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入套(2 / 2)

愛誰誰 風流書呆 1670 字 2020-06-30

車夫恭敬應諾,伸長脖子往宮門里看。因臣屬與女眷是分開飲宴,各自回轉,故等了大約一刻鍾才見關家的馬車不快不慢地駛出來。

「依依,你祖父說你一准兒在宮門口等待,為父這便提早出來了。」關父掀開車簾朗笑,關老爺子冷哼道,「說了讓你少喝點,免得依依苦等,你還不信。」

「都是兒子的錯,兒子貪杯。」關父無奈拱手,末了沖女兒擠眼,讓她幫忙打圓場。

關素衣滿心郁氣盡皆散去,趴伏在車窗上逗趣幾句,惹得老爺子撫須而笑,多雲轉晴。一家人前後駕著馬車朝帝師府行去,入了角門,邊走邊聊。

「皇上今日有些反常,忽而斂眉哀嘆,似乎苦大仇深;忽而抿嘴竊笑,似乎喜不自勝,還將我請到御前設了食案,硬要我陪他喝酒,復又將你祖父邀去,說些不著邊際的話。」關父擰眉道。

「說了什么?」關素衣好奇追問。

「說不該給你賜婚,倒叫你堂堂一品夫人,配了個戴罪之身的庶民,愧對我與你祖父,更愧對你,喝得多了還問我要不要請旨和離。」

關素衣愕然道,「賜婚是他的主意,和離也是他的主意,這位帝王還真是,」略略一想,搖頭莞爾,「還真是個土皇帝,全由著性子來。」

關老爺子不得不替自己學生說幾句話,「他的確是土皇帝,諸事不懂,然他有三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納諫如流,用人不疑,知錯能改。既聽得進朝臣甚至庶民的建議;又用得起白屋寒門,積弱貧士;且還能反躬自省,幡然改途。登基至今雖犯了些錯誤,卻都及時彌補,只要持之以恆,不忘初心,將來必成一代明君。你說他土,焉知他的長處恰在這『土』字兒上。」

「父親說得對。」關父亦深有同感,「皇上的確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只這三點,便足以蓋過前朝任何一位君主。只要你言之在理且真心為百姓考慮,他便會采納,完全有別於那些高高在上,鼻孔朝天的貴族。他讓咱家和離,也是實實在在怕耽誤了你,亦折損了帝師府的尊榮。」

關素衣眨了眨眼,萬沒料到聖元帝在祖父和父親心中竟能博得如此絕佳贊譽。猶記得上輩子,他登基初期手段生嫩,根本彈壓不住世家與宗親,大大小小鬧出不少亂子,及至後來暴動四起才指揮重兵碾壓全境,殺了許多人,堪稱血流成河、白骨露夜,才終於治住朝內朝外。

這輩子,他沒耗費一兵一卒便分化了相權,壓制了世家與宗親,令皇權攀升頂點。這些改變並非因為他換了本性,而緣於他有了更好的謀士,更眼界開闊的臣子。祖父和父親的確功不可沒,但下決斷的人終究是他,所以眼前美好的一切,也都有賴於他。

關素衣忽然就消除了上輩子對聖元帝產生的偏見,輕笑道,「這位陛下倒是挺接地氣的。」

「初時看他,似乎像個脾氣暴戾的武夫,但相處久了便知他其實很隨和。我與你祖父已當面拒絕了他的提議。咱們關家不是那等見異思遷、薄情寡義之輩,既然趙陸離已經知錯,總要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依依覺得然否?」

「自然。」關素衣不想提及趙家,草草帶了過去。

關父察覺她面有異色,卻又不好追問女兒後宅之事,只能隱下不表。說話間,三人已行至書房,關父忽然拊掌道,「若你今日不來,我差點忘了一件樂事。快進去,我剛得了一篇奇文,正待與你共賞。」

關老爺子亦興致勃勃地道,「你還記得尚崇文嗎?」

關素衣記憶力強悍,脫口而出,「二十四師兄尚崇文,與祖父一樣都是口拙之人,平時只知看書,甚少言談,性格似乎有些陰沉。」

「他哪是陰沉,而是外簡內明。前些日子寫了一篇策論,送與我指點,我細觀之下驚為天人,忙把他叫來探討,問答之下條理清晰,邏輯分明,更有高瞻遠矚與開闊格局,實為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文。我與他再三修改再三探討,然後呈給皇上閱覽,又推薦他入三司擔當要職,不日便會下發明旨。你過來看看,也好跟著進益。」

關素衣興致高漲,接過文章如飢似渴地拜讀,而後心猛然下沉。這遣詞用句,行文習慣,怎越看越像徐廣志的手筆?不好,祖父和父親怕是入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