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克紹箕裘(七)(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5396 字 2020-08-16

都知道他剛從宮里回來,又在密室之中,沈洲沈潤都是面色沉凝,等著沈瑞開口。

沈瑞看了沈洲片刻,沉聲道:「好叫二叔知道,如今,有個機會,能叫張家倒下。」

哪個張家?能與沈洲說倒台的張家,除了有仇的建昌侯府不做他想。

沈洲猛得站起身來,「什么?」

三老爺沈潤也忙問:「可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那是太後的娘家、頂級的外戚,若是他家倒了,那只能是宮中出大事了!

沈瑞扶了沈洲坐下,能明顯感覺到他強壓下來的激動。

家中獨苗,十六歲就中舉的少年才俊,本應前途無量的,卻無辜殞命。

就算這錐心刺骨的痛能夠被十來年的時間沖淡,但,仇人還活著!

仇人,還動不了。

這「忍」字,便是扎在心上的刀,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他。

偏這仇人,還囂張至極。

數年前是硬將名聲壞了的女兒張玉嫻嫁給沈瑾,這幾個月又將幾乎害了沈家婦楊恬的女兒張玉婷放出來,還訂給了害了沈理的沈家前女婿張鏊。

簡直欺人太甚!

聽著能扳倒張家,沈洲如何能不激動。

沈瑞握了握他的手臂,幫他平復情緒,才說出今日之事,「皇上想御駕親征,太後趕在眾位閣老都在乾清宮的時候,叫人傳口諭,言說不許皇上去,還說,要收養幾個宗室子弟在宮中,其中,就有寧府小公子。」

三老爺聽罷便立時道:「必是寧藩攛掇的!打頭年寧藩的人進京起,滿大街就都傳寧藩給張家送了重禮。」

他很快就明白了沈瑞的意思:「若是寧藩反了必然牽連到張家。只看,牽連多深了。」

寧藩有不臣之心,外人不敢斷定,但這十年前松江遭遇「倭禍」時沈家人就知道了!

張家收了反王的禮,攛掇太後將反王的兒子養在身邊,還妄圖作皇嗣養,他日不判個從逆就怪了。

三老爺看了一眼兄長,向沈瑞道:「當初劉瑾當政,陷害了不少人,一些人不願回鄉,就往咱們家書院里來教書,你二叔都是大開方便之門。劉瑾倒了之後,冤案平反,不少人起復,咱們家也是盡了力的。如今這些人有在翰林院的,也有在都察院的……」

林富當年就是如此,後被沈瑞舉薦到登州任知州,如今再升知府,已算得是「沈黨」的中堅力量了。

沈洲也緩緩的點了點頭。

當年立這書院,也有想培養些學生出來幫襯沈瑞的意思,只是他的學生要在朝廷立足尚且還早,倒是收的這批落難的「先生」們是現成的人手。

「先吹些風聲出去,只等寧藩舉了反旗,便彈劾張家。」三老爺道。

「都不用咱們家吹風,」沈瑞冷冷一笑,「今日的事,李閣老雖在殿內便說了要求禁傳,王閣老也讓劉忠去料理內官這塊,但,太後既能挑閣老們都在的時候說出來,顯然不是臨時起意,她宮中必然有人早知道了,她今日話一出口,外頭的寧藩勢必要大肆宣揚的。」

沈瑞問道:「二叔,三叔,你們想,寧藩會以什么借口起兵?」

「清君側?」三老爺道。安化王是列出了劉瑾的十大罪狀。

沈洲則道:「昔年靖難時……」

卻是當初靖難時,初代寧王出兵襄助,太宗曾許諾平分天下,末了靖難成功,卻是改了寧王封地,遠遠的將人打發到江西了。

沈瑞搖了搖頭,緩緩道:「當初,寧藩曾在劉瑾手中,弄到了異色龍箋。」

兩人不由得驚呼出聲,實在是異色龍箋含義非比尋常。

當時街上都傳說這異色龍箋,他們以為不過是寧藩自吹自擂自抬身價,沒想到是真的!

「劉瑾這閹豎,死不足惜!」三老爺不由罵道。

「寧藩,手握異色龍箋,會打著太後懿旨的幌子起兵。」沈瑞道。

皇上可沒承認過有用「異色龍箋,加金報賜」宣寧王之子進京,而寧王手里有出現了異色龍箋,那是誰給的?自然是太後給的!

這會兒就算說是劉瑾偷出來的也沒人會信。

沈洲兄弟齊齊變了臉色,「怪道寧藩抓著張家不放,又出這讓太後收養宗室的主意!」

三老爺又低聲道:「當初,鄭旺妖言案……」

沈瑞心道,鄭旺妖言案不過是說武宗非張太後所出,非嫡長,卻也是孝宗的兒子,孝宗唯一的血脈,怎么著也比寧王名正言順,所以,他前世歷史上,寧王根本沒提鄭旺這茬,而是整個否定了武宗是皇家血脈。

但眼下,他不能作這個「預言」,他只能依照現實合理推測。

「一旦寧王打起太後的旗號謀反,只要坐實了張家從中牽線搭橋,便是通藩謀逆。」沈瑞道,「畢竟是太後娘家,誅九族、滿門抄斬是不會的,流放也在兩可,但爵位官位都別想了,一擼到底打回原籍,從此再無翻身之日。」

等張家倒了,根本用不著沈家來踩,不知道多少人會一窩蜂跑來痛打落水狗。

三老爺一擊拳,道:「咱們現在就當趁著張家還沒意識到、依舊囂張時,拿穩種種罪證。」

沈瑞點頭,「張家做事從來不知道『謹慎』二字怎么寫……」

三老爺冷冷一笑,道:「他家只當天底下屬他們為尊了。我這就去尋劉玉劉大人好生聊一聊。」

這位劉玉便是那大名鼎鼎、打弘治朝起就盯著張家咬的御史,扳倒了張家姻親數人,當年因背後站著劉健、謝遷兩尊大佛,張家恨得咬牙切齒也拿他無可奈何。

後來是劉瑾上台清理劉謝門人時候,把這位巡按直隸御史打發巡按雲南去了,直到劉瑾倒台後他才得以回京,因其政績頗多,升了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在沈家同賀家打通倭案官司時,因周賢暗中拋出沈家獨嗣為張延齡所害的消息時,這位劉大人就曾跳出來彈劾過張延齡。

三老爺當年同沈理一起去拜訪過這位劉御史,後這位被打發出京時,三老爺也送了程儀,回京時還為其接風,算是有些交情。

叔侄倆這邊謀劃著,那邊沈洲卻是長久的沉默,一言不發。

很快兩人也注意到了沈洲的異常,不由停下來看向他。

沈洲卻是說起另一件事,「京中最近風言風語,說皇上……昏聵、不孝,又說你諂上獻道人。」

他看向沈瑞,「用一個天梁子,既誣陷了皇上,也誣陷了你……」

京里傳出天梁子謠言時,沈洲兄弟就給沈瑞去了信。

此時三老爺也忙問沈瑞,「你此番回來可見到張會了,問沒問天梁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沈瑞擺手道:「叔父們放心,我沒事。這事兒就是寧藩造的謠,奔著一石三鳥來的。」

「張會說寧藩當初想利用天梁子的名氣,搞點神神鬼鬼的推他們那個小公子往上走一步,還想借著天梁子的手往宮里插人,安插他們的道士,」他面露厭惡,道,「更惡毒的是,他們還想誆皇上服金丹!」

沈洲兄弟不由齊齊罵道:「這喪盡天良的!」

沈瑞道:「幸而天梁子是個老江湖了,瞧著傻乎乎只知道制葯,其實腦子清楚得很。早早的就和皇上交了底,又不聲不響的反倒算計了寧藩,把他們原本在宮中買通的、埋好的幾個釘子給起了。——那兩百張度牒就是皇上賞他這個的,將來只怕還有更多賞賜。」

兩兄弟齊齊松了口氣,尤其是與天梁子接觸更多一些、沒少吃他大力山楂丸的三老爺,不禁笑道:「這老道,有些個本事!」

沈瑞也是一哂,又道:「天梁子也並沒跑,是怕被寧藩害了,貓在西苑,對外說雲游去了。他原怕寧藩讓他給小公子看病是個圈套,尤其若是小公子有個三長兩短,賴他不要緊,再賴上皇上……他就躲了。

「沒成想寧藩還是借著太皇太後薨逝污蔑了他,他這會兒倒是不好出來了。寧藩這招,既是要收拾了天梁子,也趁機污蔑皇上,再把我這個一直跟他們作對的也捎帶上。」

沈洲兄弟對視一眼,即使在密室里,還是壓低聲音道:「太皇太後……」

沈瑞搖搖頭,「張會說,宮里的事,不要問。」

若沒有蹊蹺,又怎會不讓問。

沈洲面色越發沉凝,「若是尋常時候,張家倒了便倒了,但若在寧藩謀反時,張家倒了,太後地位動搖,對皇上,也是不利的。尤其,太皇太後不在了。」

他看向沈瑞,認真道:「而瑞哥兒,你是天子近臣,咱們家又與張家有仇,當天家母子不和擺到了明面上,必然會牽連到你,若咱家再出手……必然會有人抨擊你挑撥天家母子情分。」

沈瑞這身份這立場,就算想扮演一個勸和的角色也得有人信吶。

沈瑞扯了扯嘴角,說他又如何?

「張家哪里做過什么好事兒?!討田、討官、討鹽引,吸血他們最在行了,幾時為皇上,為這大明出過力?」

沈瑞冷冷道,「太後是太後,張家是張家,張家這些惡事可不是太後授意做的吧?我幾時挑撥得皇上不孝敬太後了?!我只是把一個禍害的張家扳倒,為朝廷鋤奸,為民除害罷了。」

「瑞哥兒!」沈洲抬高了些聲音,打斷了他,道:「你這樣說得分明,但張家是太後娘家,這是切割不分明的。動張家,就是動太後。你與皇上君臣相得,你做這事,不免被小人解讀出就是皇上的意思……」

「叔父焉知這不是皇上的意思?!」沈瑞反問道。

他已經忍張家很久了,沈珞的仇,楊恬的仇,還有張家後來做的這些聯姻的惡心人的事兒,一筆一筆他都記著。

在這樣君權至上的時代,壽哥如果不想撂倒張家,那想收拾張家太難了。

而太後那口諭說出來時,沈瑞就知道,機會來了!

張家沒少給壽哥拖後腿,壽哥為什么還能容張家?

因為張家還有用,帝王,有時候是需要一個囂張的外戚家族做些事的。

也因為張家還沒碰到壽哥底線。

但當太後說要養一個宗室子,當寧王宣稱奉了太後懿旨起兵,直接否定壽哥血統,那才是真正威脅了壽哥的帝位——因為他是嫡長子,他才是天然的皇位繼承者,血統是他朱壽坐穩龍椅的基礎!

說什么太後地位尊崇,呵,看看成化朝、弘治朝一直是隱形人的王太皇太後,就知道,沒有帝王的認可,沒有強有力的外家,所謂的太皇太後、太後、皇後,也只是個稱謂罷了。

沒有張家在外頭攪風攪雨,太後在內宮中也蹦躂不起來!

「沒有張家貪財掉進寧藩陷阱,使勁兒攛掇太後,太後一個親生兒子都當了皇帝的內宮婦人,能想出這種招兒來?今次的事情之後,皇上還能容下張家?」

沈瑞握住沈洲的胳膊,道:「我反復想過了,叔父,這是最好的機會,也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沈洲卻反手握住他,焦急道:「皇上容不下張家,是皇上的事兒,哪怕皇上授意你這樣做,你也不要做!永遠不要忘了,張家是皇上外家!動了張家,萬一引出什么不好的事兒來,皇上是不會錯的,錯的只能是你!」

沈瑞微微愣怔。

旁的他不以為然,他是不介意成為壽哥手中刀的,為人臣的,怎么可能不作刀?

倒是那句「引出不好的事兒來」忽然就讓他後脊一寒。

歷史上,寧藩也是這么打著太後旗號起事的,那後來呢,太後怎樣了,張家怎樣了?

武宗興沖沖御駕親征去了,結果歸程中不慎落水,未久就薨逝了。

太後參與定下下一任皇帝人選,壽寧侯張鶴齡還隨一應人去湖廣接了嘉靖。

是的,嘉靖不待見張太後,更尊自己的親生母親蔣太後。張太後在後宮過得憋屈,但,那她也活到了嘉靖二十年!

而宮外的張家在嘉靖朝還蹦躂了十年,嘉靖十二年才被扔進大牢,張鶴齡死在牢里,而張延齡是在張太後死後五年、嘉靖二十五年才被斬於西市。

他們是沒得什么好下場,但這不好的下場卻不是武宗帶給他們的,他們到底還是活了很多年!

而武宗,弓馬嫻熟,能跑去宣府陣前殺敵、真刀真槍砍了個韃子的人,會因為一次很快被救上來的落水而身染重疾,不治身亡?

張家明知道武宗收拾了寧王之後,聖駕回京後必然是會清算一批人的,會坐以待斃嗎?

不,不,歷史上可沒說太後曾想收養寧藩之子,野史里也沒有吧……彼時的張家沒被逼到絕境。

到底武宗是太後的親兒子……

但要是親兒子不聽話呢?

親兒子歸京要對她娘家下手了,若是被切斷了外界的聯系、禁足在內宮之中,她也只能任人擺布了,她會不會……會不會……

不,不會的,她手不會伸那么長,當時武宗還在外頭巡幸呢……

也正因為在外頭巡幸,她才沒有嫌疑……?

武宗……真的是她親生的嗎?鄭旺妖言案……

沈瑞腦中亂紛紛,頭疼欲裂。

那邊沈洲眼中已經有些泛紅,「瑞哥兒,你的心意叔父知道。但珞哥兒……」

他的臉因為痛苦而扭曲了一下,還是說道,「珞哥兒的死,亦是我之錯。周家賠了一條人命,喬家,我也清算清楚了。張家固然可惡,但,若是復仇會牽連到你,那便萬萬不可!」

「我已錯過一次,不能再錯一次搭上你。」他緊緊抓住沈瑞的胳膊,無比鄭重道:「逝者已矣,這仇便就此作罷,日後不要再提了。」

沈瑞萬沒想到沈洲會這般說,不由動容,輕喚了一聲「二叔」。

三老爺震驚之後,也有些釋然,探身過去,拍了拍沈瑞肩膀。

「此非虛言。也無需勸我。」沈洲目光堅毅,「此後,你只管按照最適宜的法子做事,用最適宜的人做事,不用想什么仇怨。只要你過得好,沈家好,大明好,比什么報仇都強!」

沈瑞也不由紅了眼眶,緊緊攥著拳頭,半晌才應了一聲。

沈洲如釋重負,深深吸了幾口氣,緩緩呼出,臉上又有了些笑容。

「還有一樁事,原也是思量許久的,索性今日一並提了。」他道,「四哥兒(三老爺之子)快到童子試了,小楠哥也就在這一兩年了……」

小楠哥要科舉,必要有個出身,沈瑞只道沈洲終於想通了,要將小楠哥記在名下,忙點頭。

不想,卻聽沈洲道:「我想將玲哥兒這支記在大太爺名下,日後小楠哥兼祧大太爺二太爺兩房。」

見兩人欲待說話,沈洲連連擺手,搶著道:「我不會過繼嗣子。也不要瑞哥兒或是四哥兒兼祧。」

他面露苦澀,「我是命犯煞星,老天罰我,才叫珞哥兒、珏哥兒、玲哥兒接連殤了,是我連累了他們。是我不孝不義在先,不配有子孫送終。我不能再害任何人了。」

想起昔年舊事,三老爺心緒起伏,眼角也隱有淚光。

這番話沈瑞當年在沈玲靈前就已聽沈洲說過一次,他知道沈洲語出真心,這么許多年過去了,依然沒改變想法,不由長長嘆了口氣。

沈洲慢慢道:「我百年之後,我這點家俬,分四份,瑞哥兒、四哥兒、小楠哥各一份,還有一份,你們幫我捎回松江去,給珏哥兒過繼的那孩子小樟哥吧。算是,堂祖父一點心意……」

他凝視沈瑞,「瑞哥兒,這仇,真的揭過去吧。看我,便知世上有因果。張家為惡,必有惡報,自有天罰。沈家,只種自家善因。沈家,只做忠君之臣,只做造福大明、造福百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