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家兄弟(2 / 2)

雜家宗師 胖一點 1216 字 2023-03-07

但審稿這活不是隨便誰來都行的,你沒有一定的學識、經驗、眼光,根本玩不轉。

馬晉在腦中苦苦搜索著合適的人選。

還別說,馬晉想了一會,還真想到兩個人——徐賢,徐許兩兄弟。

徐賢,是和馬晉同年的舉人,而且還做了好幾年的同窗,比馬晉大上幾歲,二人關系不錯。

徐許,是徐賢的親弟弟,也是讀書人,是個秀才,學問做得不錯,他哥哥都不一定比的上他,但運氣不好,一直沒考上舉人。

徐家兄弟祖上也曾輝煌過,祖父是安徽布政史,掌一省之民政,但到他們父親那輩就敗落了,幸虧兄弟二人爭氣,科舉有望,才堪堪止住了徐家的頹勢。

馬晉對這兄弟二人有幾分了解,學問高,人品好,有見識,能力也不錯,是個合適的幫手。

現在馬晉所憂慮的是如何說服徐家兄弟過來幫他,思來想去,還是准備許以重利,然後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說徐氏兄弟。

要知道,大乾朝對舉人的待遇可沒有明清那么好,各項福利大幅度下降。

舉人雖然可以免除徭役,也能惠即家人,但每個舉人都有固定的名額,一般都是三個,家里人少還好說,如果那家人的兄弟多,那就悲劇了。

而且大乾的舉人是要交稅的,無論是田賦還是商稅,朝廷一樣不少的向你要。

像明清那樣,一旦中舉之後,小農小商舉家依附,自願成為佃戶的情景,在大乾朝想都不要想。

而且不止是舉人,勛貴、官員這些人也都要交稅,如果被發現有瞞報逃稅的跡象,降爵削官。

據說這些規矩都是太祖開國時立下的,當初很多大臣反對,下面的士紳也翻了天,但都被太祖鎮壓下來了,四百年了,士紳交稅已經成了慣例。

……

朝廷也不是對舉人沒有優待的,但凡考取到了舉人功名,可以見官不跪,五品之下不能定罪,得通報學政,革取功名才能處置。

而且每年朝廷也會給舉人發一筆不菲的津貼,不說錦衣華食,也能讓一家人衣食無憂了。

而且一但朝廷的低層官位出了缺,舉人就可以出任,不過現在大乾承平四百年,人才充足,像這種出缺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所以,舉人的位置就變得很尷尬了,不上不下,非官非民。

下面的縣城鄉鎮還好說,畢竟舉人也算鄉紳,說話還挺管用,縣令也得尊重他們的意見。

但在天子腳下,皇城跟前,六七品的官員都數以千記,達官貴人,王公貴族比比皆是,區區一個舉人,委實算不上什么大人物。

徐家雖然有些產業,但已經勢微,賺不到什么錢了,一家老小都是靠著徐賢的津貼度日,馬晉出重金相聘,再輔以誠意,應該可以成功。

思念及此,馬晉把書稿一丟,叫上祝虎,兩人坐上馬車就趕往徐家。

……

徐家也在北城,馬晉之前也來過幾次,所以熟門熟路到了徐家宅子。

徐府面積不小,也就比馬晉之前看的那個將軍台的宅子略遜一籌,這是徐賢祖父留下的基業,恐怕也是徐家現在剩下最值錢的家產。

祝虎上前敲門,自有徐府的下人前來詢問,馬晉自報家門,不一會,徐家二爺徐許出來接待。

徐許年紀不是很大,二十出頭,面容清朗,身上帶有著一股書卷氣。

馬晉之前也和徐許見過幾面,算是熟識,兩人落座,聊了幾句,馬晉就問起了徐賢在何處,怎么不在家。

徐許告訴馬晉,他大哥徐賢最近南下經商,已經離開京城近一個月了。

馬晉有些失望,所幸還有一個徐許打底,要知道徐許的能力可不比他大哥差,甚至還要略強些,馬晉也不賣關子,直接向徐許說明來意,並開出一月十兩紋銀的重酬。

馬晉話音剛落,徐許就陷入了沉思。

其實馬晉不知道的是,徐家日子最近很不好過,因為徐賢南下經商,徐家的錢也都被徐賢拿走作為本錢。

徐家又沒有其他的進項,所以日子過的有點窘迫,徐許作為徐家二爺,早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現在馬晉登門重金求聘,可以說正中徐許的心思,徐許略一猶豫,就開口應了馬晉的差事。

馬晉大喜,又拉著徐許說了不少話,約定徐許第二天一早就去鼎香樓,才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