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3595 字 2020-06-26

七房沈溧以舉人之身選了學官,如今不在松江,因此是嫡子沈琴代父親出面。

宗房沈海讓出了族長之位後,又再次讓出了本宗宗子,讓長子沈珹為宗子,也自薦做族老。

比較出乎意料的是四房,原是沈源為房長,那樣一個愛攬權攬財之人,居然讓出了宗子之位給兒子沈瑾,而他自己也沒提要做族老的事,實在讓眾族人驚訝一回,望向沈瑾的目光多了幾分崇敬——不愧是文曲星下凡的狀元公,這樣的爹也能調理的好。

而九房雖原是沈璐為房長,但細論起來,沈理這支才是嫡長一脈,族人們本以為以沈理狀元身份,必要將嫡庶正過來的,哪知九房太爺有心相讓,沈理卻是不接。

九房太爺一喜一憂,喜的是寶貝孫子還能坐本宗宗子,憂的是沈理怕不會盡心幫沈璐。

在這樣場合,九房太爺就算倚老賣老也不敢造次,只敲打沈理道:「如今璐哥兒是儉義堂宗子,六哥兒,你可要讓宗子全須全尾的回來。」

沈理卻只淡淡道:「太爺多慮了,宗子只是『證人』罷了。」

竟是連個基本保證也不給,九房太爺氣炸了肺,卻也無奈,再看看見證席上的欽差大人,還是忍了氣,不再言語。

三房沈湖卻是又出幺蛾子。原本他是房長,直接當了本宗宗子,可聽了一耳朵九房太爺的話,忽然就要把宗子之位讓給兒子沈珠,又大喇喇向沈琦、沈理道:「如今珠哥兒也是一宗宗子,你們也要保證他的平安才是!」

九房太爺是本房長輩,沈理再怎么不喜在這大庭廣眾之下也不好不搭理。三房沈湖可是出了五服的,又是渾人,沈理干脆裝沒聽見。

沈琦是知道沈珠引狼入室的,論起來自己這番遭罪也拜沈珠所賜,早將沈珠恨死,如何肯應承這話?當下高聲問道:「珠哥兒是才能出眾,還是德行高,做宗子可能服眾?禮義堂上下都推舉他嗎?」說著冷冷盯著沈涌。

沈涌本就生氣長兄胡說八道,又見新族長如此不滿沈珠為宗子,生怕回頭提沈玲的事情新族長下絆子,便忙道:「大哥糊塗了,大哥又沒病沒災的,讓珠哥兒做什么宗子?況且珠哥兒人還在……咳咳,人還沒回來,如今也理不得事,還是大哥做宗子妥當。」

三房也有旁支在堂外旁聽,早有看沈湖沈珠父子不順眼的,沈湖原就是房長,當宗子也就罷了,想讓沈珠那眼睛長在腦袋頂上的小崽子當了宗子,三房旁支更沒活路了,便也喧嚷起來,還有喊要讓沈涌當宗子的。

沈湖一聽就急了,生怕弟弟來搶自己的宗子之位,忙不迭就道:「都亂吠什么!我是房長,嫡支嫡長,自然是宗子!珠哥兒……珠哥兒是日後要接我的,我且先做著!」

沈琦冷然一笑,也不多言,就此各房宗子也定下了。

之後便是各房推選輩分高、年齡長、品德優、威信重的長輩為族老,因族老有資格參加宗族會務,每房頭一人,是要為族人發聲的,因此不拘嫡支旁支,各房旁支皆有人被推舉為族老。

而九房太爺這一輩人著實不多了,有的還過於年邁身體狀況不好,因此大多族老還是沈海、沈洲這水字輩的。

選罷族老,便開始分族產。

沈海命執事子弟捧出賬冊,不經意的捏緊了一下,隨即又頹然松開,揮手讓執事子弟宣讀族產及分割事宜。

最早族規宗房統領族務,二房負責祭田,祭田支出由各房房長共議。後因二房嫡支離開,祭田歸到宗房管理,支出共議也成了形式。宗房借著經營族產、祭田日子越過越富庶,在族中早已不是秘密。

宗房得了偌大的好處,卻在族中出事時不處力,才是族人反感宗房的根源。

如今聽公布族產,大家都支起耳朵來,都要聽聽看宗房是不是匿下族產。

不曾想非但沒少,倒是多出許多。族人都知道祭田五千畝,宗房要是交出來五千畝,誰也不好說什么,然宗房交出的,是一萬兩千畝。

不止族人轟動,連松江各家家主也悚然而驚。

按照彼時地價一畝上田不過十兩,多出來這七萬多兩銀子別說在商賈人家,在沈家富裕的房頭也算不得什么。可實際上,松江的良田可不是那么好買的。

松江民間富庶,世人置產又最認置地,不到過不下去了,誰也不會白白賣良田的。

況且這只是祭田,各房名下的田產,只會數以倍計。

各家家主不免都暗想,怪道賀家一直想吞下沈家,沈家竟有如此之厚家底,嘖嘖。

而對於族人來說,這多出來的七千畝地可以說宗房非常有誠意了。再聽下去,族產鋪子也多出小一倍來,可見宗房不曾藏私,一時族中對宗房的不滿也去了許多。

沈海見族人紛紛贊譽甚至遙遙向他拱手拜謝,不由感慨,次子交出這賬冊來,他氣得要再加打十板子,那都是宗房的錢。可次子卻說唯有如此能挽回一些宗房名聲,日後長子也收益,往上走時族人也會多加助力。如今一看,他果然是老了,不如兒子了。

沈琦按照先前沈瑛在小族會上與眾房長商議的,宣布將族中共產留半數繼續留為族產,其余均分各宗,為支祠祭田。鋪面也是同理分配,只是有人口眾多、家境清貧的房頭可以先選最好最賺錢的鋪面。此外,規定出仕族人必須按品級捐贈銀兩或田地為族產,而族人經商致富則可自願捐助。

沈洲帶頭捐銀二百兩,之後沈海代在外為知府的長子沈珹捐銀二百兩,沈理、沈瑛、沈瑾等小一輩為官的各一百兩,七房境況不好,沈琴卻也代父親捐了五十兩。又有家中出仕、或是經商較為寬裕的族人紛紛捐銀。

眾族人轟然叫好,對族產分割也無異議。

連欽差王守仁、副欽差張永、代理知府董齊河也都點頭贊許,世代簪纓、積善人家,果然族人皆通情達理。

族產既已分好,便要依祖制選總管一人,打理族產;經管一人,記錄賬簿;執事一人,監督補缺,三年一輪換。

沈琦在宗房交了這樣一份有誠意的族產賬本後,原是要推薦沈珺總管族產的,但沈海竟然謝絕了,表示要交就交個徹底。

除開沈珺,要說族人里有讓族產生息之能的,莫過於經商的三房。然三房大老爺沈湖敗家不必提了,從沈玲的事上可以看出二老爺沈涌也是個糊塗的,剩下倒是三房四老爺沈漣可用。

三房分家時鬧得不可開交,沈漣幾乎視沈湖為仇人,是不可能讓沈湖沾到族產邊兒的。

沈琦在之前就同自家兄弟並沈理沈瑞商量過的,當下就提出沈漣這個人選。

而記賬可托給六房沈琪,他幼年喪父,為房長撐起六房諸事,也是有幾分手段。

至於監管,水字輩也就剩下八房沈流還在松江,可用他輩分壓一壓諸族人。且沈流現下守著八房老太爺的孝,承重孫要守三年,也做不得其他。

人選一經提出,除了想往族產伸手的沈湖和沈源,旁人皆無異議。

沈湖倒是想自己上,可沈涌死勁兒拽著他,加上自己房頭都不服管,也只好作罷,只想著反正是老四管著族產,自己當大哥的,吩咐他一句,他還敢不聽?

沈湖想得倒是美,早忘了三房分家時沈漣的決絕。

沈源卻再不能忍,他被沈瑾警告,族中的事兒本是什么都不想插手的,又覺得沈海怕要雁過拔毛,族產剩不下什么。

可一聽族產竟然如此豐厚,沈源立時腦子活絡起來,想著做不上那打理族產的,憑著輩分,總能做個監管,未必不能伸手。

可眼見外五房的沈流都能當監管,卻沒他這嫡支四房的事兒,哪有這樣的道理!

銀子在眼前,沈源也看不見那邊坐著的官員們,急吼吼跳出來道:「琦哥兒欲給我安在什么位置?」

沈瑾幾乎想撲過去按倒親爹,當著這許多官員面丟人,以後兒子怕要淪為官場笑柄,真是坑兒子的爹。

沈琦卻是一點兒不氣不惱,只溫和道:「源大伯莫著急,您的事兒稍後還得族中再議。分宗之後,還有族會。」

沈源被他這姿態給安撫住,心下一喜,還想著還有什么好位置,心不在焉的坐回去。

沈瑾卻是松了口氣,有些同情的看著做白日夢的傻爹,您的事兒——您背信棄義為族里招禍的事兒——稍後族中再議。

沈琦那邊已是宣布沈家分宗結束,之後各宗宗子並他這新任族長到四進祖祠拜過祖先,便算正式禮成。

族產是當著諸見證人的面分割妥當的,族會結束便會去衙門換了紅契,分到各宗宗子手上。

因為宗房讓出族長之位,這祖祠所在的四進院子就要從宗房老宅分割出來,這里地契與房契早就預備好的,也一並交給新族長。

見證人的工作也到此結束,王守仁、張永、董齊河為首的官員們紛紛起身告辭,各家家主等也不好多留,沈海、沈洲帶著沈琦、沈理等將眾客人們送走。

族人這邊卻被告知先不要離開,一會兒拜過祖先,還有一場族會,要「處置一些事宜」。

族人們看四房沈源就像看肥肉,沈源卻不自知,還夢想著稍後是不是有肥肉可以咬上一口。

而沈涌,則盤算著,正好開祠堂,就此將玲哥兒記回族譜,早點兒發喪,想來揚州那邊也當了結了,辦完喪事正好接收閆家那筆撫恤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