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上) 為了大隋(1 / 2)

隋末我為王 吳老狼 1608 字 2020-06-27

東都隋軍慘敗的第三天,同時也是大隋大業九年六月十四這天,楊玄感親自率領的叛軍主力順利抵達東都城下,和歷史一樣的駐扎在了東都東大門上春門外,大業元年方才修築的大隋東都新城,也在八歲這年,迎來他的第一次攻防大戰。

事實上,包括楊玄感自己都沒有想到進兵會這么順利,自打在汲郡渡過了黃河後,沿途隋軍無不是望風而降,包括千古名關虎牢關都是乖乖投降,儲藏了上千萬石軍糧的洛口大倉也是如此,投降獻糧,為楊玄感的隊伍提供了足夠揮霍好幾年時間的軍糧,東都守軍出兵平叛,又被楊玄感的兩個弟弟輕松擊敗,繳獲了上萬套精兵裝備與無數戰馬輜重,緩解了叛軍隊伍裝備不足的燃眉之急。

最讓楊玄感得意的還是民眾對他的擁戴,苦於隋煬帝的肆意揮霍國力,早就期盼著改變現狀的百姓民眾爭相依附叛軍,叛軍西進路上,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百姓趕來投奔叛軍,招募兵員的地方熱鬧得如同集市,六月初三那天黎陽起兵時,楊玄感的麾下還只有八千軍隊,可是僅僅才過了十一天,叛軍的軍隊規模就已經超過了五萬之巨,並且數量還在迅速的增加中!

軍隊有了,軍糧裝了,武器盔甲和戰馬輜重也有了,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了,志得意滿之下,在上春門外,當著無數軍民百姓的面,楊玄感喊出了自己在起兵後喊出過無數次的千古名言,「我身為上柱國,家累鉅萬金,至於富貴,無所求也。今不顧滅族者,但為天下解倒懸之急耳!」

還別說,楊玄感的感人演講還真是起到了作用,抵達東都的當天,竟然就有城外百姓送來了牛羊美酒犒勞叛軍,才一個上午時間,自願加入叛軍的底層百姓就有兩千多人,楊玄感哈哈大笑,益發感覺自己起兵的選擇對了,也益發的覺得天下唾手可得了,叛軍隊伍的上上下下也是士氣大振,對攻破東都充滿信心。

叛軍隊伍中只有一個人例外,這個人就是楊玄感叛軍的軍師李密,眺望著東都城高大宏偉城牆,李密的心中還充滿了憂慮,「城樓二十二座,城牆高四丈五尺,厚達三丈,高度超過大興九尺,厚度超過七尺,護城河寬兩丈,深丈半,引入洛水活水!這樣的堅城,正面強攻的話,可不容易拿下啊。」

喃喃念完,李密又去眺望西北方的東都皇城方向,心中祈禱,「樊子蓋,樊留守,你可一定要再派軍隊出城交戰啊,最好是把東都城里的主力都派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希望迅速拿下東都,讓楊玄感那個蠢貨贏得一線成功希望。這個蠢貨,如果采納我的上策中策,該有多好啊?」

………………

李密的祈禱很有機會成功,同一時間的東都城內,親自登城觀察了敵情之後,確認了楊玄感沒有立即攻城的打算,隋煬帝任命的東都留守樊子蓋立即返回皇城,請越王楊侗撞響景陽鍾召集百官議事,年僅九歲的楊侗對樊子蓋言聽計從,立即命令內侍敲鍾,聽到鍾聲後,東都城里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都不敢怠慢,也是紛紛飛馬趕到皇城,進重光門到東宮議事大殿上參與朝會,其中自然也包括陳應良目前的金主河南贊治裴弘策。

所謂朝會其實就是樊子蓋的一言堂,百官到齊後,樊子蓋先是大概介紹了一下城外軍情,然後立即分派任務,安排了十一名東都重臣督守除上春門外的其他城門,統率城門守軍,要求這十一名官員吃住都在城樓之中,不可擅離崗位一步,城門在人在,城門失殺全家!楊玄感駐軍的上春門,則被樊子蓋托付給了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身體不好的皇甫無逸也沒有遲疑,立即就隨著其他十一名東都重臣領令受命。

安排好了城門職守官員,又分配好了守門軍隊,在手里還有一萬預備隊的情況下,樊子蓋突然又開口說道:「賊兵遠來,十一天里行軍六百里,期間又在臨清關打了一仗,隊伍必然十分疲憊,且剛到東都立足未穩,所以老夫應該認為,東都應該再出軍一支,與楊玄感逆賊戰於東都城外,力爭擊潰逆賊,至不濟也要打一個勝仗,打出朝廷的威風,也打擊楊玄感逆賊的囂張氣焰,免得從逆之人越來越多。」

樊子蓋說這番話時,議事大殿里鴉雀無聲,幾乎所有人都在偷看裴弘策,不少人的目光中還有些幸災樂禍——樊子蓋安排的城門職守官員中,可沒有裴弘策的名字,所以在場的文武官員就是用腳指頭分析,也能猜到樊子蓋會派誰出城去戴罪立功,和勢頭正盛的楊玄感叛軍決一死戰。

讓所有人都意外的是,目前戴罪在身的裴弘策竟然表現得十分鎮定,就好象沒有聽出樊子蓋的弦外之音一樣,而樊子蓋也沒有客氣,很快就沖著裴弘策說道:「裴大人,這里的朝臣中,只有你和楊玄感逆賊交過手,有經驗可期,有教訓可鑒,也是你將功贖罪的最好機會,出城決戰的主將人選,當然是非你莫屬,別再讓陛下、殿下和朝廷失望了。」

眾目睽睽中,裴弘策不慌不忙的出班,向樊子蓋拱手說道:「下官願意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