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至親骨肉(四)(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20 字 2020-06-26

疑心生暗鬼,不外如是。

*

前院里,張太醫先回了五房,沈淵在一旁與沈瑞問詢沈玲暴斃之事。

其實沈瑞心中,對於沈玲之事也存了疑問。雖說沈玲被除族,可是畢竟跟在沈淵身邊幾年,既是遇到難處,作甚何氏不打發人回南京求援。

沈淵也惱這一點,卻不是生沈玲的氣,而是惱恨自己,揉著眉心道:「我曉得玲哥兒是外圓內方的性子,可也沒想到他會這般不知輕重,竟然沒有給我送信。當初他嫡母借病叫他回來侍疾,他本不想回來,是我硬逼了他回來。想著到底有生恩養恩在,沒想到卻是害了他。」說到這里,唏噓道:「我當時態度強硬了些,怕是玲哥兒夫婦誤解,才不打發人往南京送信。」

沈玲雖只是監生功名,可到底在沈淵身邊幾年,二房即便如今失了頂梁柱,可到底還有幾分人脈在,給沈玲補個小缺只是小事。沈淵因感念沈玲夫婦這幾年的用心與孝順,也看出沈玲雖對外圓滑,少了幾分文人風骨,可心里有桿秤,是個明白孩子,才想著要成全他一番。因此,生怕三房這邊拖後腿,也怕沈玲嫡母借此詆毀沈玲不孝,才逼著沈玲回鄉。原想著等過個一年半載,沈玲嫡母這邊消停了,就給沈玲求個北地的缺,天高皇帝遠,孝道轄制不到,就能慢慢熬資歷。雖說不是科班出身,前程有限,可畢竟年輕,熬上二三十年,熬個五六品致仕不是難事。

沈淵並不是愛多話之人,自然也沒有與沈玲解釋如此安排的用意。甚至為了讓沈玲安心回松江,在打發他回松江前,連帶著將沈玲手上的差事也都轉給了沈琳。

落到沈玲夫婦眼中,自然是因著三房事多,沈淵不願意沾染是非舍棄了他們。

沈瑞聽了前因後果,心中亦感慨不已,這還真是陰差陽錯。沈玲雖有野心,卻是懂得分寸,又多少因學問的緣故有些自卑。他雖然羨慕其他族兄弟舉人進士的,前程遠大,可也只是羨慕,從沒有自己做官的念頭,只是安心幫沈淵打理庶務,將自己放在管事位置,怕是因沒有想到沈淵會真的視他為自家骨肉,為他謀劃此事。畢竟親爹對他只是能用則用,沒有為他打算過什么,更不要說出了服的族叔。

「被除族,無人可求,可想而知玲哥兒會是多么絕望。但凡我當時多說一句,也不會讓他陷入這個境地。」沈淵苦笑道:「但凡我得到半點消息,也不會拖了這許久才回松江。」

都是陰錯陽差,沈瑞只能勸慰道:「或許是有派了信,中間有什么閃失,瞧著玲二嫂子那邊,還念念不忘帶玲二哥骸骨去金陵,並無怨恨之意。」

沈淵一聽,神色一緩,忙道:「真的?玲哥兒媳婦真的提了回金陵?小楠哥兒可好,她們母子如今安置在何處?」言談中,帶了幾分迫切。

雖說只是族侄,可養在身邊幾年,論起來比與沈瑞、沈琭這兩個親侄兒接觸的時候還長,加上到了年歲,多少有些貪戀兒孫之樂,沈淵甚是疼愛小楠哥兒。就是想起沈玲的前程,也是因不願小楠哥兒以後矮其他族兄弟一頭,才想起抬舉沈玲,為小楠哥兒以後的前程做個鋪墊。

沈玲已經被除名,何氏又是恨著松江族人的,以後孤兒寡母能依靠的也只有二房。沈瑞知曉這個道理,對於沈淵這個便宜二叔也只當是路人甲,自然不會生出別的念頭擔心沈淵過繼嗣子嗣孫之類,說了何氏母子所在,叫人安排馬車,親自帶沈淵前過去。

因沈源「生病」之事,沈全有一肚子的疑問,想問沈瑾,可礙於沈淵在只能憋著。直到目送沈淵、沈瑞的馬車走了,才低聲問沈瑾道:「他這樣作下去可怎生是好?實不是個能聽勸的性子,可這也沒有一直拘著他的道理。」

幸好之前沈瑾打發請大夫的人被沈瑞攔下,又有張太醫在,否則這真正病因一出來,別人不會理會是不是他自己不吃飯,只會詬病沈瑾這個為人子的「不孝」。

沈瑾滿臉疲憊,眼神木木的,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全三哥,我也不曉得當如何了。活著作甚這么難,要是能一死百了,我情願現下就死了。」

他雖曉得輕重,攔著不讓沈源出去給大家添亂,可到底是打小仁孝禮儀那一套教養大的,這次沈源昏厥實是嚇壞了他,才失了平素冷靜。隨後又有沈瑞的冷淡與沈淵的教導,他真是覺得累了,只覺得自己連解釋的力氣都沒有。

沈全見沈瑾不似說笑,心中驚駭,忙道:「好好的,作甚說生道死?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這才哪到哪兒?老安人與源大伯糊塗,你也糊塗不成?還是讀了二十年讀傻了?都說老糊塗老糊塗,說的就是這些長輩,上了年歲,腦子不靈光了,不過是費心哄著勸著,哪里就用為難到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