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覆手為雨(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3838 字 2020-06-26

劉瑾臉上的肉都扭曲起來,咬緊了後槽牙,他原道是張永夜襲他府邸要殺了他,然若要沈瑞也在……

沈瑞再是膽大,也不敢如此,亦沒必要露面。

難道……真是皇上?!

他心中陡然生出巨大的怨念來,皇上這是要卸磨殺驢了?!他做了那么多事,那么多事!!!

「我……我要見皇上!我要面見皇上!」劉瑾像使盡周身力氣一般吼了起來,吼得面紅耳赤,吼得頸項青筋暴起,「我為皇上做了恁多事……」

「劉瑾聽旨。」張永打斷了他,冷冷道:「皇上口諭,問劉瑾,那軍報中的檄文,哪里去了?」

這問題劉瑾心中早就有數,也早有應對,他一直咬死了軍報中沒有檄文,此時便是當著發了軍報的張永,也是當面扯謊堅決不認的。

他冷哼一聲,反而喝問道:「張永,你可敢說那檄文不是胡言?」

張永卻不上當,也不回他,而是接著道:「這么多年,你從司禮監帶回來的折子,各個都是胡言?有時奏章還沒進宮,批旨已下,四處傳播,又是什么道理?」

劉瑾梗著脖子道:「是我殫心竭慮為皇上分憂!我不倡罰米輸邊,邊關兵士哪里來的口糧?你張延德靠著餓兵能打勝仗?我不提清丈田畝,國庫如何豐盈……」

張永翻了翻眼睛,嘲諷道:「你倒是一心為著朝廷吶!不知道京察時候、地方官進京述職時,繳的『拜見錢』是你劉公公為國庫收的那樁銀子?又入了哪里的賬冊了?」

劉瑾呸了一聲,罵道:「你他娘的少裝大善人!我竟不知道,你張延德是一點兒孝敬銀子都不收的。」

張永森然道:「我卻不會背地里行事、替主子做主。老劉啊,丘聚是怎么死的?」

劉瑾心如擂鼓,他最是清楚皇上惱丘猴子斂財,皇上若是將他與丘猴子相比,那可壞了。

可丘猴子憑什么與他比呢?!他可是功臣!大功臣!

他極是不甘,口中直呼:「丘猴子乃是喪心病狂,違了國法,皇上下旨拿他下獄,依律問罪。張永,丘猴子拿什么與你我相比?!丘猴子幾時為萬歲爺效忠過,你我卻是為皇上、為朝廷辦了多少實事?!張永,丘猴子也不是沒害過你,他死了,難道你不遂願?!」

張永淡淡道:「你也莫綁上我,丘猴子與我沒干系。老劉,你也不用拿你那些功勞說事兒,你我這等皇上的奴婢,為主子效命難道不該?皇上也不是不容人的,咱們為自家前程打算,皇上也不是容不下,甚至給咱們機會讓咱們有個好前程。皇上容不下的,乃是背、主。」

他一字一頓說出「背主」二字。

劉瑾勃然色變,立時罵道:「張永!你他娘的欺人太甚!敢將『背主』這樣的屎盆子扣你爺爺頭上?!這么多年,老子從東宮時起就忠心耿耿為皇上辦事,你仗著平亂點子軍功就敢這樣污蔑你家爺爺,老子做鬼也不會放過你!!我要見萬歲爺!我要見萬歲爺!」

張永冷漠的看著他發瘋,偏了偏頭,向沈瑞比了個手勢,沈瑞微微頷首,正色道:「皇上口諭,問劉瑾,『異色龍箋』從何而來?!」

劉瑾本還聲嘶力竭大喊大叫,沈瑞看似聲音不大,卻清清楚楚傳進他耳里。

他此時本就高度緊張,情緒激動,驟然聽見這等機密事被問出,只覺得腦袋轟的一聲,張大的嘴里再喊不出一個音兒來。

然到底是老江湖,他轉了轉腦子,又疑心沈瑞詐他,當下冷笑道:「寧王自覺的司香有望,為自家兒子造勢罷了,市井愚民被哄騙信了亂傳的,他們知道甚異色龍箋!」

劉瑾這話也是目前大多數朝臣的觀點。

在寧王掏了修乾清宮的銀子、又主動站出來支持宗藩條例之後,皇上一度盛贊寧王,故而京中一直有皇上下中旨招寧王幼子太廟司香的說法。

市井間便流傳起那是「異色龍箋,加金報賜」。

那異色龍箋乃是頒發監國詔書時方用,因此這事兒在民間就幾乎被解讀成皇上要過繼寧王幼子了。

宮中皇上是哈哈一笑,嗤之以鼻。中樞內閣都表示是無稽之談,並無此等中旨。

不過仍被百姓傳得有鼻子有眼的。

寧王在京中撒了大把銀子賄賂上下官員,便也無人為此上奏,都覺得又是寧王造勢的手段罷了。

異色龍箋是內府專用的公文箋紙,有專人保管,每一張都要核准數量,尋常是不會流出的。

而且,便是流出了,沒有朱筆玉璽,也不過是尋常箋紙罷了。

故而在張永沈瑞如刀的目光中,劉瑾仍板起臉來,作憤怒狀道:「便有異色龍箋又怎樣,萬歲爺不認,那就是廢紙一張,一切都要聽萬歲爺的,你們這等小人,在萬歲爺面前搬弄是非,硬要給我扣屎盆子,你劉爺爺可不是你們想污蔑就能污蔑的!咱們萬歲爺面前見!我便不信,萬歲爺會信了你們胡說八道!」

沈瑞也不看他演戲,冷冷打斷他道:「我們一個在山陝,一個在山東,哪里知道什么異色龍箋,劉公公也不必忙著反咬我們。且皇上重視有功之臣,自斷不會輕信污蔑之語。是不是污蔑,就要問劉公公,你的侄女婿,邵晉夫為什么要污蔑你。」

邵晉夫三個字出口,劉瑾明顯一窒,臉上表情猙獰起來。

「還真是咬人的狗不叫啊。」他幾乎從牙縫里擠出這句話來。

寧王前前後後花了銀子恁些銀子,就為著奪這個司香的名頭,沒個保障如何甘心?現捧了三萬兩銀子來求劉瑾,說的是就求個踏實。

劉瑾是真沒覺得這事兒「背主」,如他所說,他打心眼里認為只要皇上內閣否認,什么異色龍箋就是一張廢紙。

能用一張廢紙換三萬兩銀子,干嘛不換?!

當然,也未嘗沒有賣個好兒給寧王的意思,皇上無子,這萬一,嗯,萬一有個萬一,讓寧王一脈得了那位置去呢?

憑著這份人情,他這劉千歲是不是就可以繼續千歲千歲千千歲下去?

劉瑾也知道這事兒須得萬分機密,不能讓外人曉得,箋紙拿回來容易,悄沒聲的蓋玉璽也不是沒法子,但要朱筆寫就,他那手勉強工整的字是不行的。

這與奏折還不同,便是張彩等心腹人他也信不過。

還能用誰呢?

親侄子談二漢一手狗爬字,行文更是不通。

那就只有親侄女婿、曾為陝西解元的邵晉夫了。

邵晉夫雖然倔頭倔腦的不肯按照劉瑾安排為官,非要自己讀出來,劉瑾也只覺得是腐儒行徑,因論老實來,真沒人比邵晉夫還老實了,那是任憑怎么罵都安安靜靜受著的,甚至都不曾遷怒下人亂發脾氣宣泄。

劉瑾是壓根不曾想過有一天會栽到老實人手里。

「他……他……此次落榜對我懷恨在心,污蔑於我……」劉瑾疾聲道。

這話分外無力。

誰不知道劉瑾待侄女如同親女,為這侄女婿也是多番謀算。

「他們夫妻不睦……」劉瑾還試圖辯解。

沈瑞卻只道:「已有人隨邵晉夫去劉府、談府幾處宅邸書房了。」

劉瑾臉色難看至極,當初他也沒少留邵晉夫在書房密室里寫些要緊東西……

他不自覺牙齒微微打顫,腮肉也抽動起來。

然……

皇上已拿了他這么多把柄,為什么還要讓張永、沈瑞來問他?

皇上仍是猶豫!皇上還念著情分!

心中陡然升起些希望來,皇上叫人問他,不就是要聽他怎樣說?

這么多年,他跟在皇上身邊這么多年,他為皇上做了那么多事!

劉瑾眼中迸發出精光來,急切吼道:「我要見萬歲爺!我有機要內情稟告萬歲爺!」

他見張永和沈瑞無動於衷,心知這倆人是恨不得自己死的,不會輕易讓自己見皇上。

但皇上既讓他們問話,肯定有暗中盯著他們的人。

自己即便見不著皇上,話也得讓皇上聽到,便也顧不得許多,張口吼道:「青宮空虛,老奴也是想為萬歲爺分憂,總要在宗室中擇一二聰慧小兒……」

「宗藩恁多,為何單單選了寧藩一支?」張永問道。

「寧王素有賢名,朝廷各項政令無有不從,我也打聽過,寧王幼子聰敏過人,年紀又剛剛好……」劉瑾忙道。

張永再次打斷了他,譏諷道:「難道不是因著寧藩給你銀子最多?」

見劉瑾惡狠狠瞪著他,張永冷笑一聲,道:「老劉,便叫你死個明白。你道寧藩那銀子是哪里來的?!」

說話間一指沈瑞,他道:「你可還記得弘治十八年那場松江倭禍!」

劉瑾不明所以的看向沈瑞。

雖然過去多年,想起那場人禍,沈瑞依舊憤怒不已,「那不是什么倭禍,是寧藩派水匪扮作倭寇洗劫松江!你的那些銀子,不知道有多少沾著松江富戶的血!」

張永冷冷接著道:「皇上命我去太湖剿匪,也不是剿的什么水匪,而是寧藩的私兵。寧藩在太湖養病,你猜,他是要做什么?」

劉瑾激靈靈打了個寒戰,一股子徹骨寒意從脊梁柱爬上來,他瞳孔急劇收縮,張口結舌,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他,他可真冤枉!他不知道啊!

弘治十八年,皇上剛剛登基,司禮監等緊要位置還都是蕭敬、王岳這樣的老東西把持著。

內閣里是劉健、謝遷、李東陽。

他,他劉瑾在哪兒呢?還在謀算著怎么在內宮里抓權,哪里關注外面的事兒了。

彼時沈家又算得什么東西,沈滄已死,一家子連個上三品的官兒都沒有,沈瑞小崽子不過是皇上身邊毫不起眼的小玩伴罷了!

他哪里會想得到事涉宗藩……

寧藩要反?寧藩要反?!

劉瑾眼前一陣陣發黑,這些年,他收了寧藩不少銀子,也為寧藩說了不少好話,甚至包括寧藩上折乞賜還王府護衛時……

還有這異色龍箋……

「奴婢,奴婢冤枉……奴婢實是被小人蒙蔽,奴婢,奴婢失察,萬歲爺……」他忍不住拼命大叫起來。

沈瑞卻上前一步,低聲道:「皇上年紀輕輕,哪里又需要考慮青宮空虛的問題?好叫劉公公知道,如今,皇後娘娘已有了好消息,這可是,嫡、長、子,哪里需要那些旁支來?」

劉瑾像被掐住了脖子一樣,聲音戛然而止。

皇後、沈賢妃落胎的事兒他都知道,皇上還曾派他查過。

可如今,皇後又有了身子,已知是男胎,那便月份不淺了,他卻半點兒消息也無。

這次,皇上是防著他的。

皇上,已經不信他了。

劉瑾終是委頓下來,半晌,方哆哆嗦嗦道:「奴婢只求,萬歲爺看在奴婢這么多年忠心耿耿為朝廷為萬歲爺辦事的份兒上……許奴婢……許奴婢往鳳陽為太祖守靈吧……」

他已不奢望其他,先保下命來罷。

張永沈瑞對視一眼,沈瑞緩緩開口道:「寧藩沒少往京中送財帛,也沒少在京中布置人手……」

東廠西廠內行廠乃至錦衣衛都曾在劉瑾掌中,對於這問話的套路他再熟悉不過,聽得沈瑞開口他便是精神大振,慌忙道:「知道,知道,我都知道!!我說,我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