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月(1 / 2)

開學後的第一個月,馮一鳴幾乎每天早上跑到合香居頂樓辦公室去辦公,偶爾才能看著課程表去上幾節課,要不是李帆航幫忙點到,黃博武混跡校園十多年人頭熟,馮一鳴早就被教導處點名了,但即使如此,剛轉正的班主任謝婭珍也找了個機會把馮一鳴的名字在院長查建馳面前提了提。

後果是當天晚上,在余杭照顧外婆的老媽就一個電話打過來,忽而嚴厲訓斥,忽而苦口婆心勸兒子上進,別逃課,做個三好學生……

但是沒轍啊,實在太忙。從八月底九月初,舒化奶、天河乳業因為新聞連播和焦點訪談名聲大噪後,「健康奶、舒化奶、天河奶」的廣告牌遍布中原大地,央視一套的黃金時間廣告位還被吳震送過來,一個月的宣傳轟炸,不管銷量如何,天河乳業的名聲算是徹底打響了。

但魏軍和張韜之前的擔心也成了現實,無數經銷商是開著貨車、拎著鈔票堵在天河乳業門口要貨,李語已經使盡渾身解數,加快培訓速度,下面的工人三班倒,生產線從不停歇,原料供給也很充足,但是產量還是不夠分。

按道理說,馮一鳴讓魏軍出面掌總,自己就不應該摻和,但是魏軍畢竟是外地人,很多事情不是靠言語、金錢就能做成的,馮一鳴無奈之下只能親身上陣,他的關系網主要在青萍,好在青萍這幾年經濟增長速度極快,省里大部分地方對青萍的干部都有些忌憚,效果還不錯。實在不行只能一個電話打給吳震,也顧不上欠個人情了。

這一個月里,紅星畜牧場的收購總算完成了,按照合同天河乳業首批支付的款項達到總金額的五成,這比其他兩個畜牧場首批支付金額比例要高的多,但天河乳業那急著要紅星畜牧場這批工人頂上來,最後不得不簽下這份合同,雖然馮一鳴知道找吳震背後的吳海峰出面,很可能會有變化,但是他還是沒這么做,如果集團整合資源後決定遷移江河,這就是江河市不大不小的一個談判籌碼。

天河乳業的貸款已經完成,為此張長河去省里談事的時候還特意把馮一鳴叫到市區來,堅持要天河乳業在青萍市貸款,但省中行也不肯松口,最後只能取中,兩邊都貸了一部分,就為這事,張長河還指責馮一鳴吃里扒外。

有了資金支持,廣告宣傳又有先天優勢,天河乳業通過魏軍在羊城、吳震在燕京招聘了不少行業內的骨干,彌補了人手缺口,到九月末,天河乳業的產品以舒化奶為突破口成功在全國范圍內鋪開,所有一二線城市,華東、華北,中原區域,天河奶的廣告牌處處可見,所有的超市、賣場都將舒化奶、天河奶作為拳頭產品。

馮一鳴在學前街上隨意邁進一家超市,開放式冰櫃上天河奶的牌子立在最前面,他還仔細看了又看,剩下的幾個乳制品牌大都是國內最大的乳業公司產品,原本省內的幾家乳業公司要么被天河乳業吞並,要么資金鏈斷裂關門大吉,就算是恆隆乳業聽說也快撐不下去了。

九月三十號傍晚。

馮一鳴摟著張晶晶在湖邊漫步,不時伸個懶腰,這段時間每天精神緊張,對電話鈴聲格外敏感,就怕哪兒出了什么岔子,現在各個方面都上了正規,有魏軍盯著,天河乳業的運轉還算流暢。

「所以說,管理這玩意是一通百通,雖然老魏對乳制品這一行技術一竅不通,但不阻礙他在高層的管理水平。」馮一鳴邊做著擴胸,邊對張晶晶說:「這學期有不少管理學方面的課程,你有疑問回頭問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