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袁天罡的作用(1 / 2)

隋末我為王 吳老狼 3532 字 2020-06-27

知道齊郡將士不待見譙郡的人,袁天罡就沒打算在張須陀等人的面前出現,准備著畫好地圖、制成沙盤就馬上返回譙郡向陳應良交差,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因為一個很重要的意外,袁天罡還是被迫出現在了張須陀的面前。

意外就發生在隋軍隊伍開始攻城的第一天,憤怒的將賊軍廢棄營地夷為平地後,張須陀立即下令著手布置攻城,就近選擇地勢開闊的孟海城南門為主戰場,組織了大量的鄉勇民夫,首先對孟海城的護城壕發起攻擊,准備填平孟海城南門外的護城壕,打開大型攻城武器直抵城下的前進道路。

和李子雄指揮叛軍隊伍攻打洛陽時,曾經參與過不少攻城戰的張須陀也選擇了最正統的攻城戰術,以精銳隊伍監視城門,長盾兵先上前,在護城壕旁邊組成臨時工事,弓箭手再上前,躲在盾後放箭壓制城上守軍,然後才是滿載土石的蝦蟆車上前,運載土石填掩壕溝。同時鑒於攻城武器已經准備充足了的緣故,張須陀首戰就出動了攻城利器投石機,打算用投石機給孟海公賊軍這群土包子一個下馬威,打擊一下已經逐漸起來了的賊軍氣焰。

得知張須陀大軍壓境,李密當然跟著孟海公夫妻一同上到了城牆,給孟海公出謀劃策指揮守城,也不斷給土包子孟海公講解張須陀的戰術安排,以及指點應對措施,正唾沫橫飛時,李密突然看到了隋軍的投石機出場,再仔細觀察了一番緩緩靠近的笨重投石機,李密頓時笑了,大笑道:「天助我也,想不到張須陀也會犯這樣的錯誤!」

和李密預計的一樣,高大笨重的隋軍投石機很是花了許多力氣和時間才部署到位,而當揮汗如雨的隋軍投石機炮手還在固定車身時,李密已然親自計算出了投擲角度,城牆上的令旗揮動間,城內賊軍趕制的兩架拽索式投石機搶先投出了石彈,兩枚重達一百二十斤的石彈呼嘯飛出,在天空中劃出了兩道巨大拋物線,帶著恐怖的呼嘯聲砸向隋軍投石機隊伍,其中一枚砸中了幾名隋軍炮手,當場就砸死砸傷三人,另一枚則准確砸中了一架隋軍投石機,頓時把那架投石機砸得木屑橫飛,架斷臂裂,當場報廢。

見此情景,城牆上的賊軍隊伍當然是歡聲雷動,士氣大振,隋軍這邊則是人人大駭,說什么都沒想到賊軍隊伍竟然也有投石機,還能躲在城牆後砸得這么准。大驚之下,隋軍炮手趕緊飛快固定車身,組織人手拖拽投臂,發石對轟。

這是一場數量極不對稱的投石機對轟戰,隋軍的投石機共有三十架,賊軍投石機只有區區兩架,從數量上來講隋軍是占據絕對優勢。然而真正開始對轟後,隋軍將士卻大跌眼鏡的發現,官軍的投石機不僅遠沒有賊軍投石機打得准,還沒有賊軍投石機打得遠,在六十丈外只能勉強打到賊堡城頭,很多石彈還只能打到城牆上或者直接砸在城下,對賊軍守兵的威脅根本沒有想象中那么大,賊軍的兩架投石機則可以躲在城牆後方,輕松的把沉重石彈打到隋軍投石機陣地上,還打得特別的准,基本上每兩發石彈就能命中一次,很是打死打傷了不少隋軍炮手。

再往後就更讓隋軍將士傻眼了,隨著反復的投擲石彈,他們的投石機竟然接二連三的出現投臂斷裂報廢的情況,其中最慘的一架投石機只投彈了十一次,投臂就砰的一聲居中斷裂,拽索的隋軍將士頓時東倒西歪的摔滿了一地,狼狽到了極點。

看到這樣的畫面,城牆上的賊軍士兵當然更是歡聲如雷,士氣更加振作,拉弓放箭間更是賣力用勁,隋軍這邊則是一片大嘩,士氣大減,交頭接耳說什么的都有,甚至就連孟海公在築城請高人用過法術這樣的鬼話都說了出來。而一直躲在梁郡隊伍里觀戰的袁天罡也坐不住了,趕緊拿上了勘探地形用的繩尺,領了兩個隨從快步上前,冒著生命危險沖到了隋軍的投石機陣地前,丈量隋軍報廢投石機的投臂尺寸。

不量還好,一量之下袁天罡就暴跳如雷了,很沒風度的破口大罵道:「這些投石機誰他娘的督造的?這個匹夫該行軍法!造出這樣的投石機,簡直是拿將士的命開玩笑!」

「你他娘的說什么?誰讓你上來的?」旁邊響起怒吼,正在指揮士兵投石的齊郡大將唐萬徹大怒,沖上來一把揪住了袁天罡,揮拳要打間卻突然楞住,驚訝道:「你不是譙郡那個袁……,那個袁騙子么?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

「我怎么來的,一會再告訴你。」袁天罡很是惱怒的說道:「不能再投彈了,馬上停,全部停,不然你們這些投石機全都得當場報廢!」

唐萬徹當然不會聽袁天罡的命令,還反問袁天罡有什么資格命令他?袁天罡無奈,只得掙脫了唐萬徹的拉扯,快步跑向張須陀的旗陣,而旗陣里張須陀和楊汪等人也早已注意到了袁天罡,見面後張須陀馬上就問道:「你不是譙郡那個袁天罡么?怎么跑到這孟海城來了?」

「稟大帥,我奉命送一道公文給楊通守,所以來了。」袁天罡先編了一個原因,然後才飛快說道:「不能再投石彈了,你們的投石機造錯了,投臂太長得過分,所以才投不了幾次就斷裂報廢,乘著現在剩下的投石機還有補救機會,趕快停止,不然就徹底用不成了。」

「我們的投石機造錯了?」張須陀有些不敢相信自軍隊伍會擺這樣的烏龍,可是又親眼看到了自軍的投石機迅速報廢,所以只是稍一猶豫,張須陀就下令道:「傳令,讓投石機暫停投彈,再把唐萬徹給我叫過來。」

傳令兵飛奔出去傳令,旁邊齊郡的眾將則是議論紛紛,都不太相信自軍會犯這樣的大錯誤,羅士信還無比火大的問袁天罡這個江湖騙子懂什么軍械制造?袁天罡冷笑不語,結果唐萬徹飛奔回了旗陣後,一聽袁天罡又跑來指責自己督造投石機有誤,正為投石戰處於下風的唐萬徹頓時就暴跳如雷了,再次揪住了袁天罡的衣領大吼道:「放你娘的狗臭屁!這些投石機,老子都是按照《墨子·備城》的尺寸圖紙造的,絲毫不差,錯在那里?!」

「袁騙子,看過《墨子·備城》沒有?」木蘭也輕蔑的說道:「你那些裝神弄鬼的手段,在陳應良那里行得通,在我們這里不行。」

袁天罡不動聲色,平靜背誦道:「《墨子·備城》第五十二,摔臂夫長三十至三十五尺,夫長二十四尺以下不用——唐將軍,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為了增加投石威力,所以讓投臂用了最長的三十五尺吧?」

「咦?你怎么知道?」唐萬徹先是一驚,然後想起袁天罡剛才已經量過投臂,便又怒道:「你量過當然知道!怎么?難道我督造的投石機尺寸沒有測量正確?」

「正確,確實是三十五尺,幾乎分毫不差。」袁天罡點頭,然後又在齊郡將士的譏笑目光中提高了聲音,怒吼道:「可是你,用的是大隋的營造尺!你知道《墨子》上用的是什么尺么?是周尺!周尺一尺只有大隋營造尺的七寸八分!你用隋尺造出三十五尺長的投臂,換算成周尺就是四十四尺八寸以上!投臂長出了差不多三分之一,能不斷么?」

齊郡眾將的譏笑戛然而止,唐萬徹的憤怒也凝固在了臉上,呆若木雞,喃喃道:「周尺,和我們的大隋尺,相差這么大?」

「本來,你也不算錯得太厲害,用大隋尺量長度,也用大隋尺量投臂粗細,相當於是把投石機放大了一號。」袁天罡又神氣情無奈的說道:「按理來說,我們的將士最多只是多費些勁,可你放大了投石機的尺寸,卻沒有加鐵篡(鐵箍),仍然還是用小號投石機的四道鐵篡,缺乏鐵篡保護投臂防止斷裂,本來自身重量就增加了不少的投臂,能不容易折斷么?」

唐萬徹徹底的啞口無言了,只能是乖乖的向張須陀跪下請罪了,張須陀則是神情陰沉,半晌才說道:「不能全都怪你,老夫也有責任,老夫以前只是用過投石機卻不知道尺寸,沒能及時察覺你出現錯誤,你是第一次造投石機,出現失誤可以原諒,這次就不追究了,去把投石機都撤回來吧。」

唐萬徹行禮道謝,垂頭喪氣的回去撤走投石機了,張須陀則勉強擠出了一些笑容,向袁天罡點頭說道:「多謝袁先生及時提醒,我軍這才沒有繼續錯下去。不過老夫有一件事很奇怪,袁先生你不是精通周易算術么,怎么會對武器制造也這么精通?」

「稟大帥,學生對武器軍事確實從來沒什么興趣。」袁天罡如實答道:「但是自從進了陳通守幕府後,陳通守每每要求學生試制各種軍用器械,那怕暫時用不上也要先造樣品出來,做為技術儲備。學生因此被迫學了不少武器制造,偏巧學生又對算術這方面有些天賦,尺寸度量什么的過目不望,所以就恰好發現了貴軍的投石機尺寸有誤。」

「袁先生謙虛了,先生大才,老夫佩服。」張須陀很是勉強的說道:「陳通守麾下能有先生你這樣的大才,真是他的福氣。」

「大帥過獎,其實我們陳通守在算術機械這方面的學問,遠在學生之上,只是他不喜歡象學生這么愛顯擺而已。」袁天罡繼續謙虛,又指著遠方的孟海城說道:「大帥,這座賊堡之中也有一個精通算術與機械的天才!學生已經注意到了,賊軍的兩架投石機都是斜線投石,並非直線投擲,所以學生敢肯定,賊軍的投石機上,肯定裝有相當精密的圓尺,城牆上還有人精通算術之人計算射角,指引投石,所以賊軍的兩架投石機才能打得這么准。」

張須陀不吭聲,半晌才說道:「先生遠來辛苦,下去休息吧。」袁天罡也知道張須陀現在的心情肯定無比郁悶,趕緊告辭退下,然後袁天罡也懶得繼續觀戰,領了隨從又去勘測地形不提。

沒了計劃中的投石機助戰,隋軍的攻城聲勢不僅立即小了許多,士氣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巨大影響,運土填壕時速度也有些放慢,賊軍那邊則是士氣狂振,信心大增,見軍心可用,李密干脆建議孟海公派長盾手與弓箭手出城,用長盾在壕溝內側組建一道臨時的羊馬牆,讓弓箭手躲在羊馬牆的背後,以弓箭射殺隋軍的填壕士兵。已經逐漸打出了信心的孟海公也開始不再那么畏懼張須陀,果斷從計下令。

接下來的戰斗就變成了弓箭戰,賊軍弓弩手躲在羊馬牆後不斷放箭,運土填壕的隋軍將士不斷倒下,臨時工事後的隋軍弓手也拼命放箭壓制,與賊軍弓手展開對射,雖說訓練有素又羽箭眾多的隋軍弓手在對射戰中毫不吃虧,但隋軍的填壕行動還是受到了極大遲滯,根本無法完成當天就徹底填平孟海城的南門壕溝任務。齊郡眾將大怒,羅士信和賀延玉都建議不填壕溝直接攻城,好在張須陀深知攻堅戰准備不足的危險,沒有采納,只是讓隊伍盡力填壕,能填平多少算多少。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隋軍隊伍在付出了相當不小的代價後,終於還是基本填平了孟海城的南門壕溝,打開了大型攻城武器直抵城下的道路。也是到了第三天的晚上,決意在次日發起攻城的張須陀才又想起了袁天罡,便派人去傳喚袁天罡來見,結果袁天罡沒來,倒是張須陀這一戰實際上的副手楊汪來到了中軍帳中,向張須陀稟報道:「大使,袁先生已經走了,今天下午走的,說是要回去交令,向我告了辭。」

張須陀的臉色有些陰沉,道:「走了就算了,我找他也沒有什么大事,只是明天就要攻城了,我想讓他看看我們的其他攻城武器有沒有差池,既然走了,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