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709 字 2020-06-26

碼頭上,人頭涌動。

如今雖不到漕糧進京的時節,可南來北往的官船、商船往來如織。

各種味道混雜在一處,十分難聞。

沈瑞走了幾步,就不愛走了,看到遠處河邊有棵垂柳樹,就招呼沈珏、沈全兩個過去遮陰。

沈珏使勁搖著扇子道:「這京城的夏天也太燥熱……」

沈全拿著帕子擦了汗道:「我倒是覺得比松江時強,現下是在外頭,沒得挑了……要是在屋子里,起碼還有冰……松江那邊,除了每日里多洗兩次澡,可沒有降暑的法子……」

沈瑞道:「也不知鴻大叔、鴻大嬸子會不會適應京中氣候……這個時候趕路有些遭罪,不過也比九月底好,那個時候上京太冷了……」

之前沒得到消息前,幾個人聊過五房大老爺一家進京的日子,就猜測不是隨沈洲過來,就是同沈流等進京趕考的舉人一起。

隨著沈洲的話,來京的日子不會太晚,畢竟沈洲是職官,請假的日子有限;跟著後者的話,則要等到鄉試結束後,那邊才會啟程進京。

幾人正說著話,就見遠處過來十幾騎,馬上人是穿著罩甲,腰掛綉春刀,正是錦衣衛的裝扮。

「貴人出行,閑人逼退」幾個錦衣衛小校高聲喊著,驅散道路上的行人

在他們身後,則是穿著圓領罩衫的衙役正用清水凈街。

「好大聲勢啊」沈珏道:「這般聲勢,難道是藩王進京?」

沈瑞搖頭道:「錦衣衛是天子親衛,藩王進京應是禮部與宗人府的官員出面……」

隨著退避的人群,原本帶著幾個小廝去碼頭等著官船的二管家也從碼頭上退避出來。

看到沈瑞等人在樹下,二管家就過來稟道:「瑞少爺、珏少爺、全少爺,昌國太夫人省親歸來,宮中遣使迎候,碼頭上也攆人呢……」

昌國太夫人,當今聖人之岳母,皇後生母金氏。

向來凡稱「夫人」,是夫貴妻顯,稱「太夫人」,則是母以子貴。如金氏,若是沒有加封,誥命本當為昌國公夫人或是壽寧侯太夫人,偏生天子重外戚,弘治十一年加封金氏為「昌國太夫人」,從其夫昌國公巒爵號。

除了這「昌國太夫人」的誥命封號之外,金氏還常駐宮中。如今宮中遣使相迎,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

沈瑞他們所在之處,離官道還有一段距離,倒是無須回避。

沈珏皺眉道:「竟是他們家,一介外戚,竟這般聲勢……」

話未說話,就被沈瑞打斷:「珏哥慎言」

沈珏嘀咕道:「就因滄大叔貼了他們家的邊,尚書都差點沒了……」

因正月里沈滄親往建昌伯府「賠罪」,等到衙門里開衙後就得了御史彈劾,三月里廷推時,也因此得人非議,差點與刑部尚書之職失之交臂。

沈瑞道:「罪魁禍首是惹事的沈珠」

文官瞧不起外戚勛貴,可真正能爬到高位的文官也得罪不起實權的外戚權

正月里那場事故,沈滄可以清高的不低頭,在士林之中是能得清譽,而後就會多了一門仇家,在官場上再難寸進。

本就是小事,沈滄出面,小事化了;沈滄不出面,就是掃張家兄弟的臉,就是小事化大。

沈滄入仕小三十年,當然曉得孰輕孰重。

張家可不是掛名的皇親國戚,皇後的娘家,太子的外家,別說沈滄當時不過一個三品官,就是閣老大臣與張家對上也沒好處?

不遠處,昌國太夫人的全副儀仗已經緩緩而來。

沈瑞等人也住了話頭,眺望昌國太夫人的儀仗過去。

前後簇擁的除了錦衣衛,還有數名穿紅的中官,還有一人,騎馬隨行在太夫人的車架邊,二十出頭年紀,穿著莽服。這個打扮,這個年紀,應該就是金氏次子,建昌伯張延齡。

官道兩側的士民百姓,即便無須跪迎,也都屏氣凝聲,生怕不小心沖撞了貴人。

這時,卻是從一側的人群中突然出來一少年,就要往車架邊湊,被隨行的錦衣衛給攔下。

「二舅,外祖母……」那少年身著錦衣華服,高聲喊道。

不僅攔著他的錦衣衛面露遲疑,就連沈瑞、沈珏這些遠處駐足眺望的,聽了這一句都驚呆了。

昌國太夫人的外孫,建昌伯的外甥,不正是東宮太子么?

隨即覺得不對勁,東宮太子好像只有十來歲,那少年看著有十三、四歲大

那些本來遲疑的錦衣衛們,顯然也想到此處,再次將那少年攔住。

因這少年的攔路,昌國太夫人的車架還是停了。

建昌伯張延齡策馬過來,居高臨下地望著那少年。

那少年抬起頭,帶了幾分討好道:「二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