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至親骨肉(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29 字 2020-06-26

「族長太爺是什么樣的人,母親是什么樣的人,大家都記得,祖母還是勿要妄自揣測。」沈瑾不待沈瑞開口,便皺眉對張老安人道。

張老安人正說的痛快,翻了個白眼道:「我已經糊塗了大半輩子,難道臨老臨老,也不讓我明白兩日?」

沈瑞道:「那老安人是什么意思?硬要往已故兒媳婦身上潑臟水,這是連死人也容不下了?左右我在松江,要是真的容不下,您就說一聲,孫家外祖父福地是京城,地下有知,想來也不會反對遷墳之事!」

早在京城祭拜孫老太爺時,沈瑞就想過此事,自是他知曉古人重香火。即便自己出繼,孫氏名下還有沈瑾在,也有子孫後代的香火。可是以孫氏之前行事看,一直沒有離開四房,與其說是顧念夫家與身後事,還不若說是放不下沈瑞這個親生子,才做了諸般謀劃。如今沈瑞離了四房,已經有二房庇護,孫氏在地下也該安心。

不得張老安人說話,沈淵、沈瑾已經不約而同齊聲道:「不可!」

張老安人已經目瞪口呆,實沒想到沈瑞回有這樣荒謬想法。她雖然是打心里看孫氏不順眼,可也沒有想過別的。孫氏如今葬入四房祖墳,真要移墳京城,那無異於決絕。她雖然圖痛快,嘴巴上說了幾句,卻也沒有這個意思。孫氏是沒娘家人了,可卻有京城二房與沈理做靠山,真要得罪了這兩處,哪里有自家的好處?

沈淵皺眉道:「這樣的混話如何能掛在嘴上?逝者豈能輕動?」

再看不慣四房母子,可孫氏也是四房婦,親生兒子又出繼,以後享的是沈瑾這一支兒孫的香火。遷墳到京城倒是不難,卻是沒有辦法名正言順,以後香火祭拜之事,也不好操持。

沈瑾連忙接話道:「瑞哥兒勿惱,老安人是糊塗了,怕是自己也不曉得在說什么。母親貞潔仁善,這松江城里誰不曉得這個。就是母親遠嫁,也是已故宗房太爺與二房太爺做的主,想來兩位長輩自有用意,豈是我等小輩能揣測明白?」

二房老太爺去的早,松江諸晚輩無人得見,已故族長太爺卻是大家都相熟的。那真是位明白人,怎么會如張老安人猜測的那樣,為了胡亂安置人才給四房做媒?

眼見沈瑞真怒了,沈全也跟著勸道:「伯娘生前是四房主母,為四房操持多年,撐起一份家業,又教養了瑾哥兒,逝後自然在四房福地,享四房香火。」

若是沈瑞只是分出去的兒子,想要給生母遷墳,沈全自然不會攔著;可既是出繼,不管是在禮法上還是在世情上,沈瑞已經是二房子孫,以後供奉的也是沈滄夫婦的香火。真要將孫氏遷墳到京城,即便徐氏這邊不說什么,也難免讓世人質疑。生恩養恩,到時候難做的還是沈瑞。

張老安人色厲內荏,並不是什么決絕的人,盡管依舊是的一肚子怒火,卻是不敢再隨意開口。她是看明白了,沈瑾是個六親不認的,沈瑞也不是什么好東西。真要逼得急了,誰曉得這兩個會做什么?沈瑞放不下生母,沈瑾就放得下了?還有個鄭氏在外頭,要是沈瑞真決心給孫氏遷墳,說不得沈瑾就順水推舟允了。

小賀氏與張太醫都低了頭,恨不得立時消失。即便是有好奇之心,他們也不願意聽這些。都是幾十年前的事,知不知道有什么關系,可要是被在場的幾位遷怒,就得不償失。以張老安人這般滿腹怨氣模樣,這樣的話不會只說一次,真要不小心泄露到外頭,他們豈不是要擔嫌疑?沈瑾是記名子,沈瑞是親生子,不管當年是否真的有隱情在,這兄弟兩個都不會讓人質疑孫氏。

沈瑞不看沈淵,只看向沈瑾,冷著臉道:「嬸娘的墳塋留在松江,瑾大哥能保證以後無人質疑嬸娘人品?」

已經來到大明數年,沈瑞不是不知道禮法之人,可之前的話卻不是虛張聲勢,而是真心實意。

至於沈瑾,沈瑞非常失望。

最應該維護孫氏的不是沈瑞,而是沈瑾這個孫氏親自教養大的記名子,可是一次兩次張老安人質疑孫氏的時候,沈瑾都沒有開口。

不管是因為顧念長幼尊卑好還回嘴,還是因為沈瑾另有其他心思,都不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