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象更新(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53 字 2020-06-26

沈寶這是「禍水東引」,用得著如此么?眼前都是族兄弟,並沒有什么惹不得的人物,即便沈寶因善書出了大風頭,又有什么可避諱的,值得他這般小心?

不過眼下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眾目睽睽之下,沈瑞只有聽命的份。

想著大老爺為自己請托,沈瑞對於大老爺只有感激的。

盡管徐氏擔心王守仁仕途坎坷,不能給沈瑞臂助,可沈瑞卻曉得能得這樣一個千古大儒為老師,對自己來說利大於弊。

想著一會兒就能見到族兄們,下午就能去拜會老師,沈瑞心里大好,從筆筒里撿了一支中號狼毫,落筆道:「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略為俗氣的勸學詩句,不過落到紙上,用行書寫出來,不能收力透紙背,可看著依舊十分飄逸。

大老爺在旁看了,心中微詫。

即便方才聽沈寶贊稱贊,大老爺心中也並不覺得沈瑞真的會比沈寶寫的好。

沈寶家學淵源,四房沈舉人卻是資質尋常。

而且他從沈理那里旁敲側擊地打聽過,曉得沈瑞讀書雖勤勉,資質也不錯,可幼年時到底被耽擱,九歲時蒙書都沒學完。

可沈瑞這手字,還真不像是只練過三年的。沒有日積月累,下筆哪里會如此從容。

沈珠眼見沈寶、沈瑞都出了風頭,便有些沉不住氣,對沈全道:「全三哥,弟弟們都在大伯跟前露了一手,也當輪到全三哥,全三哥莫要再謙遜了。」

沈全氣得翻白眼,誰願意去出風頭誰就去出,拿自己做筏子算甚?

一個多月同住同吃,他本以為自己同沈珠已經關系回轉,沈珠以後當不會再跟先前似的,沒事就貶低自己抬高他自己,沒想到沈珠依舊這個德行。

眼見大老爺與眾族弟都望向自己,沈全強忍下怒氣,訕訕道:「大伯,侄兒琴棋書畫都不過是略知皮毛,哪里能獻丑……詩詞與時文,做的也不怎樣,院試考了兩次都沒有過去……」說到最後,已帶了黯然。

大老爺搖頭道:「想要走舉業以科舉晉身的,落第本是常事一路上順順當當地考到進士的有幾個?每科取士三百,少年進士寥寥無幾……不說旁人,就是大伯我,院試也落榜過兩次,到了鄉試也是第二次才中……使得我心里惴惴,連會試都不敢參加,這回倒不是怕落第,而是怕落到同進士里,壓了三年才考……倒是運氣,勉強列在二甲里……」

沈全聽了,未免有些傻眼。

這提及大老爺,松江本家提及只有贊的,說是少年舉人、少年進士,繼承三太爺衣缽,官運亨通

沒想到大老爺竟然也有落第時候,沈全原本沮喪低迷的心情立時生出幾分希望。

大老爺肅容道:「開始時落第無需怕,學無止境,隨著讀書年頭越長,這課業只有更嫻熟,應試成績自然一次比一次會好……只是天下讀書人這么多,功名卻有數,科場總有人得意、有人失意……五十老童生,三十少進士……不管應試結果如何,這學問學到肚子里,總是自己的,勿要太計較考場得失……」

沈全垂手聽了,滿臉羞慚道:「是侄兒浮躁了。」

沈瑞在旁,卻是在心里推算了一下大老爺當年應試的年紀。

大老爺與徐氏同庚,今年五十,二老爺比大老爺小四歲,今年四十六。因沈瑞曾聽沈理提過一嘴,所以記得這兩位老爺是沈理岳父謝大學士謝遷同年進士。

謝遷是成化十一年狀元,當年的會元與探花,也不是旁人,正是祝允明的老師王鰲,如今的吏部右侍郎。

這樣算下來,就是二十五年前。

大老爺當年二十五,二老爺當年二十一歲。

大老爺中舉後還停了一科會試沒下場,那中舉的年紀就要往前推四年,就是二十一歲。

又因鄉試曾落第過一次,那他過院試的年紀,不是十六歲就是十七歲。

繼續往前推,他院試曾落第兩次,那首次下場院試的年紀只有十三歲或十四歲。卻也說明,在他十三歲或十四歲時,已經過了縣試、府試。

而從二老爺中進士的年紀看,他當年也是少年舉人,少年秀才。

二房祖孫三代在這讀書天分與科舉運勢上,還真是一般人比不得。

大老爺雖不苟言笑,不過從他用自己當年的失利來鼓勵沈全,就曉得是個心軟慈愛的長輩。

還有三年前,遠隔千里,卻惦記為自己尋個好師門,即便是看在孫沈兩家故交上,可沈瑞依舊在心里領了這份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