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5 新思路(1 / 2)

這也就太平洋司令部封鎖了野村吉三郎抵達夏威夷的消息,要不然,想干掉野村吉三郎的,可就不止海軍陸戰隊員們了。

如果說對南部非洲,美國人是若有若無的嫉妒。

那么對日本,美國人就只有紅果果的仇恨。

站在日本人的立場上,美國是第一個用艦炮逼迫日本政府打開國門的西方國家。

美國人可不是這么認為的。

「黑船事件」對於日本人來說是痛苦回憶,對於美國人來說卻是將日本帶入現代文明社會的標志。

至於後來的一系列戰爭,日本一次次冒險勝利的背後,都有美國的全力支持,國際聯盟的貿易禁運,則是開啟了美國和日本的蜜月期。

在美國人看來,我都對你這么好了,你居然偷襲珍珠港,還在巴丹虐殺美軍戰俘,這種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才是美國人仇恨日本的最大動力。

麥克阿瑟知道海軍陸戰隊員們對野村吉三郎的仇恨,所以盡可能不讓海軍陸戰隊員和野村吉三郎接觸。

弗雷德里克對於情況的嚴重性估計不足,所以傑克·伍德才有開槍的機會。

現在野村吉三郎的死因已經不重要了,傑克·伍德才是真正的麻煩。

開槍殺人,而且還是連殺好幾個,有沒有罪?

肯定有。

可如果被殺的日本人呢?

在絕大部分美國人看來,傑克·伍德不僅無罪,而且是伸張正義的英雄。

於是問題就來了,該如何處理傑克·伍德,是送他上絞刑架,還是給他頒發一枚一噸重的勛章?

弗雷德里克還沒有來得及思考這個問題,美國的新聞媒體已經開始了激烈討論。

《罪犯還是英雄?傑克·伍德用槍火為兩個弟弟,以及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美國大兵報仇雪恨!》

《波士頓晚報》的新聞標題極具扇動性。

《這不是談判,這是對全體美國人和盟友的背叛!》

《紐約時報》一貫的犀利。

《一位不願具名的白廳工作人員透露:總統會為傑克·伍德下達特赦令!》

《華盛頓郵報》的消息最靈通,白廳被滲透到千瘡百孔。

杜魯門沒時間回應,他現在最關心的是,這件事為什么鬧到天下皆知的程度,說好的嚴格保密呢。

美國政府對這件事的態度是非常慎重的,所以野村吉三郎只能在夏威夷等待美國政府的回復,而不是直接飛抵華盛頓。

現在正使和副使先後死亡,美國政府還沒有把死因調查清楚呢,報社記者倒是大顯神通,就像身處現場一樣,將桉件細節還原的有板有眼,連白廳的應對方案都說的清清楚楚。

《華盛頓郵報》沒說謊,杜魯門不關心日本人的死活,日本政府如果鐵了心想談判,後續還會派人繼續談。

如何最大程度利用日本人的死,在美國人心目中刷一波好感度,才是杜魯門最關心的事。

杜魯門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甘心以這種方式成為美國總統,對於兩年後的大選,杜魯門也有願景。

杜魯門可不想以後有人提起他,會以「哦,就是那個羅斯福總統病逝後,才成為美國總統的人——」為注解。

這個介紹太屈辱了,連名字都沒有。

羅斯福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無法動搖的,杜魯門想成為羅斯福身後第一位真正的美國總統,一定要有所動作。

最起碼得贏過那位虎視眈眈的歐洲戰區司令。

埃森豪威爾對政治的野心不加掩飾,軍而優則政,行業跨度挺大的,杜魯門這位資深政客,總不能連半路出家的野和尚都不如。

這里就不說亞洲那位同樣上躥下跳的前總督了,杜魯門根本沒把麥克阿瑟當成自己的對手。

跟杜魯門一樣,麥克阿瑟也很生氣。

麥克阿瑟把美國和日本的談判,當做自己的政治資本。

現在談判還沒有開始,日方兩位負責人先後死亡,麥克阿瑟沒撈到晉身之資不說,反而弄的里外不是人,聲名更不堪。

身為太平洋戰區總司令,不好好干你的本職工作,往死里打日本人,反而跑去跟日本人談判,這是你一個軍人應該做的事嗎?

軍人的職責是打仗,談判那是政客的工作內容,看不出來你這位前西點軍校校長還是雙職業。

不對,西點軍校是搞教育的。

這么算的話,雙職業之外,還有隱藏職業呢。

在華盛頓對美國老兵殘酷鎮壓,已經讓麥克阿瑟毀譽參半。

菲律賓拋棄部下孤身逃亡,更讓麥克阿瑟在美國大兵心目中的地位急劇下降。

好不容易憑借沙灘作秀,在美國大兵心目中恢復了一些好感度,隨著美日談判的曝光,麥克阿瑟在美國大兵心目中的形象,已經到了聲名狼藉的程度。

在這樣一位總司令手下作戰,還真是讓人不安心呢。

「日本政府已經用九州島的鼠疫證明,在日本本土登陸作戰,會給東亞盟軍造成上百萬人的傷亡,我之所以推動和日本政府的談判,是不想看到更多美國家庭支離破碎——」面對《時代周刊》的記者,麥克阿瑟努力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歐洲那位司令,都能把無法插手柏林戰役,描述成為挽救十萬美國大兵生命的悲天憫人。

他麥克阿瑟也一樣。

所以推動和日本的談判,不是投降主義,也不是撈取政治資本,而是為了挽救更多美國大兵的生命。

美國戰爭部的推演表明,在日本本土登陸,會導致100萬盟軍陣亡。

這100里面就算只有三分之一是美軍,那麥克阿瑟少說也拯救了30個美國家庭。

所以從這個角度,麥克阿瑟的貢獻,至少是埃森豪威爾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