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742 字 2020-06-26

徐氏正吩咐婆子准備幾樣葯材,明日三老爺要去何家探病。

見沈瑞捧著個首飾匣來了,徐氏帶了好奇道:「這是什么?專程捧了來…

沈瑞將東西撂下,道:「這些日子為了我定親之事,使得母親與長輩們受累,孩兒無他孝敬,就想起這些俗物,今日就打發人去尋了來,到底是一點心意」

九如居兩個婢子今日出門,徐氏是知曉的,也知曉她們坐馬車去了銀樓,可本以為是沈瑞賞了銀子讓她們添嫁妝,沒想到是為沈瑞采購。

雖沒看到東西,可沈瑞這般感恩知義,徐氏也覺得欣慰:「是什么好東西,快與我瞧瞧?」

沈瑞將匣子打開,攏共四層,都是黃燦燦的金首飾。

徐氏看了,不由傻眼。

她們這樣的人家,又不是鄉下地主,即便頭上戴了首飾,也都是鑲金嵌寶。這樣赤金首飾,尋常賞人用還行,真要往身上戴,沉甸甸的,除了年輕愛俏的小媳婦,沒有幾個愛的。

「怎么這許多?」徐氏不解道。

沈瑞將那對壽字釵取出,道:「這是孝敬母親的……」又指出其他的,說了用途。

徐氏聽聞里面連小徐氏與楊鎮繼妻都有一份,笑著點頭道:「何家與楊家是這門親事的大媒,等到你成親時,還有的讓姑太太、姨太太操心的地方,是該好生孝敬……」

東西預備的粗糙,卻也是一片赤子之心。沈瑞自己的年紀在這里擺著,哪里能准備的色色齊全,不過是取這份心。

徐氏便在心里算了下日子,道:「今年的年禮晚些送,到了十五你放假時就往各家走一遭,也說清了,是這次的謝禮與孝敬,不是常例……。」說著,將那兩掛金鎖片與項圈單獨拿出來,道:「這幾樣先留一留,四哥的正好做百歲禮,玉姐與福姐的年跟前再送……」

叔嫂之間,避諱頗多,沈瑞沒有預備幾位族嫂的,也算是守禮。至於這次為沈瑞定親,出面幫忙的瑛大奶奶、琦二奶奶等人,等到年禮時徐氏這里多送一份尺頭就是。

進了臘月,京城的氣溫一日冷過一日。

寒風凜冽,沈瑞換上直毛大氅,徐氏也不許他在騎馬上學,換坐了乘車。

松江沈氏族中與姻親中的幾個應試舉人,經過千里跋涉,終於與臘八前抵京。

七房沈渫,八房沈流,宗房旁枝沈玥,還有六房沈琪的內兄趙舉人,總共進京四人。

宗房這里早得了宗房大老爺的信,預備了客院。

宗房大哥所居宅子,是沈度學士當年留下的宅子,即便不如二房如今的宅子大,可當年是御賜,到底意義不一樣。提前預備客院,招待族中舉子,也是宗孫分內之責。

除了沈玥是初次進京之外,其他三位舉人,早年都曾進京過,也是住在宗房老宅這里。

沈玥是旁枝晚輩,趙舉人是外姓人,沈渫與沈流卻是一房之長。早年二房不與其他房頭往來時,還能不理會,如今情形不同,自然也要走動起來。

少不得在京的各房頭排下來,輪流設宴,為幾位族親姻親接風洗塵。

二房長輩年歲最大,身份最尊,就有二房開始輪起。

先是二房,隨後是五房。大家本以為第三日該是沈理家,可沒想到不單前兩日沈理推脫,闔家沒有露面,隨後也沒有出面為族叔、族弟接風的意思。

宗房大哥雖覺得不自在,可也勉強不到狀元郎頭上去,第三日就由宗房設宴。

三老爺因志在科舉,應酬之間,對於幾位舉業的族兄、族侄也多了幾份熱絡。

沈渫之前考了三回,沈流考了兩回,都落第不中。兩人都是四十來許人,讀了半輩子書。提起四書五經與時文來,都是滔滔不絕,可三老爺聽著,就是覺得這兩位少了幾分靈氣。

反而是族侄沈玥,相貌尋常,可應答之間透出幾分不尋常來。

沈瑞便對三老爺提了沈玥所長,沈家子弟人才濟濟,可被成為「才子」,名揚南直隸士林的只有沈玥一個。

三老爺本就醉心書法字畫,待聽聞沈玥擅丹青,不由心喜。

兩人雖差了輩分,可年歲相仿,聊起書丹青來,倒是伯牙遇子期。

加上三老爺也是有心科舉,只是如今放下的時間太多,對於該准備的課業早生疏,便對大老爺與徐氏提了,想要請沈玥來這邊客居,也能相伴學習

大老爺與徐氏無異議,宗房大哥雖心里不痛快,卻也不好扣住人不放。

沈玥因是才子的緣故,多少有些持才傲物,身為宗房旁枝子弟,與嫡房關系並不好。客居宗房老宅,本就不怎么情願,如今能換地方,卻是巴不得,不顧宗房大哥的明示暗示,帶了書童,搬到二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