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71 字 2020-06-26

以二房大老爺、大太太的人品,怎么會像做了惡事的。要是二房真有對不起孫家之事,孫氏也不會對大太太托孤。孫氏之前沒有顯露這段關系,多半是不願借勢。

沈理留下沈瑞,除了與他提及此事外,主要的還是要提醒他讀書:「若是想要入仕立世,家勢是底氣,也是錦上添花,自身學識卻是不可缺。官宦人家子弟,科舉入仕是便宜些,也不是人人都能中舉成進士,成為紈絝之流的不乏其人。即便讀書辛苦,可也要有自強之心,且不可因有了捷徑,就連走路都覺得累了。那樣的話,叫你入嗣反而是害了你」

沈瑞認真聽了,躬身道:「六哥放心,殿試之前,一日不會懈怠。」

不中進士,一切都是浮雲。

等中了進士,在這個時代就是鯉魚躍龍門,擱在後世就是高級公務員,有了鐵飯碗。

沈理見沈瑞毫不猶豫地模樣,又自信百倍的模樣,笑道:「這話對也不對能到殿試,是可也歇一歇。不過過了殿試就無需讀書了?須知學無止境。」

沈瑞是他一手教出來的,對於沈瑞的科舉之途,沈理倒是不擔心他考不上舉人,不過少年舉人與中年中舉又不一樣。

少時中舉,進士科耽擱落第幾次,只當是磨練心性;中年中舉,進士科就耽擱不得,否則到了兒孫滿堂才中進士,仕途上就別指望有進益。

想到沈瑞這次進京,耽擱了縣試、府試,沈理道:「原想著你分兩年應童子試,把握也大些,准備的也充足,如今看來要明年下場…時文之外,詩詞也當做做,你的詩詞雖有些靈氣,到底淺白,遇到年歲大的考官還是喜歡華麗厚重的文風。有備無患吧,先准備著,等明年再仔細打聽。」

同樣是讀書十多年,為何官宦子弟比寒門子弟容易中榜,除了父族傳下的應試經驗外,還有因官宦人家消息更靈通。

縣試還罷,多是死題,無需去揣測考官喜好;到了府試、院試,就要考慮考官的喜歡與文風。到了鄉試與會院試,也有各種取巧的法子,不是作弊,而是應試捷徑。

想起自己當年應試時的忐忑與艱辛,對比沈瑞現下的輕松自若,沈理瞧著不由礙眼,輕哼道:「明年我叫林哥也應童子試,你這做叔叔的,要是被侄子超了去,看你還有什么臉面見人?」

沈林今年十歲,明年十一,下場縣試,並不算小。

再想到沈械之子沈棟,明年多半也會下場,沈瑞確實生出幾分緊迫。

自己裝在一個少年殼子里,又不是真的少年,比不上沈理他們這些人還罷,要是連幾個十來歲的少年都比不過,那可是白活兩輩子……

次日,早飯過來,沈全便帶了沈玲過來接沈瑞,三人一起去了侍郎府。

沈瑞是出門後歸來,沈玲則是初次上門,三人到了侍郎府,自然是先去見長輩。

大老爺不在家,出去與同僚小聚去了,三人直接去了上房見徐氏。

徐氏初次見沈玲,少不得給了表禮,對於京中還有這一族侄也頗為意外,少不得說兩句以後往來,勿要外道的話。

態度不過是客客氣氣,不過也足以⊥沈玲受寵若驚。

因沈全、沈玲兩個過來,是為了探病,徐氏寒暄幾句後,便吩咐婢子帶他們兩個去客院,獨留下了沈瑞說話。

「你那院子珠哥養病,就別回去住了,我又叫人收拾了住處給你,冬喜、柳芽兩個如今都在那頭。」徐氏道。

沈瑞昨天已經聽沈琴悄悄說了此事,倒不意外,只道:「勞煩伯娘費心。」

徐氏擺擺手,將他招呼到跟前,道:「好孩子……想來沈械、沈理都已經同你說了過嗣之事,也沒問你願意不願意,我與你大伯就打算將你長長久久地留在京中……」

沈瑞不好說願意,也不好說不願意,只有默默。

徐氏便道:「我雖沒與你祖母打過交道,卻是見過你父親的……四房那里,估計會提及你名下產業。要是按照律法,你若出嗣,那份產業理應留在四房,可法理不外乎人情……就是伯娘我,也不願意的就如此白白便宜了他們,你可有什么打算,要不然伯娘幫你爭一爭……」

沈瑞抬頭,道:「伯娘,侄兒不想爭,我娘生前扶貧濟困,是個極善的人,那些產業能不能也捐了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