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巔峰較量(1 / 2)

「說了這些,大家也就明白,均攤風險的投資邏輯本質,就是擴大基數,最終才能找到那個成長性最大的超級項目。要知道,互聯網項目的成長速度是幾何級的,一個項目如果能充分成長,其所帶來的盈利,足夠覆蓋九個失敗項目的投資損失。」

……

李楓所說的這種投資模式,在後來的投資界是普遍運用的基本投資方式,但是在2002年,由於在商業化應用領域還不夠深入,互聯網項目其實並不多,而且每個項目的成長周期還沒有未來那么短,也就是說,這一時期互聯網項目具有「慢成長性」。

在十多年之後,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規模普及之後,互聯網項目的成長性就變得非常之快了。

通常情況下,三個月之內,一個項目要么已經死了,要么已經成長起來了,超過三個月還不溫不火,沒有出現第一次幾何級上升的項目,基本上就是個殘廢項目,已經失去投資價值了。

但是這種經驗在2002年還沒有出現,就算是研究精神的老教授,也不可能知道。

所以這些對於李楓來說平平無奇的知識,到了2002年的課堂上,就成了醍醐灌頂的真言。

謝長庚已經連抬杠性質的問題都提不出來,而是傻呆呆地看著李楓,

他漸漸開始發現,李楓的大局觀非常之大,遠遠超出了他那些細碎的技術分析手段,可以說他講的那些技術分析,在這個大局觀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甚至顯得有點婆婆媽媽了。

但是老謝仍不死心,畢竟他是國內頂級教授,學術界的知名大人物,怎么會被一個剛剛入學的學生忽悠住呢。

「李楓,你以現代保險制度舉例,說明互聯網投資領域的大局觀,這套觀點非常新奇,也很有邏輯性。」謝長庚說道,「但是這僅僅是大局觀,如果用來指導每一個實際的投資項目,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吧。」

「那我就來說說著眼於投資一個實際項目時的指導邏輯。」李楓頓了頓,毫不慌張地說道,「互聯網創業項目的特點,是存在一個黃金成長期,這個成長期通常只有三到六個月,錯過了這個時期,也就錯過了天使輪,失去了投資回報最大化的機會。當然,不同的投資人有不同的特點,有的人擅長投天使輪,有的擅長a輪b輪,有的擅長做上市輪。」

「那我們就以天使輪為案例進行剖析,天使輪的特點,是項目的商業模式完全不清晰,客戶也不穩定,我們需要依托自己的想象力來展開後續的商業邏輯,至於這個邏輯能否走得通,一方面是投資者的眼光,另一方面是運氣。早期投資的目的,主要是走市場,而不是走研發,因為市場上牛逼的技術很多,但是牛逼的連接模式卻不多。請記住,互聯網永遠是在做連接,牛逼的連接模式,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但是牛逼的技術則未必。」

「所以投資界有一種說法,技術是可以買得到的,但是市場是買不到的。早期做市場,實現的是與用戶的充分連接,是要以這種連接去激發潛在的商業邏輯的。所以說連接越充分,激發的商業邏輯就越強大,變現的能力也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