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沂城夜難眠(1 / 2)

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1823 字 2020-06-26

在沈淮趕到燕京跟田家庚見面的當天,同時由胡舒衛在東華就將新浦項目等事,與參股梅溪電廠的長青集團、富士制鐵、省鋼進行溝通。

新浦項目算是正式揭開面紗,在沂城調研的省委副書記、省長趙秋華,自然也是很快知悉此事;同時從省駐辦那邊知道陪同沈淮去見田家庚的人員都有誰。

「熊文斌啊!」

聽陳寶齊匯報過陪同沈淮一起走進淮海大酒店去見田家庚的人選,趙秋華手撫額頭閉上眼睛,半天沒有再說一句話。

陳寶齊站在一旁,也不說話,避免干擾了趙秋華的思路。

東華市在梁小林空出來的常務副市長人選上,省里還沒有確定下來,這次又要把譚啟平調出東華給新浦項目讓路,東華市這一次的洗牌動作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關鍵還是這個牌怎么洗的問題。

最直接的權力洗牌,自然還是市常委班子的調整,這也是省里能拿出來最直接的動作。

沈淮雖然逼走譚啟平,但梅鋼、淮能集團借新浦項目,更深層次扎根於東華,自然不會放棄在市委班子里的話語權——關鍵問題在於沈淮或者說背後的宋系會有多貪心。

在陳寶齊看來,最壞的結果,就是在譚啟平給調離之後,沈淮或宋系要求換其他的宋系官員來接替東華市委書記的職務,繼而讓梅鋼系的勢力在東華全面鋪開,將東華市變成宋系鐵打的營盤,將其他派系的利益完全從東華擠出去。

沈淮攜熊文斌、陳兵二人去見田家庚,看來他的心並沒有想象中那么貪,還是知道些進退的。

熊文斌與陳兵都在大企業或地方任職的經歷,履歷上沒有什么問題,但此時都還是正處級,破格提拔就是進常委。

地市常委人數通常有七到九人,即使叫熊文斌與陳兵在譚啟平給調離之後,兩人都進入常委班子,也不會破壞東華市常委班子的平衡——關鍵還在於沈淮一些關鍵職務流露出貪心來,這就叫省里有了很大的操縱跟權衡空間,也能叫省里避免因為給梅鋼牽著鼻子走而遭受無謂的非議。

只要沈淮及宋系不貪心,隨便他們希望誰代表梅鋼及宋系進常委班子,只要履歷相當,都不會叫各方面難以接受。

不過陳寶齊也沒有想到沈淮會最終推熊文斌上位,但再細想,又覺得好像應該如此。

熊文斌早初就是在執掌市鋼廠大放光彩,之後就在東華官場之上沉沉浮浮多年,屬於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手段的官員——眾人都說梅鋼是在東華市鋼廠的屍骸上崛起,這句話不無道理,但同時也意味到梅鋼管理層,有太多的人,跟熊文斌或深或淺的有著關系;以及熊文斌在東華宦海沉浮多年,積累下來的人望其實不低。

而沈淮這幾年來在東華跟譚啟平的恩怨,熊文斌也糾纏其中,熊文斌最後一次起落,就是在譚啟平手里完成——

沈淮推熊文斌上去,除保住吳海峰、楊玉權這一系之外,更能利用熊文斌凝聚更多的地方勢力。

明面看上去,沈淮及背後的宋系放棄對市委書市、市長兩個關鍵職務的爭奪,但實際所得並不會因此而減少多少,反而能給新浦項目的快速上馬,減少阻力——這不失為更務實的一種選擇。

「要是有可能,你願不願意去東華?」趙秋華突然睜開眼睛,抬頭盯著陳寶齊的眼睛問。

叫趙秋華突然這么一問,陳寶齊跟打了個寒戰似的,身子抖了一下。

好似叫趙秋華看透似的,陳寶齊禁不住有些局促的說道:「趙省長您讓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你去東華,你對來說,有利有弊,所以你自己權衡吧。」趙秋華模凌兩可的說了這么一句話,似乎只是將道路幫跟隨自己多年的陳寶齊指出來,但無意替他決定。

****************

趙秋華睡覺前習慣看些材料,陳寶齊將一些隨身攜帶到沂城的材料放在他卧室里的書案上,就回到自己的房間,然而這個夜晚對他來說,也太煎熬了些。

陳寶齊發現自己的悟性還是不夠敏銳,竟然在趙秋華點破之後,才看到微妙的地方:

沈淮只是需要梅鋼系能在常委班子里掌握一定的話語權,以保證新浦鋼廠項目能夠順利的推進,暫時不會去貪那幾個關鍵位子,引起不必要的矛盾,這是沈淮及背後宋系務實的選擇。

然而,沈淮表面上是給省里留下足夠的操作空間,但倘若沈淮私下里跟田家庚沒有什么交易,那這個操作空間就是留給他們的——

考慮到宋系與計經系,宋喬生與田家庚之間的糟糕關系,沈淮真要私下里跟田家庚有什么交易,就沒有必要像丟炸彈式的把新浦項目丟出來;而考慮到省鋼對東華的滲透已經達到這種程度的情況下,沈淮以及田家庚這時候需要平衡的,恰恰是趙系在東華的利益。那由他們來決定接替譚啟平的東華新市委書記人選,也就順理成章——至少他們在決東華市新市委書記的人選上,掌握著更多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