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地方為官(1 / 2)

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1720 字 2020-06-26

看著時間差不多,宋鴻奇也等不得葉選峰最終會有什么決定,站起身要跟大舅哥謝成江以及劉建國告別:「時間不早了,我跟謝芷還要回青沙呢……」

「都這么晚,還要回青沙啊,在徐城住一晚上能有什么事?」劉建國挽留道。

「平江地勢開闊,防汛形勢不如東華那么嚴峻,但每逢雨季一些海拔低的地方容易積澇,地方上還是需要積極的應對,」宋鴻奇解釋說道,「現在我到地方,也是一點漏洞都不能出,在徐城過夜睡不踏實。再者,我跟縣里說過,夜里要趕回青沙的,說不定縣里還要連夜召開防汛會議,我缺席不好。」

「怎么,魏南輝還針對你搞疲勞戰術?」謝成江問題。

「地方上要比部委更復雜,謝芷這段時間跟我也吃了不少苦,」宋鴻奇無奈的笑笑,又跟謝芷說道,「要不你留在徐城吧,都這么晚了。」

「你開車回去,要是到青沙半夜再給魏南輝拉過去開半宿的夜,身子怎么吃得消?我歇了一天,正精神著呢,我開車送你回去。」謝芷也體諒宋鴻奇到地方後的苦處,支持陪他開車一起回青沙。

在部委工作,還是有明確的專業性,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有章可循,可以按部就班的去完成;到地方,專業的界線變得模糊,要想掌握一件事情的全貌,幾乎什么都需要懂一些。

而說到人事之復雜、人心之險惡,地方要遠比部委過之而無不及。

宋鴻奇在下地方之前,是計劃好用一年時間過渡,然而就主政一縣,好為今後的仕途發展打下最關鍵、最堅實的基礎。然而他到地方任縣委副書記這半年時間,才發現事情遠沒有他想象的樂觀。

現任的青沙縣委書記魏南輝也不傻,知道宋鴻奇由省委組織部直接空降到青沙來,想利用一兩年的時間積累基層經驗就主政一縣,那在宋鴻奇熟悉了青沙縣的情況後,就不可能換到陌生的區縣當一把手。

在平江市沒有騰出好位子之前,魏南輝即使知道宋鴻奇來頭不小,也不可能輕易就將縣委書記的寶座拱手相讓,不戰屈服。

宋鴻奇作為縣委副書記,到青沙縣後主要分管黨建、黨群工作,又由於他是從部委下來的,縣駐寧辦、駐京辦及聯系省廳及中央部委工作,也都由他分管。

魏南輝不會公開跟宋鴻奇鬧什么矛盾、搞尖銳對立,但一段時間下來,宋鴻奇就發現了一個規律,只要他出差回青沙的當晚,魏南輝都會召集較為重要的會議,而且動不動就是三四個小時的長會。

看上去是宋鴻奇在青沙縣得到足夠的尊重,重要會議或重要事務,都讓他參與決策,而實際上宋鴻奇給魏南輝這樣的疲勞戰術搞得疲憊不堪。

為此,宋鴻奇也是叫苦不迭,但也只能在私下跟謝成江、劉建國他們遇到時,抱怨幾句;要別人面前說,只是暴露他斗爭經驗不足。

劉建國則完全不會考慮基層的復雜性,見宋鴻奇有一個在中組部當副部長的爹,到地方上還要給這么「欺負」,就有些替他打抱不平起來:「這個魏南輝,我去青沙時看他滿臉笑眯眯的,沒想到丫一肚子壞水,是不是找個什么辦法,把他給弄下來,省得他礙手礙腳的?」

謝芷現在心里底頂看不起劉建國的,知道他除了父母以及舅舅賀成國狐假虎外,能力則實際有限得很,更不了解地方的復雜性。

事實上,魏南輝除了搞疲勞戰術外,還在工作中有意無意的給鴻奇設下一個個陷阱,多次暴露他缺乏基層經驗的弊端,叫他既沒有辦法在基層干部面前樹立威信,也沒有辦法獲得平江市領導的信任跟重視。

謝芷心里知道,鴻奇所面臨的這種困局,不是把此時的青沙縣委書記魏南輝弄下去,就能解決的。

當然了,像沈淮那般以橫沖直撞的方式進行破局,也不失是一種好的策略,但沈淮在破局後,迅速掌握局面的能力,不是誰都有的。

有時候,也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劉建國他們眼里只看到沈淮橫沖直撞的囂張跋扈,卻看不到沈淮在囂張跋扈背後精確到毫厘的深沉算計,看不到沈淮在囂張跋扈背後能迅速逆轉劣勢、掌握局面的能力,看不到沈淮在囂張跋扈背後打擊對手、聚攏人力的能力,更不要說看到沈淮在企業管理、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及工業化體系建設方面的過人天賦了。

謝芷這些年來,跟沈淮針鋒相對,幾乎是貼身肉搏,才尤其的感受到沈淮的可怕之處,所以也就更清楚,沈淮在地方上的那種破局方式,不是鴻奇能輕易去仿效的。

除了要在短時間熟悉地方事務,了解錯綜復雜的法律法規以及各種政策外,鴻奇到地方最大的問題還是沒有自己的班子跟人脈,甚至就連秘書、司機,都是青沙縣配給的,無法叫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