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妥協的條件(1 / 2)

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1644 字 2020-06-26

梅鋼系的根本還是在以梅鋼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上,沈淮也不可能、也不會永遠都在霞浦。霞浦的人事權及財政權始終都要交出來,此時交出來,能有利於淮海灣整個區域的發展,有利於梅鋼外圍的產業環境更好的發展,沈淮也無意一定要跟徐沛唱對台戲。

讓步需要彼此都有些誠意,而且田家庚、鍾立岷支持梅鋼發展,說到底也是支持大局利益,支持淮海灣、淮海省能有更好、更快的發展。

就算徐沛現在就提出要在霞浦搞省直管縣試點,沈淮也會支持以換取熊文斌能在徐城順利開展工作。

徐沛提出的兩個條件,比省直管縣試點的限制還要少一些,沈淮自然沒有堅決反對理由。

組織人事權沒有沈淮置喙的余地,真要實施,他配合就是,他現在還是說政府建設基金的事情:「霞浦占有很好的地理優勢,在過去幾年里,也受到省市的政策支持,今天才略有些成績。七月中旬霞浦周邊區縣都受災嚴重,有相當一部分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造成的,我們縣委班子在那之後,決定成立政府建設基金,也是認為我們有些發展,也有義務承擔更多的責任。但在政府建設基金的使用安排上,霞浦縣的視野畢竟是狹窄的,也沒有能力做更多的協調工作,現在能由省里接管,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不僅我,我想我們縣委班子的其他成員,也會支持的。」

徐沛對這樣的結果還是相當滿意的,說道:「省里接手,也是想讓這個政府建設基金更好的發揮作用。沈淮你在淮海灣經濟區發展領導小組里,還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啊,這個政府建設基金,還是需要你來擔當理事長……」

「我可沒有這么大的協調能力,徐書記您硬要把我趕上架,那只會限制基金更好的發揮作用,」沈淮堅決的推辭道,「建設基金成立之後,我也真是一直都在為協調、為怎么更好發揮基金作用的問題頭痛。徐書記您今天不提及,我也會跟徐書記您請援,我還一直都想著讓郭市長或者李主任出馬擔任基金會的理事長呢,他們的能力,可都要比我強太多……」

「李谷跟成澤都忙,不能給他們身上再壓擔子了,」徐沛否決掉沈淮的提議,說道,「你一定不想承擔這個責任,我倒想起一個合適的人選。吳海峰以前是東華市委書記,各方面都很熟悉,我們可不能縱容他真在省政協養老,我覺得請他出來主持基金會的工作,倒是合適。選峰,你覺得呢?」

葉選峰這時候自然明白徐沛列席今天的籌備會議,與沈淮有這么一番談話,可以說都是兩個多月前,鍾立岷約見熊文斌、沈淮一事之後的後續發展。

鍾立岷調熊文斌到徐城,是希望能對徐城的產業、城市發展有所促進,從而在整體上能對淮海灣經濟區發展有更大的促進。

徐沛一定要壓制熊文斌,不叫他在徐城有所作為,只會讓他自己成為阻力、陷入孤立。

無論是誰,逆大勢都只會叫自己陷入孤立,強也只能強於一時,徐沛是有政治野心的人,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明白。

他此時選峰順勢而為並爭取更多的利益,並不叫人奇怪。

而沈淮懂得舍棄,又堅決的推辭在基金會擔任職務,叫葉選峰更加頭痛。

徐沛貌似就淮海政府基金理事長的人選問他的意見,葉選峰又豈會不知道,這哪里有他說話的余地?

沈淮將淮海政府基金讓出去,以換取梅鋼在徐城更大的發展機會,到底是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現在都還難說得很,而沈淮懂得有底氣的妥協,無疑表明他以後施展的手段,將更加的圓滑成熟。

至於這個政府建設基金會理事長職務,到底誰來擔任,並不重要。

畢竟政府基金從霞浦縣剝離出來,由省政府及淮海灣經濟區發展領導小組接手,大型基建項目的最終決定權,那就在領導小組手里。

有時候大家需要的更多是各自表現出來的姿態。

沈淮的順從跟配合,無疑有利加強徐沛在淮海省的權威;而徐沛對梅鋼能有一個公開支持的姿態,都會極大改善此前諸多中間派跟梅鋼不合作的態度。

徐沛推薦吳海峰擔任政府基金理事長,也是讓彼此的妥協看上去更溫和一些。

理事長誰擔任不重要,但這個政府基金不能說不重要。

霞浦縣今年就往這個政府基金里投入了五個億,照徐沛在席間說的比例,明年霞浦縣保守估計還要繼續拿十個億出來。現在由省里接手這個政府基金,再從其他富裕區縣劃出一定的財稅收入,明年這個專用於淮海灣地區基建的政府基金規模就能超過二十億。

田家庚九四年調到淮海省擔任省委書記,為了推動徐東高路建設,親自出面多次協調,前前後後一年多時間,才籌足十幾億的建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