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姚家和林家的區別(2 / 2)

嬌嬌半蹲在地上,懷里摸出一個小盒子,盒子里是成排的銀針,抽出幾根扎到林平穴道上,然後又給林平灌了一瓶果汁兒。

其實,對於林平這種情況,掛水是最快的辦法。她前世雖然不是大夫,但隱居的老家山區,路況有些復雜,為了防備急病不能外出就醫,她倒是准備了一些簡單的葯水和針頭針管兒,可是一直沒舍得在自己身上練習過。

當然,就是練習過,今日這樣眾人環顧的情形之下,也不能拿出來啊。

幸好,林平身體底子特別強悍,挨了幾針,肚里又有了清甜的果汁,及時補充一下糖分和水分,他雖然還沒有睜開眼睛,但呼吸卻是好了很多,嘴唇也在蠕動。

眾人都是歡喜嚷著,「哎呀,好了,好了,就快醒了,嘴巴都動了。」

「這小子,幾年沒回來,一回來就讓大伙兒懸心。」

董氏蹲在孫兒另一邊,這會兒長松一口氣,才覺出腿軟,干脆也坐在了地上。周心秀生怕老太太涼到,也不好進屋取墊子,就悄悄把鞋子脫了,慢慢塞到了老太太身下。

老太太一心在孫兒身上,也沒發覺。倒是聽得動靜從院里趕來探看的姚老先生和姚長鳴,碰巧看個清清楚楚。

姚老先生瞧了兒子一眼,沒說什么,但心里卻是嘆氣。

他一生有兩子一女,兒子和閨女不必說,都是孝順的。女兒出嫁之後,離家遠,只有年節走動。但兩個兒子都伺候在跟前,兒媳不能說不孝順,但也不過是早晚請安,有事時候聽吩咐,他一直覺得這就很好了,也為此很是欣慰。

但同林家的兒媳一比,他才知道差的實在太多了。

林家兒媳待公婆,就像親爹娘,甚至比對親爹娘還孝順。大事小情,不是順從公婆,那是真心實意的聽從。

兩個詞,只相差一個字,卻區別太大了。

若是這個場景,換了姚家兒媳,會吩咐下人回去取墊子,會低聲溫柔勸慰,甚至跟著抹眼淚,好似同婆婆妯娌一般關心侄兒。

絕對不會像周心秀這般,不違背老人的意願,也不讓老人吃苦。全然不管,代價是她要穿著襪子站在深秋的泥地上…

「長鳴啊,過些日子,我打算把大山收到門下。」

姚長鳴聽得老爹嘆氣,心里自然知道老爹在遺憾什么。其實在林家住了幾年,他也常常對某些事產生懷疑。

在他心里,姚家沒落難之前,他和妻子相敬如賓,家里有兩個小妾,也不曾吵鬧。妻子出身世家大族,早晚給爹娘請安,從來不偷懶,兒女也是常來盡孝。

但相比林家眾人,他才漸漸明白。他和妻子,更多是為了維持個恩愛的假象,兒女們盡孝也是為了禮法,為了聲名…

而林家不是如此,夫妻會斗嘴,老爺子會責罵兒孫,小子們會抱了妹妹滿院子跑,兒媳會為了婆婆脫鞋做椅墊兒。

這些也許都不合禮,但卻讓人忍不住羨慕,更覺得這樣才是家。

若是原來,他還會攔著老爺子,不是林大山如何不好,是老爺子身份太高,「半聖」兩個字,大越千百年以來,也就被世人戴在了老爺子的頭上這么一次。半聖收關門弟子,是何等的大事,自然要慎重。

但這一刻,他直接就點了頭。

「父親,都聽您的。」

姚家已經定型了,即便將來團聚,也不能像林家這般親近熱鬧。索性不如收了林大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爺子若是在姚家不舒坦,總還可以名正言順的住在林家。

林家熱鬧和睦,老爺子心里歡喜,自然也就長壽健康。

林家眾人根本不知道,周心秀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讓林大山做了半聖的關門弟子。這會兒,眼見林平還沒睜眼,馮氏就急了,「嬌啊,你二哥怎么還不醒?」

「娘,我二哥許是路上跑的急,很久不吃不喝,身體虧得厲害。這會兒要慢慢補水,怎么也要半個時辰才能醒。」

嬌嬌耐心解釋著,生怕老娘再昏倒。

「這就好,這就好,」馮氏對閨女是一千個一萬個的相信,嘴里又罵兒子,「這個不省心的東西,家就在這里,還能長腳跑了啊,著急什么!」

「哎呀,大嫂,平哥兒這是心急,怕家里出事呢。咱們在這里不覺得,外邊不知道傳的多凶險呢。」

「是啊,他聽說了,肯定嚇得厲害。孩子一片孝心,咱們少說幾句,以後慢慢再教。」

眾人七嘴八舌的勸啊,林老爺子也看了好一會兒了,就道,「這里風大,先把平哥兒抬回家里去。」

「不用了,我來背平哥兒。」林大海彎腰想要把兒子背回家,沒想到林平還挺沉,他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愣是沒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