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上) 風光無限(1 / 2)

隋末我為王 吳老狼 1856 字 2020-06-27

穿著沉重的明光鎧,披著標志性的白色披風,領著郭峰和陳祠兩個心腹走狗,上馬離開了報國軍的營地,陳應良策馬小跑,直接向著洛陽北面的安喜門趕來。

時值正午,大街上來往的百姓路人很多,又趕上正好有一隊搬運守城物資的民夫車輛通過,押運物資的守軍隊伍再加上來往巡邏的差役兵丁,原本算是足夠寬廣的洛陽街道就顯得有些擁擠不堪了,為了讓滿載著守城物資的車輛通過,押車的士兵甚至還動用了皮鞭,抽打喝罵,逼迫百姓路人讓開道路,幾個躲避不及的河南縣衙役也挨了皮鞭,結果幾個衙役不僅不敢吭聲,還得忍氣吞聲的為輜重隊驅逐百姓,清理前進道路。

碰上了這種情況,按理來說無官無職的陳應良怎么都得等到輜重隊過去之後,才能穿過這條必經街道北上安喜門,但說來也怪的是,看到身披白袍的陳應良等人策馬到來,又看到陳應良那張還帶著稚氣的正太嫩臉,負責押運輜重的那名隋軍校尉馬上就象打了雞血一樣的跳了起來,一邊用腳去踢民夫士兵,一邊大吼,「讓路!讓路!白袍兵來了!陳記室來了!白袍兵的陳記室來了,快給他讓路!」

人喊馬嘶,雞飛狗跳,沉重的馬車牛車獨輪車象是被什么看不見的大手推動一樣,不到片刻就給陳應良讓出了一條五六步寬的筆直道路,車隊兩旁的百姓路人幾乎都被逼得貼牆而立,巡邏經過的哨隊和河南縣衙役干脆一起雙手大張,手拉手的攔住身後的百姓。

沒有怨言,包括那些挨了皮鞭的百姓路人都停止了呻吟,全都伸長脖子探頭探腦的去張望陳應良,議論聲四起,「誰是陳記室?什么?中間那個小孩子就是陳記室?!真的假的?看上去比我兒子還小幾歲,怎么可能就是白袍兵的陳記室?」

「他就是陳記室?天哪!太年輕了!聽說他帶著幾百白袍兵,在幾十萬叛軍隊伍里七進七出,燒了叛軍的糧草,還殺了好幾萬的叛賊!聽說邙山戰場的叛賊屍體,堆起比邙山都還高!全都是他殺的!」

「我還聽說,他是陳慶之的轉世,八十多年那個帶著七千白袍兵從江寧一路打到洛陽城的陳慶之轉世,我爺爺還唱過有關他的童謠,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類似的竊竊私語和議論此起彼伏,看向陳應良的目光也盡是驚奇、畏懼與欽佩,郭峰和陳祠雖然仍然把胸膛挺得筆直,臉上卻還是流露出了怎么都無法掩飾的得意神情,倒是主要當事人陳應良有些臉上發燒,向那對著自己點頭哈腰的隋軍校尉拱手謝道:「多謝將軍讓路,不過我也沒有什么緊急大事,你押運輜重才是朝廷大事,還是你先走吧。」

「陳記室千萬不要客氣,還是你先走吧。」那隋軍校尉激動得說話都有些結巴,「能……,能為陳記室讓路,是末將的榮幸,也是我們的榮幸。」

那校尉的話音未落,他麾下的旅帥、隊正和隊副都已經是連連點頭,紛紛附和頂頭上司的表態——能為陳應良讓路,是自己隊伍的榮幸。陳應良益發有些不好意思,只得又向那校尉等人拱手說道:「既如此,那就多謝將軍了,將軍繼續辛苦,我先走了。」

那校尉趕緊連連點頭如雞啄米,領著一幫手下畢恭畢敬的目送陳應良離開,也是到了陳應良策馬走遠後,那校尉才一拍大腿,無比懊惱的慘叫道:「糟糕,光顧著緊張了,我怎么把大事忘了?好不容易有一個和陳記室說話的機會,我應該求他讓我進白袍兵隊伍啊!可惜了,可惜了,太可惜了!」

「將軍,白袍兵只有四個團,四個團都有校尉了,你過去當校尉,不可能吧?」

「放屁!誰說我想當白袍兵的校尉了?只要能進白袍兵,老子當個小兵都行!跟著陳記室多立些戰功,等殺光楊逆叛賊,老子還怕升不了官?!」

就這么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安喜門下,因為敵情戰事的緣故,安喜門一帶已然是全面戒嚴,通往城牆的上城坡道更是被重兵看守,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尋常百姓就是想要靠近二十步內都難,已經名滿洛陽的陳應良也不想給人落下張狂印象,很老實的在二十步外勒住戰馬,可是不等陳應良翻身下馬,守衛上城甬道的隋軍旅帥早已經一個箭步沖了上來,搶著接過了陳應良的馬韁,又喝道:「快來人,攙陳記室下馬。」

「不必不必,將軍不必客氣。」陳應良趕緊謝絕那旅帥的好意,搶在隋軍士兵上來攙扶起下馬,向那對著自己點頭哈腰的旅帥說道:「將軍,昨天晚上的事我聽說了,又聽說今天安喜門外發現了敵情,想上城去觀察一下敵人動向,煩勞你派人上城向元大人或者賀將軍知會一聲,請他們允許我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