才能判斷士兵陣亡,家屬可以享受到應有的待遇。

如果是粉身碎骨,或者無法證明身份,那就只能歸結為在戰場上失蹤,家屬能夠得到的撫恤金少得可憐。

….

「別擔心小伙子,你至少還可以活40年!」卡吉爾拍著小賴特的肩膀哈哈大笑,南部非洲對於陣亡軍人的標准,比美國和法國人性化多了。

軍人在戰場上失蹤,要么是粉身碎骨,要么是被俘,幾乎沒有第三種可能。

南部非洲軍人有強烈的榮譽感,寧願戰死也不投降,歐洲國家那種面對不可抗力允許投降的所謂「騎士精神」,在南部非洲基本不存在。

南部非洲遠征軍官兵被俘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在戰斗中昏厥,沒有反抗能力

的情況下被迫成為俘虜。

但凡還有一絲反抗能力,哪怕只能拉動手榴彈的拉環,南部非洲軍人都不會成為俘虜。

所以在南部非洲官方,幾乎不存在「失蹤」這一說。

即便是「被俘」的軍人,在戰後也會一視同仁。

也不對,不僅一視同仁,甚至還會有特殊待遇。

因為被俘的軍人,需要特別的心理輔導,才能接受這個事實。

「頭,五公里外發現德軍部隊——」負責警戒任務的馬克·泰勒騎著一輛履帶式摩托車,這是戰地最有效的交通工具。

從速度上說,明顯輪胎式摩托車更快,比履帶式摩托車更有效率。

不過戰場環境復雜,交通狀況很糟糕,很多摩托車無法通行的地方,履帶就如履平地,所以履帶式摩托車就成為偵察兵們的最愛。

「有坦克嗎?」

小賴特還以為齊寧會下令撤退。

很明顯,齊寧比小賴特想象中的更勇敢。

「有,很多!」馬克沒熄火,保持隨時可以逃竄的狀態。

「尼古拉,呼叫支援——」齊寧拿起突擊步槍,向旁邊的小山坡沖去。

尼古拉是小隊的通訊員,攜帶著步話機,隨時可以呼叫空中支援。

小賴特還沒有反應過來,卡吉爾追著齊寧向山坡跑去,也沒有忘記招呼小賴特。

「走啊,小子,這可能是你一生,最刺激的時刻!」

這話太有扇動性了,小賴特沒猶豫,跟著卡吉爾沖上山坡。

馬克也發動摩托,繞到山坡之後藏起來,如果他們要撤退,這輛履帶式摩托車,是最大的希望。

南部非洲空軍的反應速度驚人,只用了兩分鍾,就有四架「獵豹」式戰斗轟炸機從山坡上掠過,向德軍部隊過來的方向飛過去。

「咱們的空軍這么給力嗎?」小賴特簡直驚呆了。

「多正常的,這肯定是在附近執行巡邏任務的飛行小隊,指揮部會就近協調所有空軍,一切為戰爭服務!」卡吉爾正在用鐵鍬挖散兵坑。

時間緊迫,挖戰壕是不可能了,散兵坑也得多挖幾個,這樣才有更高的生存幾率。

小賴特拿著鐵鍬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在什么地方動手。

散兵坑也是有講究的。

就像散兵線一樣,不了解戰爭的人,看著部隊沖鋒,感覺都是亂哄哄的人海戰術,看不出什么門道。

….

真正的老手都不用觀察,哪怕是來自不同部隊,臨時湊起來的人手,進攻的時候也知道和戰友保持適當距離,至少一枚手榴彈飛過來,不會被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