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築承包商(2 / 2)

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1679 字 2020-06-26

「好吧,只要他能配合鎮上關停織染廠,轉移工人,鎮上就照這個條件補償他,」沈淮說道,「他要是能照章經營,不偷稅漏稅,不亂排污,鎮上也歡迎他以後在梅溪鎮建廠。那關停織染廠的事,就交給郭全去負責……」

何清社點點頭,之前怕郭全鎮不住場面,他才出面。如今潘石貴願意配合,褚宜良那邊也積極配合接受工人,交給郭全負責這件事就沒有什么問題。

**************

拖到九點鍾,李鋒才從外面趕回來,看到沈淮跟何清社坐在會議室里抽煙,摸過來,說道:「包工頭找到兩家,一是秦家壩楊桂榮,一是鎮上的白江。我剛陪他們都去織染廠的車間看過,他們會趕在年前開出報價來;也同意簽了合同,爭取在年初五之前就動同……」

這年頭鄉鎮不講究什么招投標,通常就是找鎮上幾個包工頭報個價,鎮領導之間商議一下就拍板做決定。除非是一定要有資質要求的大工程,程序才會看上去嚴格些。不過大型工程的決定權,通常不會在鎮上。

「對了,那個之前承包建築站的那個誰?」沈淮一時想不起人名來。

「沈書記是說朱立朱胖子?」

「對,就是朱立,文化站大樓是他建的吧?」沈淮疑惑的問,他不知道朱立的綽立,他到梅溪鎮來,就沒有跟朱立打過交通,「文化站大樓里里外外的質量都不錯,怎么這回沒想到要找他?」

陳丹接手經營渚溪酒店時雖然沒有大修,也是做了些小處調整。沈淮就有機會看到牆面之下的用材。即使拿專業眼光來看,文化站大樓的活做得很漂亮,沒有偷工減料。

這點在東華很是難得。

文化站的外觀設計以及內部布局,也完全沒有鄉土氣息,即使放大城市里,也不會顯得小家子氣。

沈淮對文化站大樓的形象很好,不過一直都沒有機會跟當時的工程承包商朱立有接觸,只知道這個朱立也是梅溪人,心想這邊改造臨時的過渡房,李鋒應該會把朱立列入可選擇的名單里,倒沒想到李鋒就提了一個楊桂榮、一個白江,沒有提朱立。

沈淮心里想:難道李鋒跟朱立以往有什么怨結下來了?

情況倒沒有沈淮想的那么復雜,李鋒苦笑道:「我給朱立打電話了,他把我臭罵了一頓,就把電話給掛了,應該是沒有意思要接這個工程……」

「怎么回事?」沈淮問道。就算朱立手里的工程接不完,空不出人手來,對鎮上也不應該是這個態度。

「文化站大樓還拖欠他墊款一百多萬呢,朱立發誓不再接梅溪鎮的活。」何清社尷尬的說道。

「還欠著?」沈淮訝異的問,文化站大樓建成都多少年的事了,沒想到這背後還糾纏著工程欠款的問題。

「嗯,」何清社點點頭,把鎮建築站的前因後果都說給沈淮聽,

「早前建文化站大樓是杜建拍的板。當時朱立承包鎮建築站,在東華也小有名氣,整個工程也就交給他做,條件就是讓他墊一部分工程款。到文化站大樓建成之後,差不多拖欠了朱立兩百八十多萬的工程款。前兩年,鎮上財政還可以,陸續還了朱立不到七八十萬,但是這兩年鎮上的財政陡然緊張起來,每年只能擠十萬八萬給他。到現在還欠他一百八十來萬的工程款,朱立也是給這筆欠款拖苦去了……」

鎮建築站在朱立放棄承包之後,就撤消了,所以沈淮改企業辦為資產辦時,就沒有注意到這個情況。

鎮上對朱立的欠債,則由財政所負責,沈淮接任黨委書記就七八天的工夫,遇到的事千頭萬緒,還沒有機會關注到這個問題。

杜建離開梅溪鎮時,也沒有把這沒擦干凈的屁股跟他說。

「李書記認識朱立的家?」沈淮問道。

「認得。」李鋒點點頭。

「那鎮上還是麻煩何鎮長坐鎮,李書記陪我去一趟朱立家;這事是鎮上對不住他……」沈淮說道。

「這是杜書記沒擦干凈的屁股。」李鋒大概是電話給朱立罵得很沒面子,有些不願意去找朱立,也覺得沈淮沒有必要把這事攬下來。很顯然鎮上不可能一下子把一百八十多萬的款子還給朱立,這年尾年頭換誰過去都免不了要看朱立的臉色,還要給朱立纏著討債。

何清社說道:「接待站承包費提高到二十四萬;朱立上回來鎮上找杜書記跟我,我答應以後每年就還他二十萬,他也沒有意見就回去了……」也覺得沈淮沒有必要把這個事攬自己身上。

沈淮笑了笑,說道:「杜書記已經離開梅溪鎮,這事要不能處理好,就是我的責任;李書記要是怕陪著我過去挨罵,你把地址寫給我……」

沈淮堅持要過去,李鋒自然也不能縮在鎮上,喊上還在辦公樓里值班的黃新良、褚強,開車趕往朱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