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分府(1 / 2)

侯門繼妻 peanut 5441 字 2020-06-29

連壽寧大長公主都已經收到了消息,顯德帝只會比她更早。

顯德帝上朝之前,就聽到了楊永說了這件事,楊永甚至還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全部讓人查清楚了,顯德帝自然知道是誰對蘇婉下的手,頓時龍顏大怒。

他早就對壽寧大長公主的所作所為頗為不滿了,迄今為止,他已經明里暗里派人敲打了她多少次了,可她依舊不知悔改。

囂張跋扈,無視律法,草菅人命。甚至無視他的警告,行事越發變本加厲起來,簡直將他這個皇帝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她連誥命夫人都敢隨意殺害,是不是有一天,她連他這個皇帝都敢加害?

他可是知道,壽寧大長公主最近跟胡貴妃走得很近,甚至還有意讓其長孫做大皇子的伴讀,明擺著是想要支持大皇子上位。

他還年輕著呢,她就急不可耐地想要站隊,扶持下一任皇帝,她將他這個皇帝置於何地?

英國公府的權勢已經夠大了,難道她還不滿足,想要更進一步不成?

若是直到現在,他還放任不管,那他這個皇帝怕是也要被人小瞧了。

既然如此,他就遂了她的意。

當天早朝,顯德帝聽完大臣的奏本之後,突然就開始發難了。

當然,他沒有點名道姓,只說,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各家勛貴、官員,一定要約束自家內眷、子嗣及族人,絕不可作出各種有違國法的事情來,那些違禁重利,恃強凌弱,制造冤假錯案,強買他人土地,甚至草菅人命,買凶殺人等等,若是一經發現,決不輕饒。

眾位大臣聽了顯德帝的話,幾乎所有人的心神都緊綳了起來,開始回想自家到底有沒有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來,讓聖上給知道了,這次才借機敲打他們。

畢竟,哪個家族都有些一些糟心事,誰也不敢說自家就一定干凈。

聖上往常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過分,也就當看不見。

無論是東廠,還是錦衣衛,都是皇帝的耳目,若是他們做了什么事,想要瞞過皇帝,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皇帝自己不想去看,不想去聽。所以,眾位大臣都不敢心存僥幸。

甚至很多聰明的人,都下定決心,回去後一定好好約束家人,夾起尾巴老老實實做人,有什么不干凈的地方,趕緊處理干凈了,免得被抓住小辮子。

皇帝這次警告他們,就是不想過於計較的意思,若是他們還不悔改,怕是皇帝就要拿他們就開刀了。

隨後,顯德帝又強調,身為皇室之人,更應該以身作則,遵守國法律法,約束自身,別以為自己流著皇族的血,就可以肆無忌憚,囂張跋扈,不要人命當回事,宗人府可不是擺設。

顯德帝最後這句話,讓很多大臣都舒了一口氣,看來皇帝最後這段話才是重點。如此說來,陛下想要敲打的人,其實是皇室中人了。甚至不少人已經猜到了幾位長公主和大長公主,還有各地藩王,要說這些人中,最囂張跋扈的,莫過於輩分最高的壽寧大長公主了。

陛下接二連三地敲打壽寧大長公主,這次甚至連臉面都不留,直接在朝堂上說了出來,想必是對她,甚至對英國公府都極為不滿了,以後英國公府的聖寵,怕是大不如前了。

這么一想,眾臣看向英國公的眼神都不太對了,英國公也暗暗皺起了眉頭,心里也對壽寧大長公主產生了幾分不滿。

他對大長公主的感情再深,也比不上英國公府的未來重要。

若是壽寧大長公主的行為,已經妨礙到了英國公府,甚至讓陛下對英國公府產生了不滿和懷疑,那他也不會再繼續放縱大長公主了。

顯德帝不管下面的人如何想,最後又提了幾位皇子伴讀一事,只說他自有計較,讓其他人不要白費力氣鑽營了。

其實,顯德帝若不是為了蘇婉的名聲著想,有意壓制此事,他必定讓大長公主去宗人府走一遭。

但即便如此,也給了壽寧大長公主一個極大的教訓,以至於眾人都知道了,大長公主不知做了什么,惹得陛下不喜,已經徹底失去聖寵了。

當天,英國公聽出了顯德帝話中的警告之意,不敢怠慢,他知道自己必須做出點什么事情來,洗清英國公府的嫌疑,也告訴陛下,一切都是大長公主的主意,跟英國公府無關。否則,陛下恐怕真會對英國公府產生不滿之心,沒了聖寵,英國公府離衰敗也就不遠了。

英國公蘇垚下朝之後,也不去五軍都督府衙門當值了,直接打道回了英國公府。

壽寧大長公主此時才剛剛得到消息不久,見到英國公在這個時辰回府了,不由頗為意外,但也沒有多想,像尋常夫妻一樣迎上來笑道:「國公爺怎么這個時辰就回來了?沒有去衙門嗎?」

英國公見到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妻子,心頭一軟,冷著的臉色也緩和了些,但是,想到陛下那番話,他還是冷冷質問道:「公主,我問你,你最近可是又做了什么事?」

壽寧大長公主聽到丈夫冷冷的質問,這才看到他神色冰冷,跟往常的溫和大不相同,心中很是不自在,當場就想發怒,但她還是忍住了,只拉下臉說道:「本宮何曾做了什么事了?國公爺這是從哪里受了氣,竟朝我發起火來了?」

以往只要她說句重話,英國公就會過來哄她。見她拉下臉來,平常怕是早就先服軟了,沒想到這次,英國公神色卻仿佛沒有看到一般,根本沒有過去伏低做小,只嘆了口氣說道:「殿下,我只希望你能告訴我實話,到時候咱們一起補救,還來得及。當然,如果你想讓英國公府因你而惹得被陛下厭棄,以至於敗落的話,你也可以不告訴我。」

壽寧大長公主聞言,臉上終於變色,直視他問道:「你說什么?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英國公府沒有隱瞞,將今天早朝上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壽寧大長公主聽完之後驚呆了,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呆呆地搖頭道:「不,這不可能!我明明做得很隱蔽,何況,我也是才剛剛收到消息,陛下怎么會知道?陛下說的肯定不是我們家的事,對,他說得肯定不是我們家。」

英國公聽到壽寧大長公主的話,臉色一變,心中的那絲僥幸也消失了,冷冷問道:「公主,難道你真做了什么?」

壽寧大長公主回過神來,沖著英國公喊道:「你沖我發什么火?不過是一點小事罷了,有什么可生氣的,陛下就算說了幾句又如何?難道他還真為了一點小事,就不認我這個姑母了不成?」

盡管嘴硬,但壽寧大長公主心里也同樣也是發虛的,甚至產生了一絲害怕的情緒,不過是看不過英國公對她發脾氣,才虛張聲勢罷了。

「小事?」英國公臉色越發難看,「若是小事,陛下怎么會拿到朝會上來說!公主,直到現在,你還要瞞著我嗎?你是不是非得看到我們英國公府徹底家破人亡,你才肯告訴我?」

壽寧大長公主似乎是被英國公的話給嚇到了,臉色變得蒼白無比,但她依舊昂著頭,保持著她與生俱來的驕傲,說道:「本宮只是派人去殺了個人罷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何況,她最後不是沒死嗎,值得你這樣大驚小怪的?」

英國公聽到她真得派人去殺人了,而且還是這樣死不悔改,心中怒火更勝,但他還是強忍著,咬牙問道:「公主,你派人去殺誰了?」

壽寧大長公主說到這里,已經不想隱瞞了,略帶一絲恨意地說道:「還能是誰,不就是那個搶了我們女兒位子,又恩將仇報的小賤人嗎,她不過是我們家養的一條狗,本宮就殺了她又能怎么樣?」

「你……」英國公簡直被壽寧大長公主給氣暈了,顫抖著手指著她,簡直說不出話來。

怪不得陛下會那么憤怒,她把誥命夫人當成什么了,想殺就殺。

「你去派人殺她做什么?你難道不知道,她是陛下親封的誥命夫人嗎?當初陛下就借此事敲打了我們,你怎么還敢對她下手?你這根本就是把我們英國公府往死路上推啊!」

「哼,誥命夫人又如何?她做了那么多對本宮不利的事,難道不該殺嗎?」壽寧大長公主冷冷道,隨後又看了英國公一眼,淡淡說道:「你也莫拿那些大話來嚇我,本宮可不是那些無知的蠢婦,你說什么我便信什么!」

英國公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辦法跟她交流了,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向來囂張跋扈,但他怎么也沒想到,她竟然如此膽大妄為,連誥命夫人的性命都不當一回事。

「好,既然殿下直到現在還沒有悔意,那我對你也無話可說了。」英國公府疲憊地說道,「從今天起,殿下就搬回您的大長公主府去住吧,我們府小,容不下您這尊大佛。以後,無論您做什么,都跟我們英國公府無關。」

「什么?」壽寧大長公主聽了這話,才終於大驚失色,不敢置信地說道:「蘇垚,你竟敢攆我走?誰給你的膽子?」

英國公的神色卻更冷了,淡淡地說道:「公主,不是我不顧幾十年的夫妻感情,而是我也得為英國公府的將來考慮。如果公主對國公府還有幾分感情的話,就請您趕快離開,放國公府上下一條生路吧!」

壽寧大長公主臉色變幻不定,眼中迅速閃過一絲懊悔和後怕,此刻的她,終於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更明白,自己的丈夫根本不是在說笑,他是真得做好了決定,跟她分府而居。

過了好一會兒,壽寧大長公主才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氣一般,聲音干澀地說道:「事情……真得那么嚴重嗎?」竟嚴重到了這種地步。

英國公微微頷首,平靜說道:「殿下,事情就是這么糟糕,陛下沒有讓宗人府介入,而是選擇壓下了此事,已經十分仁厚了。但陛下的忍耐已經達到了,若是公主還不收斂自己的行為,將來恐怕……」

「可是就這么放過小蘇氏,本宮實在不甘心!」壽寧大長公主打斷了他的話,恨恨地說道。

「殿下自然可以繼續報仇,只要殿下舍得自己兒孫的前途的話。還有,讓昭哥兒給大皇子伴讀的事,公主是不用想了,陛下自有打算。」英國公說道。

蘇昭是英國公世子蘇禹的次子,長子名叫蘇曄,以後也是會繼承爵位的,而蘇昭,壽寧大長公主就想要送到大皇子身邊當伴讀,以圖將來有個好前途。

當初,英國公就不同意,怕被陛下誤會,可惜,大長公主一意孤行,甚至都已經跟胡貴妃商量好了,如今,陛下果然不同意。說實話,英國公其實是松了一口氣的。他本人並不看好大皇子,而且陛下正值春秋鼎盛,根本沒有立太子的意圖,這么做不是給他添堵嗎?

壽寧大長公主這才總算接受了現實,知道自己怕是被顯德帝給厭棄了,頓時如遭雷擊。

若是被皇帝厭棄了,她空有一個大長公主的名頭,又有什么用?

所幸,她的丈夫還是愛重她的,身邊又沒有什么小妾通房,但如果分居之後,兩人不能時時見面,感情恐怕也沒辦法像現在這樣好了。時間久了,難保他不會動納妾的心思。

她已經失去了皇帝的寵信,到時候,又有誰給她撐腰?她連對英國公說話,可能都沒有這么硬氣了。

在英國公府,她能當一半以上的家,若是走了,她說的話,誰還會聽?

無論壽寧大長公主多么不情願離開,但為了兒孫的前途,為了英國公府的前途,她都必須離開,她到底沒那么自私,只肯顧著自己。

壽寧大長公主跟英國公府分府而居的事情,更加證實了,陛下在朝會上那番話到底是針對誰,私下里不免打聽大長公主到底做了什么事,惹得皇帝不悅,但查來查去也沒查清楚,又怕惹得皇上個英國公府不滿,也治好放棄了,只是壽寧大長公主的威望,大不如從前,說話或者拿帖子讓人辦事,也不如以前那么管用了,這都是後話。

在壽寧大長公主接到任務失敗的消息時,昌武侯府也同樣知道了這件事,他們甚至比壽寧大長公主更早一步收到了消息。

王太夫人剛剛用過早飯,收到管事朱明祥傳來的消息,頓時大驚,也顧不得王姨娘和二太太、三太太等人剛從她這里離開,便又讓人將她們重新請了回來。

王姨娘等人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個個都是一臉疑惑之色。

王太夫人揮退眾人,只留下了貼身丫頭明玉,和王姨娘她們三人說話。

王姨娘坐在椅子上,輕輕撫摸著自己的小腹。她已經懷孕四個多月,已經顯懷了,氣色看起來也更好了,身體又比以前又豐腴了許多,神色安詳而又滿足,顯然這段時間過得極好。

她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太夫人說話,誰知道太夫人第一句話,就讓她心頭一跳,收斂了閑適之色,愕然看向太夫人。

二太太洪氏和三太太陶氏也跟她差不多,都有些驚訝地看著太夫人。

「小蘇氏不能再留了。」王太夫人說道。

「老太太,您……您這話是什么意思?」陶氏率先開口問道,難道太夫人真要對蘇婉下手了?

現在王姨娘懷孕,基本都是她在管家,王姨娘只是輔助,她也越來越有了當家主母的料,聽到這話,便忍不住開口問道。

她不是關心蘇婉,只是擔心昌武侯會另娶新妻,到時候,她的管家權豈不是就要被收回去了?

王太夫人輕嘆一口氣,說道:「我剛收到庄子傳來的消息,小蘇氏的院子被匪徒入侵了,差點發生滅門之禍。」

陶氏三人俱是大驚,王姨娘急忙問道:「那太太現在如何了?可有被人……」

「她應該是沒什么事。」太夫人說道,「但就算沒有受到什么侮辱,匪徒畢竟已經進了院子,到底名聲已經壞了。萬一傳了出去,我們昌武侯府還要不要做人了?」

「那該怎么辦?」二太太洪氏問道,「我們侯府的名聲,總不能被她給連累了。」

三太太陶氏卻道:「事情不會這么嚴重的,畢竟大家都知道小蘇氏還在府里養傷,就算小蘇氏真出了什么事,也不會算到她頭上,更不會牽連到我們侯府。」

洪氏卻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誰知道這種事會不會被人翻出來呢!何況,知道小蘇氏在庄子上的,可不是只有我們家的人,定遠侯府的人也知道呢!難道我們還能堵上他們的嘴不成?」

太夫人聞言,眉頭皺得更深了,說道:「真是作孽啊!原本以為把她遠遠地送走了,就會沒事了。沒想到,她在庄子上也不安分,竟然還能惹出事來,果真是個禍根頭子,當初我就不該讓她進門。」

聽到太夫人說蘇婉,王姨娘身為妾室,很自覺地低下頭,不參與這個話題。

但洪氏和陶氏就沒有這些顧忌了,陶氏權衡了一番利弊,還是不願意讓蘇婉就這么被休,便說道:「說到底,小蘇氏也是受害人,而且到底也沒出什么大事,何況,此事也不易張揚,倒不如就這么壓下來,當做什么也沒有發生過,這樣對我們大家都好。」

二太太洪氏卻反駁道:「這怎么能行?這種事是壓不住的,我看還得處置了小蘇氏,以絕後患才好。三弟妹這么維護小蘇氏,是怕侯爺娶了新夫人之後,收走了你的管家權吧?」

別看洪氏以前還巴結過蘇婉,但是,一旦傷及自己的利益,她第一個就想要蘇婉去死。

陶氏冷笑道:「我也是為我們侯府著想,可不是為了什么管家權。二嫂才是,自己管不了家,就別去酸別人。自從我管家之後,你陰陽怪氣地諷刺了我多少次了,我一直沒跟你計較,誰知道你越來越上臉了。你若是不服,我可以把管家權讓給你,讓你去管家好了。」

「行了,別吵了,我找你們來,可不是為了聽你們在這里吵架的。再吵就給我滾出去!」王太夫人斥責道。

陶氏和洪氏這才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