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來不來得及(1 / 2)

威武不能娶 玖拾陸 1170 字 2020-06-30

夏太醫聞言,尷尬極了,但還是認認真真給皇太後診脈,寫了脈案。

皇太後的身體都是一些老毛病了,畢竟年紀在這里,不可能無病無痛的。

夏太醫關照了幾句,便起身告退。

蔣慕淵也退出來,快走了幾步,跟上了夏太醫:「還有一些事情想請教大人。」

夏太醫頓足。

蔣慕淵問起了洪水之後防疫病的事情。

夏太醫理了理思緒,把想到的詳詳細細都說了一番,又道:「太醫院也點派了人手,明日與徐侍郎等工部的大人們一道出發,梁院判領隊,他經驗豐富,應該能幫上小公爺的忙。」

蔣慕淵笑道:「防疫這一塊,我心里沒底,有梁院判同去,添了不少底氣。」

夏太醫忙拱手道:「小公爺不要這么說,您這個年紀已經能夠獨當一面,為聖上排憂解難,真是英雄出少年。下官說句厚顏的話,誰家養兒子,不想養個小公爺這樣出眾的呢!」

「夏大人這就抬舉我了,」蔣慕淵笑著道,「府上幾位公子,不也是自幼習醫,頗有建樹嗎?我聽說大公子如今在善德堂坐診?」

提及長子,夏太醫的眼中,多少也透出些許驕傲來,道:「下官今日是厚臉皮厚到底了,那幾個兒子,只要他們能承繼這衣缽,能潛心在醫道上,能救苦救急於百姓,那總算也沒辜負在祖師爺跟前磕的頭。」

蔣慕淵頷首,又問:「小公子是跟著烏大人習醫吧?」

夏太醫微微擰眉,略一思量後,道:「不瞞小公爺,這小兒子是下官眼下最操心的。醫者,要考量的不僅僅是醫術,懂醫理,不等於會看病。就像考官一樣,能背得出墨義,能寫得好策論的,不一定能當好父母官。」

「夏大人是覺得小公子在人情梳理上還……」蔣慕淵道。

話說到了這里,夏太醫也不含糊,頷首應了。

蔣慕淵放慢了腳步,前後思索了一番,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也是走得多了,看得多了,才漸漸能領會一些。

夏大人,小公子跟隨烏大人多年,醫理上應當已然全備,與其讓他留在京中,不如您試試讓他遍行天下。

您的熟識里,應該有能為他引路的,結伴行醫,多走多看,會有進益。

我再多提一句,如今兩湖一帶最缺醫者,您也可以讓他跟著太醫院的大人們一道去。」

這一番話,讓夏大人怔住了,他豈會不曉得蔣慕淵說得極有道理?他年輕時也曾在外游醫,積攢下無數經驗,深知這種經歷,對人情世故上的益處極多。

可夏易到底是小兒子,他心疼小兒子最多,要不然,也不會鋪路替他拜到烏太醫名下。

只是數年下來,夏大人漸漸的也察覺到了夏易的長處及短處,他知道必須改變兒子,卻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今日與蔣慕淵也是正巧就聊到了這里,對方的話無意讓他堅定了許多。

兩人一道走出宮廷,聽風候在不遠處,小跑著過來。

夏大人見此,行了一禮,告辭道:「小公爺的話,讓下官茅塞頓開,下官回去好好與小兒說說,他也到了要行天下的時候了。」

聽風瞅了眼夏大人的背影,好奇道:「爺,您點撥夏大人什么了呀?」

「讓夏易跟著太醫院的人去兩湖。」蔣慕淵隨口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