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2118 字 2020-06-26

昨日還活蹦亂跳的孩子,過了一晚上,就這樣半死不活模樣。

三老爺氣的臉色煞白,沈瑞見狀,忙親自奉茶道:「三叔勿要太擔心,珏哥已經退了熱,沒大礙了……三叔要是因擔心珏哥傷了身體,珏哥醒來後也不安」

三太太也擔心丈夫,開解道:「是啊,老爺……出了這樣的事,大哥、大嫂本就夠操心的,別在讓他們擔心老爺……」

三老爺倒是怒極反笑,嗤道:「這還是真是為尊者諱?就因她是長輩,做了這混帳事,我就生不得她的氣,你們也說不得她一句不好?」

沈瑞與三太太都閉著嘴。

沈瑞是從昨晚之事,明白了什么是禮法。

就連沈珏這活潑不遜的性子,對於喬氏罰他跪雪地都毫無反抗,那就是因禮法所致。

一定要占著理。

即便他心中厭喬氏厭的不行,可貶低責怪喬氏的話卻不能從他嘴里出來,這就是長幼尊卑的道理。

三太太是賢惠婦人,自然更是恪守為婦之道,不肯錯了一步。

看著這嬸侄兩個,都成了閉嘴葫蘆,再想想里屋昏睡不醒的沈珏,三老爺就坐不住,起身道:「這個家里,總有人能治她」說罷,抬腿就走。

三太太隨之起身,本要跟上,遲疑了一下,復又坐下。

三老爺這是往正房尋徐氏做主去了,定要討伐喬氏的不是。喬氏有再多不是,畢竟是嫂子,有些話小叔子能說的,小嬸子卻說不得。

三太太就細細問起沈珏的症狀,聽聞耳朵與手足都凍傷,道:「要說治凍瘡,我這里還有個偏方,等三哥過幾日病好了,就可以用用。」

沈瑞聽了,忙道:「什么偏方?這凍瘡聽說不好去根兒,稍處理不好以後就年年犯……」

「待會叫人給你送過來。是從我娘家那邊帶來的,本以為用不上。」三太太唏噓道。

當娘的管教兒子天經地義,可也沒有這樣的管教法。

喬氏看著一團和氣,卻是個狠心腸的。換了其他人,哪里舍得這樣重罰一個孩子。

正院,上房。

三老爺挾怒而來,不等開口,就讓徐氏立眉訓丨了一頓:「心平止怒平素里讓你學佛又修道,遇到事情還這樣毛毛愣愣沒輕沒重你今年還是十幾歲么?」

劈頭蓋臉地一頓訓丨斥,倒是罵得三老爺熄了火。

他滿腔怒氣倒是散了,只剩下無奈,道:「大嫂,您就管束管束二嫂吧,真要任由她隨心所欲,這回是磋磨珏哥,下回說不得就要去東院偷四哥了」

徐氏只覺得頭疼,皺眉道:「混說什么?她就算稀罕四哥,也是見四哥與珞哥幼時相似愛屋及烏的緣故,哪里就扯到偷孩子上去了?」

三老爺苦著臉道:「大嫂,不是我詆毀二嫂,只是她向來同一般人想的不一樣……要不是露了行跡在外頭,我也不敢與大嫂說這個。」

徐氏聽了,神色嚴厲起來,道:「到底怎么回事?」

三老爺遲疑了一下,嘆氣道:「原不想讓大嫂跟著操心,才沒有與大嫂說,前些日子二嫂使人找了馬氏。」

馬氏是四哥的乳母,也是沈家世仆,不過她祖母是三老太太當年的陪嫁。

徐氏當家,將家中倚老賣老的陪房長輩「恩放」出去不少,不過那些指了婚的丫頭小子就同沈家下人混為一體,並未特別區分,要不然倒像是她這個兒媳婦容不下婆母使喚過的舊人。

「頭一回拐彎抹角地打聽四哥的狀況,還賞了馬氏五兩銀子。馬氏膽子小,回去就跟四哥他娘說了……前幾日又找借口叫了馬氏,話里話外都是禪寺香火旺,哪個和尚批命靈驗……」三老爺皺眉道。

「你既有了提防,可是打聽清楚了她想要作甚?」徐氏忍了怒意道。

她這些日子精力不濟,又是年節將至,一時看顧不到,沒想到喬氏就要攪風攪雨。

要說昨日沈珏受罪還是喬氏心血來潮,算是意外,那將手腳伸進三房就是心懷叵測。

三老爺帶了譏諷道:「還能有什么?不過是妨親寄養之類,那些和尚道士,多有靠這個糊弄女眷騙銀子的。大嫂不用去查別的,只將門房叫來,問問二房這些日子哪些人出去就能看出端倪來。」

三老爺之猜測,令人心驚。

徐氏卻不能憑三老爺空口白牙就給喬氏定罪,即便有馬氏作證受了喬氏的賞銀,那也說明不了什么。伯母疼愛侄兒,忍不住私下多打聽兩句,這並不是罪過。

不過要是勾結僧道之流,想要騙養四哥,那可就是過了。

三老爺、三太太成親十幾年,才有這一點血脈落地,視之若命根子。這要以「小兒難養」的名義,讓三老爺、三太太將親生骨肉送出來,也太過卑鄙下作。

「既有痕跡,那就查只要她做了,總有蛛絲馬跡在外頭」徐氏冷著臉道。

見徐氏氣的狠了,三老爺倒是不安,忙道:「或許只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嫂先別惱,要是我杞人憂天,豈不是勞煩大嫂白跟著生一場悶氣」

徐氏卻是不想繼續姑息,家族傳承,子嗣最重。

四哥又不比沈瑞、沈珏已經十幾歲,不過一歲大的奶娃娃,要是喬氏真要在四哥身邊做手腳,那可是防不勝防。萬一有了意外,說不得三老爺三太太也跟著去了。

徐氏是當家主母,沈家向來門禁又嚴,想要查近期各房出府的下人,不過是吩咐一句的事,隨後就有門房拿了登記冊子過來回話。

喬氏回京這些日子,只打發身邊人出府一次,可隨後珞哥的乳母卻入府三次。

珞哥乳母是喬氏的陪房丫鬟,後來配了沈洲的長隨,等珞哥落地後,又選做珞哥的乳母。

等珞哥不吃奶了,這乳母就留在珞哥身邊當養娘。

一直到珞哥出事,喬氏遷怒到這養娘身上,才攆了她出去,連帶著一家都沒留在府中。

不過二老爺念舊情,讓她們夫妻去城南二房舊宅看宅子。

喬氏身邊舊人,被二老爺「恩放」了兩回,換了個於凈,這養娘一家倒是「漏網之魚」。

「出入可帶了東西?」徐氏問道。

「來的時候空手,走的時候倒是都喲賞賜。」沈家這樣的仕宦宅邸,能選作門房的下人,眼力記性都是頂頂好的:「有二太太身邊的大姐送出來,倒是將賞賜都報備過,有一對花瓶,還有一個舊梳妝盒,聽說是這養娘閨女要出閣,二太太賞的壓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