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 人證物證(2 / 2)

只有王丞相一系的官員們沉默低頭,有閣老看不過,就道,「丞相大人,以為如何?」

王清臣好似熟睡方醒,抬眼看看眾人,拱手同明德帝行禮,應道,「皇上,關外戰場究竟如何,我們都不清楚。不如請唐元將軍,還有軍中之人問詢幾句。」

世家一方立刻就有人反駁道,「誰不知道唐將軍同戰王交好,而戰王嫉恨三殿下比他軍功更盛,怎么會公正直言?」

「那就請軍中小將,甚至兵卒前來問詢!」

唐元早就氣炸了,他雖然不喜三皇子的做派為人,但西征戰場上,蠻人確實是四散奔逃,幾次大勝下來,蠻人也掉了兩千個腦袋。

他再是懷疑,偶爾私下也忍不住嘀咕,也許上天真是這次瞎了眼,選中了這個三皇子做大越的下一任帝王。否則,文武雙全,戰無不勝的王爺怎么就殘了腿,三皇子怎么就如此異軍突起。

但昨日他回城到兵部辦事,惹了一肚子的氣,晚上留宿家中,恰巧被龍興鍾召來上朝。

終於,真想大白!

他恨不得上前,打死三皇子這個賣國賊。這滿朝的文武百官,沒有一個比他更明白炸雷和煉鋼之秘的重要。

若是被蠻人得去,大越絕對沒有活路!

生靈塗炭,血肉紛飛,簡直就在眼前。

幸好,站在他身旁的武將是他的妻舅,死死拉著他,才忍到這樣的時候。

他大步上前,直接跪倒,高聲道,「皇上,末將唐元,可作證三殿下軍功有假。當初三殿下初到草原,恰巧有蠻人叫陣,三殿下堅持出戰,結果大敗而回,為了保護三殿下,損失兵卒三百余條性命。三殿下為此半月不曾出帳篷,之後孫副將突然要求出戰,去在戰後失蹤,時隔一日回營,借口被蠻人沖散。

沒過兩日,三殿下強烈要求出戰,所到之處,蠻人四散,雖然斬敵不多,但蠻人卻是望風而逃。

之後,大戰小戰必定如此。蠻人突然沒了爭勝之心,連連後退,直到五百里開外。

當日只覺蹊蹺,如今卻發現漏洞百出。若不是早有約定,蠻人為何見到三殿下就四散奔逃,主動後退?大戰小戰加一起不下二十場,只斬殺兩千余人。要知道,戰王當日勇武蓋世,每戰身先士卒,斬敵千人。

如此反差,三殿下軍功定然有假!末將所說,句句屬實。皇上可以派人去問詢身在含山關的崔召老將軍,就是軍中也人人皆知。」

眾人在京都,只聽說捷報連連,具體關心斬敵多少,如何斬敵,卻是不知。

這會兒聽得清楚,這才明白,為何各處對三皇子贊譽有加的時候,西征軍歸來的傷兵或者侍衛們卻是沉默,甚至冷笑嘲諷。

沒過多久,十五皇子等七八個小將也趕到了。

他們原本都在京畿道大營,見得戰王兵符,趕到城外,預備關鍵時刻護駕,聽得宣召,這才進城而來。

路上,他們也聽明白為何宣召,進了大殿,跪倒行禮之後,幾人都是把戰場上的情形說的清清楚楚,特別是鍾正,他既是皇子,也是西征親歷者,說話少了委婉,更是直白。

十七八歲的年輕小將軍,一身盔甲,腰背挺直,說話鏗鏘有力,一身正氣,頓時成了沉悶大殿內的一股清流。

就是懷疑大越是否氣術已盡的老臣們,也是免不得多看幾眼,心里隱約添了幾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