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人以群分(1 / 2)

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1796 字 2020-06-26

(我有微信平台了,在書頁簡介下面,有微信二維碼,兄弟們可以直接掃描加我哦。)

嵛山縣委縣政府大院也被淹在水里,梁振寶等還留在縣里坐鎮指揮的縣委領導,都搬到地勢高處的縣中學指揮防汛救災工作——那里也是全縣最大的災民安置點。

半城平房被淹,連夜撤出來的居民有一萬五六千人;這么嚴重的情況嵛山縣也是建國以來首次遇到。

謝芷還以為到了還在通電的地方,就能通過座機跟電話聯系,但趕到嵛山縣中學遇到馮玉梅的丈夫羅慶,才知道嵛山除了大片的移動信號基站在昨夜的暴雨中受損嚴重外,常規通信線路也給大風大雨摧毀不少,通信全面癱瘓——由於嵛山縣城四面皆山,故而謝芷昨夜在城里,沒有感到大風,但覆蓋東華地區的這次暴雨,就是由夏季台風帶來,甚至在降雨過程當中還加強過一次。

雖然從低窪處撤離工作,昨天上午就開始動員,但絕大多數居民都是拖到夜里,看到水淹上來之後,才不得不倉促的棄家撤到安置點。

這么短的時間,又是一宵折騰,嵛山縣中學這邊也是亂糟糟一團。

大多數人都是擠到教室里湊合著過夜,到上午才騰出人手來,陸續在操場及空場里搭設帳篷。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嵛山縣城一夜會有這么多人受災,帳篷等物資都極為緊缺。

除了嵛山縣及城關鎮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縣公安局民警、縣人武部臨時召集的預備役官兵以及昨夜才調進嵛山的武警官兵外,謝芷還在嵛山縣中學看到身穿梅鋼制服的救援人員。

「昨天下午,氣象部門就確定嵛山會有超大規模降水。霞浦的抗災搶險任務也重,沈書記脫不開身,面對嵛山的救援,沈書記就讓梅鋼臨時成立了一支二百人的救援隊,趕在暴雨來臨之前,進入嵛山。現在最大的問題,誰都沒有想到情況會嚴重到這種程度,霞浦縣儲備的救災帳篷,我們運了一半過來,也只有三百頂。現在還不知道進嵛山的道路,幾時能搶通,而且下面的鄉鎮,災情更加嚴重,縣里到下面鄉鎮的道路,也差不多有一半給泥石流堵死,無法派救援力量過去……」羅慶見謝芷看到梅鋼的員工出現在嵛山臉上露出疑惑的神色,介紹起昨夜他們就過組織過來參與救援的情況。

現在國內的氣象衛星監測技術,還談不上多完善,沈淮前夜跟葉選峰起爭執時,對即將到來的暴雨災情,還沒有十分具體的預測,但隨著時間的推近,對雨情的預測也就越來越精准,到昨日將晚時分平江市開始降大暴雨時,東華市防汛指揮部就基本上確定嵛山會有大災情。

當時各區縣都有很重的防汛任務,本身救災力量也薄弱,軍分區的救災力量也已經下到鄉鎮以及各處險要大堤上,最終要趕在暴雨來臨之時,再調力量支援嵛山,也只能從霞浦調。

國內大型工礦企業,都建有相對完善的應急搶險體系,梅鋼在這方面的工作更是嚴格。除了拉出兩百人救援隊伍趕在昨日天黑之前進嵛山外,還運了十幾車物資以及相當數量的工程車輛過來。

只是相比較嵛山突發的災情,目前調集的力量及物資還是嚴重不足。

路斷了,通信斷了,整個嵛山都還給困在大水之中,雨歇才剛剛過去半天時間,下午甚至還可能有一次較大的降雨,各方面想一下子就井井有條起來,那也是太苛求了。

謝芷不知道氣象及水利上的事情,她只知道昨夜的雨勢時大時小,下了一夜沒停,現在知道,即使不再有暴雨,可能也需要一兩天才有可能搶修恢復通信。

縣里現在除了無線電之外,主要就是通過衛星電話與外界聯系。

謝芷也沒有想到嵛山縣這邊竟然會有衛星電話,細想來也是隨梅鋼救援隊臨時調進嵛山的。

謝芷隨羅慶到臨時防汛指揮部,通過衛星電話與鴻奇聯系上,才知道平江昨夜的降雨同樣大得驚人,青沙縣有好幾個鄉鎮被淹,青沙縣委的主要領導,都要下到被淹鄉鎮直接坐鎮指揮救災,鴻奇也在下面的鄉鎮,暫時沒有辦法脫身。

唯一叫人安慰的事情就是這次降雨集中在沿淮海灣地區,沒有往渚江中上游聚集。要是這么大的降水發生在淮西等地,渚江遭受到的沖擊將難以想象。

宋鴻奇凌晨知道嵛山縣城被淹的事情,電話、手機都聯系不上她,上午放心不下,才通過救災專線,將電話直接打到嵛山縣委。

梁振寶與肖浩民從災情現場趕回防汛指揮部,看到謝芷,問及招待賓館的情況,就指示工作人員用沖鋒舟將困在招待賓館的人員,都接過來。

雖然無法直接送謝芷她們離開嵛山,但在沒有被水淹的高地,全縣那么多工作人員,要騰一兩戶房子出來,暫時安置謝芷她們住進去,還是容易辦的;當然,其他游客就不可能有這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