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自作自受(一)(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74 字 2020-06-26

族弟族侄都是位列堂上,自己卻是拄著拐杖只能在百姓之中旁聽,沈海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面皮滾燙,少不得將那幾個人給怨上了。

知父莫若子,眼見老父親還聽不出重點,沈珺不由嘆氣道:「爹還沒看出來嗎?這族長之位怕是要換人了。」

沈海聞言,猛地抬頭,驚怒道:「我還沒死呢,你就想要上位不成?好個小兔崽子,別人糟蹋我,也輪不到你這當兒子的糟蹋我!」嘴里說著,望向兒子的目光已經帶了刀子。

族權在手,平素懶得打理族務,讓兒子打理是一回事;被強迫退位,則是另外一回事。

沈珺真是哭笑不得:「誰說族長之位只能在宗房傳承?」

「可是我們是宗房,嫡支血脈!」沈海站起身來,滿臉激動。

嫡支嫡脈,掌管家族祭祀,這不是天經地義?

沈珺淡淡道:「族規上並沒有寫明族長只在宗房傳遞,過去也有其他房頭帶過族長一職。」

沈海怒道:「他們竟然敢?他們怎么敢?!二房算什么?要不是祖父當年寬容,以二房老太爺當年忤逆之舉早該除名;還有沈理,一個外九房遺腹子,沒有家族扶持,能考中狀元;還有四房沈瑾這個白眼狼,一個庶孽,要不是太爺當年寬容,怎么會允許他在嫡母名下記名!如今趁火打劫,一個一個,都不是他媽好東西!」

想著這些日子自己的名望下降,族人各種異議與不待見,沈海不由陰謀化了。

沈珺卻是已經愣住,之前對於這些事,不過是聽過就算。在族人之中,宗房向來充當仲裁者與調節者,很少直接插手各房家務事。真要說起來,宗房不無過失。

五十多年前的往事,沈珺沒有親歷,卻也知曉前因後果。當年二房繼室謀害原配所出之子,使得二房長子遇難,次子墜海。可是等三子找到證據,指控後母時,卻是被宗房和了稀泥,使得三子遠走京城。雖說二房老太爺死前休妻,不認繼室所懷之子,可是裂痕已經形成。當年的二房三子,就是後來的二房太爺,一輩子沒有回鄉,死了也沒有想過葉落歸根,在京城另立福地。要不是有孫氏與沈瑞母子的淵源,怕是京城二房一輩子也不會與松江聯系。

等到三十幾年前,沈理幼年的磨難,真的只是九房老太爺貪婪所致?要是宗房能公正的對待孤兒寡婦,而不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九房老太爺倚老賣老,沈理身為九房嫡支子孫,怎么會沒了家傳產業,連吃穿都要孫氏這個族嬸看顧?

幾年前,沈瑾在孫氏喪禮上記名之事,宗房立場就是公正的?算計孫氏遺產的,有宗房的二老爺沈江;無視沈源寵妾滅妻、慢待嫡子的,是宗房上下。即便當年宗房太爺上了年歲,一時看顧不到,可是沈海與沈珺父子呢?當年兩人一個是宗子,一個已經替父族料理庶務十來年,兩人對於四房的家事,也不是一無所知,不過是逝者已逝,冷眼旁觀罷了。

想到這些,沈珺立時出了一頭冷汗。這到底是族人,還是仇人?人非聖賢,這些族人向來對宗房不冷不熱,是不是一直記得昔日恩怨?

都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沈珺沉思,沈海卻是一時靈堂清明,拍著腦門道:「不對,不對!他們都是京官,沒必要算計族長之位。二房在松江早沒人了,四房沈瑾也不會放心將他老子那個禍頭子留在松江;九房那里,沈理不收拾老太爺都是好的,怎么會為他們奪族長之位?能奪族長之位的……能坐族長之位的還有其他幾個房頭,六房人丁單薄,七房與八房是窮酸,三房從根子都爛了,那剩下的只有五房啊,只能是五房!」

偏偏沈淵也好,沈理、沈瑾也好,都與五房交好。

「一個一個勢利眼!哼,還不是看在沈瑛是皇帝昔日東宮屬臣,前程大好,這是故意踩宗房捧五房,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難道你大哥就沒有好前程了?你大哥已經是知府了,那沈瑛可剛死了老子,馬上就要守孝三年,到時候起復還不知什么情形!」嘴里說著硬話,可沈海也不由忐忑。

沈瑛與自己長子品級仿佛,可是一個是京官,一個是地方官,哪里是好比的?沈瑛年過而立,翰林院出身,又有東宮履歷;沈城卻是已經年過不惑,從六部郎官熬到地方知府,族兄弟兩個相差十來歲,哪個的前程更好一目了然。

換做是沈海自己選擇,也會選擇燒沈瑛這個熱灶。

沈海素來憊懶,卻也不甘心真的將族長之位舉手讓人。不管族規是怎么定的,族長之位在宗房傳承的多,沈海早已理所當然視若己產。

一時之間,沈海竟生出滿心斗志:「哼,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我向來好脾氣,可他們要是將我當成包子也是瞎了眼!想要算計我,還真以為自己沒有小辮子?沈淵如今看著道貌岸然,其實也不是什么好東西,當年毀親另娶,氣死了親老子。遠嫁過來的孫氏,壓根就不是徐氏的表親,就是他當年有婚約的童養媳!還有沈理,娶了閣老的女兒,跟上門女婿似的,可早年也不清不白的養了外室;至於沈瑾那孽庶,金科狀元算什么?忤逆不孝,軟禁生父之事捅出來,前程都要斷送,還敢幫五房搶族長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