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正氣(2 / 2)

愛誰誰 風流書呆 1600 字 2020-06-30

關老爺子和關父原以為皇上多多少少會憋著氣,待要細看卻發現他是真的自責,目中非但沒有怨尤,反而全是真誠贊賞。有明君若此,何愁魏國不興?二人連忙跪下叩謝聖恩,眼眶已是潮紅一片。

聖元帝立即把人扶起來,溫言勸慰幾句,緊張的氛圍頓時被君臣和樂取代。又議了幾樁政務,這便宣布退朝,帝王留下關氏父子用膳,其余人等各去部尉當差不提。

走出承德殿時,莫說文臣武將紛紛上前與老爺子見禮,便是眼高於頂的皇室宗親亦流露出敬畏之態。在一陣陣「帝師大人走好」聲中,父子二人到了未央宮,並未等候多久便被引入內殿。聖元帝已換了常服,正襟危坐,手邊三個食幾已擺滿熱氣騰騰的菜餚,另有內侍端著水盆、帕子等物,欲為二人梳洗,一應准備極為周全。

「帝師請坐,太常請坐。」聖元帝伸手相邀,平易近人,「咱們君臣得宜,不需謹守諸般禮節,權當在自個兒家里,隨意便是。」

關老爺子和關父連說不敢,畢恭畢敬行了禮,這才落座。聖元帝率先動了筷子,二人方優雅進食,行為舉止不卑不亢,表情神態從容自若。種種風貌越發令聖元帝歡喜。

「朕剛接觸中原文化不久,學識有限,每見帝師與太常所呈奏折,皆被那鐵畫銀鉤的字跡所攝,私下想練卻又不得要領,還請二位日後多加提點。」他斟酌良久才開始慢慢引導話題。

關老爺子果然耿直,當即便道,「皇上謬贊,微臣這手書法算不得絕佳,與我那孫女兒比起來還差了一線。微臣手腕帶傷,舊疾難愈,雖筆法圓融卻失了力道。我那孫女兒三歲開始負重練字,又加之穎悟絕倫,才氣天賜,小小年紀已至臻境。不是微臣自誇,便是把當世鴻儒挨個兒指一遍,我那孫女兒也絲毫不遜。」

「哦?三歲開始負重練字?怎么個練法?」聖元帝眸光微亮,嗓音亦添了幾絲黯啞。

關老爺子以為他對練字感興趣,詳細將自己如何鍛煉孫女的事說了出來,什么手腕上綁沙袋,慢慢換成鐵塊、鉛塊,逐漸增加重量;每日晨起讀書百遍,默寫千遍;帶她周游列國,探風物民情,強健體魄,凝練精神等等。

說著說著,聖元帝腦海中已浮現一幀幀栩栩如生的畫卷:一位玲瓏剔透的小姑娘如何哭著鼻子負重默寫,如何搖頭晃腦吟誦文賦,如何在風沙里摸爬滾打,如何在燦陽中茁壯成長。那扎著小羊角辮的稚嫩五官慢慢變為一張驚心動魄的華美容顏,令他心臟重重一跳,緊接著又是狠狠一痛。

待他回神時,思緒竟然再難平復,嘴角的笑容不由斂了下去。但眼前二位畢竟是關素衣的家人,亦是他的股肱心腹,不可怠慢,只得打疊精神應對。等帝師說完,他強笑道,「難道夫人的字跡比太常還好?」

「他心不靜氣不平,字里沾了俗塵,連我都不如,焉能與依依相比。」關老爺子恨鐵不成鋼,心下卻不免嘀咕一句:皇上怎么夫人、夫人地喚依依,仿佛很熟稔似的?

關父哂笑作揖,不敢隨意開腔,免得被親爹炮轟。

聖元帝哈哈笑了一場,不著痕跡地把話題往關素衣身上扯,於是又聽聞許多趣事、糗事,方才那陣隱痛漸漸也就淡了,變成滿足與欣悅。一頓飯吃完,君臣都有些意猶未盡之感,眼見時辰不早又各有政務,這才辭別。

臨走時關父忽然說道,「敢問皇上殿內燃什么香?味道很獨特。」

聖元帝談笑如常,「不知燃了什么,朕出身行伍,對這些不甚了解。白福……」

白福忙道,「啟稟皇上,啟稟關大人,燃的是雲州上貢的桂香膏,大人若是喜歡,奴才這便使人裝一盒。」

關父也不推辭,接了禮盒隨老爺子退走。聖元帝這才大松口氣,從暗格里取出一刀夾宣,湊近鼻端嗅聞,嘆息道,「這香雪海的氣味雖清淡,卻又綿長,即便用器物層層阻隔也是徒勞。」正如那人一般,越是不敢想,越往你腦海里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