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真假消息(二)(1 / 2)

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1685 字 2020-06-26

半路下起急雨,噼里啪啦的打在車窗上,宋鴻奇將車停在巷道里,打傘下車,敲開院門,見是父親的秘書,問道:「我爸他人呢?」

「在書房呢。」

這時一陣急風刮過,刮得院子里的銀杏樹呼呼而響。

庭院燈光青濛,高過屋頂一截的樹梢,淺淡的呈現在夜空之上,宋鴻奇抬頭看了一眼,心想這一夜風雨過來,院子里的這顆銀杏樹的葉子就將落盡,一年的冬季就將來臨。

宋鴻奇走到屋檐下,合攏傘交給保姆,推開書房的門,見里間煙霧繚繞,平時甚少抽煙的父親,此時右手夾煙,面窗而立。

「爸……」宋鴻奇煞是驚訝,父親抽屜里常備的是招待用煙,偶爾會陪同客人抽煙,他也記不得有多久沒有看到父親獨自在書房抽煙了。

宋喬生轉回身來,見鴻奇推門進來,將煙灰彈落到桌角的煙灰缸里,問道:「跟機關同事吃過飯了?」

宋鴻奇點點頭,說道:「吃過了。」

「這兩年燕京不會太平,彼此都睜大眼睛盯著,都恨不得揪住對方的把柄,好一棍子打死,你確實也應該下去避開這些風波,甚至都有些晚了,」

宋喬生對眼前這個兒子還是寄以厚望的,談話也是苦口婆心,說道,

「你們這樣的年輕干部,在部委有著比地方更好的視野,但閱歷簡單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對國內的歷史及現狀了解得不夠深入和廣泛,所受的鍛煉不夠全面和嚴格,對地方工作尤其是基層領導工作缺乏經驗,這也是限制你們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你到地方上,自己在心理上還是要盡可能爭取能全面主持區縣工作,未來十年二十年,縣域經濟建設依舊會是國內最能接觸、認識、分析和解決矛盾的地方,只要在這些地方摸爬滾打過,才會真正的去磨練執政及駕馭全局的能力……」

宋鴻奇即使知道父親這樣的安排,對他以後的仕途發展是最為有利的,但多少有些不甘心。

年中時老爺子親自開口要趕他下地方,宋鴻奇到九月中旬時,名字就正式列入與江東省委組織的青年干部交流名單里。

到江東省的職務安排,近日也最終確定下來,宋鴻奇與機關同事喝過餞行酒,明天就會直接趕往江東省委組織部報道。

雖說宋系在淮海省的勢力最強,但宋鴻奇無意過去扎堆,一是惹人閑話,二來到淮海省不會有他合適的位子,還會時時處處拿來跟沈淮比較,叫他初期到地方任職就要承受極大的壓力。

江東與淮海咫尺相鄰,他到江東任職,與謝芷相聚更方便,同時江東各方面的基礎好,地方上的矛盾沒有發展滯後地方那么尖銳,相對容易完成從部委到地方的過渡。

宋鴻奇在部委提拔上正處級崗位已經滿兩年,倘若他不占地方領導班子職數,只是到地方鍛煉,掛個副市長過兩三年再回部委擔任副司,倒是當下較常見的升遷方式,然後再正式到地方發展,仕途應該會更順暢一些。

不過,接下來五到十年間,他父親要向政治局委員甚至更高的位子沖刺,那他再走這樣的捷徑留在部委快速發展,會惹來極大的非議,成為競爭對手攻詰他父親的把柄。

要避開未來這段時間里燕京城里的是是非非跟仕途險惡,宋鴻奇也需要離開燕京,到地方上發展。

宋鴻奇想要以干部交流的方式,直接扎根到地方,情況就又有不同了。

說到底就是宋鴻奇執政以及駕馭全局的能力,現在還沒有辦法得到江東省委的認可,不要說直接躋身副地市級的領導崗位了,就是正縣級領導崗位,江東省委也無意直接讓一個出來。

江東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薛曾與平江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沙正英,都是當年廣南縱隊出身的將領的後代,算是宋系的一分子。幾番交流後,他們也僅是建議宋鴻奇先到平江市下面的一個縣,擔任縣委副書記過渡一年半載,在熟悉地方情況之後,才正式調任正區縣級領導崗位,全面主持一地工作。

這個建議倒還正常,近年來從部委交流下地方的青年官員里,除了紀成熙直接到冀河擔任縣委書記,其他罕有直接到地方擔任一二把手的,花一年半載熟悉情況都要算是時間少的。

只是想到自己都三十二了,到地方還要先低掛縣委副書記一職,而小自己四年的沈淮明年就有可能擔任縣委書記,這樣的局面多少叫長期以來一直以宋系小輩領導人物的宋鴻奇感到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