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40 字 2020-06-26

皇帝還沒拿定主意,太皇太後得了消息發話,只說宮廷里冷清久了,熱鬧一日也好,不許免朝賀。

皇上自是應了,結果昨日千秋節外命婦進宮朝賀,各王府也有千秋禮貢上,皇城里正經熱鬧了一日。

誰會想到,這才過去一日,太皇太後就薨了。

對比著前一日的熱鬧,這老虔婆已經在世人面前給她扣死了「不孝」的帽子。

張皇後不用仔細想也能明白其中利害關系,要不是還有太子在,說不得就有御史上折子就她「不孝」諫言廢後之事。

文官素來端著架子,對於後妃與外戚防之又防,位立中宮這十數年,張皇後不是沒受過非議,卻沒有一次讓她這樣憤恨與擔憂。只因她曉得,自己的靠山是丈夫,不管旁人怎么說,只要皇帝站在她這邊,她便立於不敗之地。

可這兩年,為了教導太子之事,夫妻兩個之間早已生了嫌隙,如今又有太皇太後這般挑撥,張皇後心里也沒底了……

對於京城百姓來說,國喪代表著素服、禁嫁娶、禁宰牲;對於仕宦人家,涉及的就多了。

有資格入宮憑吊的要早晚入宮,沒資格入宮也要在衙門里早祭晚祭。有品級的誥命,也需要入宮哭祭。

從喪鍾敲響,國喪就開始了。

早在沈滄升了刑部尚書後,便為徐氏請了誥命下來,這入宮哭祭的事情自也是避不開。

沈滄、徐氏早出晚歸,沈瑞便分出心思,照應內外,心中慶幸之余也生出幾分擔心。

慶幸的是,太皇太後走的還真是時候,沈滄這邊已經得了消息,有兩位李閣老門下的御史正打聽沈家的事,說不得離發難的時候不遠。沈家雖不畏懼是非,可這本是家事,真要鬧到朝堂之上,到底是難堪與麻煩。

如今朝野都盯著國喪,一時顧不上這些,對沈家來說確實是好事。

沈瑞擔心的是,國喪熬人,沈滄的身子骨並不硬朗。幸而只需進宮哭臨三日,三日後素服至二十七日就行,至於無官職的軍民男女,則需要素服十三日

沈瑞還擔心的是,不知壽哥現在怎樣。

之前彼此相處時,壽哥雖鮮少提及家人,可偶爾提及曾祖母時,也是多有孺慕。對於這位後世史書上多有非議的太皇太後,沈瑞的印象也生動起來。

沈珏出殯,壽哥專門從宮里出來,學著民間習俗設了祭棚,若不是真情實意,也不會做到這個地步。沈瑞即便在交往之中,對這位未來天子有利用攀附之嫌,可人心都是肉長大,兩年相處下來也有幾分真心在里頭。

只是沈瑞與壽哥情形又不同,壽哥能從宮里溜出來,他卻不能溜到宮里去,只能暗暗擔心了。

不管太皇太後生前有多少不當處,人死為大,如今便也只剩下死後哀榮。

整個國喪規格,都是按照嫡皇後規格,京里文武百官都跟著綳緊了精神。

三月雖是仲春時節,可北方天冷,乍暖還寒,年輕大臣沒什么,上了年歲的都是勉勵支撐著,誰也不敢告假。連年過七旬的首輔劉健都一日不差地臨祭,旁人再難熬,也要忍著了。

等到三日臨祭完,不少老臣都是由人攙扶著下去。

沈滄雖沒有用人攙扶,不過卻是放慢了腳步,額頭上的冷汗一直沒有停過

沈瑞掐著時間,帶了人在皇城大門外迎候。

看著沈滄滿臉灰敗,沈瑞不由心驚,忙上前去扶住。

沈滄搖了搖頭道:「沒事,就是站久了,有些乏,歇一歇就好……」

扶沈滄上了轎子,沈瑞則是騎馬隨行,父子二人回了仁壽坊。

等到下轎子時,沈滄的臉色已經緩和許多,沈瑞提著的心這才放心。

晚上,上房。

屋子里滿是葯湯子味兒,臨窗的榻下放著一個木盆,里面黑漆漆的。沈滄坐在榻上,合著雙眼,臉上沒有一丁點兒血色。

徐氏紅著眼圈道:「老爺,告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