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疑局(1 / 2)

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1682 字 2020-06-26

此時離春節也近,大街小巷也漸有新年的氣氛。

譚啟平此時還不知道崔向東給沈淮接到東華、進嵛山重游故地的消息。

雖然崔向東是父親的戰友,又常年住在徐城海軍干休所里,不過譚啟平知道崔向東跟宋家的舊怨,這兩年也是幾乎把崔向東忘掉,自然不會想著去關注退休近二十年的崔向東的動向。

譚啟平站在市委辦公室的窗前,看著窗外凋盡樹葉的枝椏,還能隱隱約約聽到煙花炮竹的聲音。

劉偉立敲門進來,見譚啟平站在窗前,沒有轉回身來要聽他匯報工作的意思,他瞥了一眼辦公桌上,案頭所擺的那頁紙,上面記錄的恰是他打聽來的沈淮這兩天在嵛山的動靜。

劉偉立看到譚啟平映在窗玻璃上的側臉,眉頭緊蹙未舒,心想他此時或許還在琢磨著沈淮跟梅鋼一系人的動靜吧?

劉偉立雖然是在熊文斌之後才擔任市委辦主任的,但此前就已經到東華掛職了一段時間,也差不多是看著梅鋼及梅溪鎮在眼前一次緊接著一次的蛻變,沈淮似乎就在他們眨眼之間就成尾大不掉之勢。

照常理來說,沈淮在嵛山搞得動靜越大,跟那些地頭蛇糾纏得越厲害,則越說明他有可能會好好的在嵛山折騰上幾年——這當然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事情,只是沈淮這人,有哪次是照常理出牌的?

而同時,孫啟善、約翰.巴特勒、宋文慧、宋鴻軍等人聲勢浩大的訪問梅鋼,離開時卻又是那么的悄無聲息,仿佛就是為了參觀梅鋼二廠的建設成就跟逼孫啟義就范。

要這么想,也能說得通,但總叫人覺得背後還有一絲猜不透的詭異。

譚啟平轉回身來,看著到劉偉立手里拿著一份文件,伸手接過來,靠著窗台看文件,問劉偉立:「愷聞那邊談電話沒有,就下梅公路改造工程轉讓事宜,他們跟謝芷談得怎么樣了?」

劉偉立說道:「蘇愷聞下午倒是打電話過來,很多問題上,他們已經跟謝小姐達成一致:下梅公路改造及兩側位於梅溪鎮區范圍內的商業地塊開發,包括市鋼建設公司在內,由海豐及長青集團的合資公司出資兩千萬整體收購。作為額外補償條件,就是梅溪鎮要從渚溪大橋的西頭劃四十畝的地皮給海豐及長青集團的合資公司,建設辦公樓。」

「他們倒是不虧……」譚啟平輕嘆了一口氣,說道。

譚啟平也知道謝海誠、孫啟義都是要吃肉的主,他要不能給他們帶去利益,就不要指望他們會無緣無故的支持他。

渚溪大橋西端,與鵬悅大酒店、淮能大廈緊挨著那邊地,是梅溪鎮區西拓的橋頭堡,城市規劃上也正式列入商業建設地塊。

那邊四十畝大小的地皮,就不止兩千萬。

海豐及長青集團要求從那里拿四十畝地作為補償條件,相當他們要空手把下梅公路改造及兩側商業地塊開發項目以及市鋼建築公司套走。

不過,譚啟平沒有更多的選擇。

譚啟平無論是在東華,還是在宋系,他現在都需要謝、孫二人的支持。

譚啟平要讓市鋼可能有的遺留問題盡可能快、盡可能沒有後患的解決掉,而讓下梅公路改造工程在春節後就恢復施工,也有利於他快速的將局勢、將主動權再抓回到手里來。

雖然孫啟義、謝海誠此前就市鋼的危機以及合資鋼廠股權的處置,跟東華市政府、省鋼集團、梅鋼、富士制鐵等相關方向簽約一系列的框架協議,但市里也確實需要讓出更多的利益,叫海豐及長青集團盡快的去履行框架協議。

譚啟平又想起一件事,問劉偉立:「渚溪大橋西端的地塊,不是早行都劃給梅溪新城投集團了嗎?從中劃四十畝地出來,新城投集團答應了?」

沈淮雖然離開了梅溪,但他留在梅溪的班子還沒有給打散。

蘇愷聞到梅溪鎮之後,還沒有辦法插手梅溪工投跟梅溪新城投的事務。而這兩個集團恰恰又掌握著梅溪鎮相當大的財權跟事權。

蘇愷聞想到動這兩個集團,至少要把梅溪鎮黨政班子里相當一部分人都調整掉,才有可能;這個工作是需要時間的。

「我特意問過,談到這部分條件時,黃新良也在會場,他同意這部分地皮劃給海豐及長青集團建造辦公樓,收益歸梅溪鎮。」劉偉立說道。

「哦……」譚啟平輕輕應了一聲,但眼睛里的疑色未去。

劉偉立能知道譚啟平為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