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上哪都被糊弄】(2 / 2)

夢回大明春 王梓鈞 1357 字 2020-07-01

「吾怎能跟家祖相提並論,不敢當,不敢當。」宋際謙虛無比,心里卻樂開了花,他從小崇拜的就是祖父。

在宋昂統治水東的數十年間,雖然也發生過多次叛亂,但大體上趨於安樂清平。每當有叛亂發生,宋昂都是剿撫並舉,事後嚴厲責罰激起民亂的土司,並且還減餐反思自己的過失。

到了宋昂晚年,水東之地安居樂業,竟不復有任何叛亂出現!

日子稍微過得下去,哪個小民願意造反啊?

宋際跟沈師爺閑聊幾句,便邀請眾人去吃早飯,飯後又帶著幾個隨從,跟隨他們一起出城。

行至城外馬驛,宋公子說:「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沈兄,你我就此別過,且在山中等吾好消息。」

「靜候宋兄佳音!」沈復璁抱拳道。

穿青寨眾人往北走官道,宋際則帶著隨從朝東北而去。

宋氏族學有兩個,一個建在貴州城東北,那里有洪邊宋氏祖宅,後世叫做「北衙村」。另一個建在養牛圈,即後世的開陽縣雙流鎮。

宋公子在隨從的保護下,騎著毛驢在竹林里趕路,下午時分便來到鳳凰山下的「北衙」。

永樂二十二年,宋斌在此地修建私宅,因此就有了洪邊宋氏。

宋家私宅建得巍峨森嚴,儼若朝廷衙門,又如宮室殿堂,因此被稱為「北衙」或「金殿」。

族學便設在北衙當中,有二十多個孩童正在上課,皆為附近數司的宋氏子弟。

宋際沒有進教室,而是去了旁邊雅舍。

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儒生,正品著香茗悠然讀書。他見宋際進來,放下微笑道:「無涯,你怎么有空來這里,不去四處奔走建社學嗎?」

「叔父,你看這字。」宋際獻寶似的,將沈復璁寫的那頁紙拿出來。

儒生名叫宋炫,字廷采,乃宋昂幼子,宋際和宋靈兒的幺叔。此君被譽為「洪邊三宋」之一,不修科舉文章,耽於詩詞歌賦,喜歡跟漢家讀書人來往。

宋炫接過來一看,不由拍手贊曰:「好字!」

宋際笑道:「若非好字,吾又怎會拿來給叔父鑒賞。」

宋炫又略微搖頭:「可惜沾染匠氣,缺了幾分灑脫韻致。」

這就是叔侄倆的區別了,宋炫追求詩詞文學,性格風流瀟灑,自然不喜因循守舊的台閣體;而宋際則守禮崇聖,台閣體對他而言,就是天底下最好的書法格式。

聽到幺叔批評沈復璁的書法,宋際難免有些失望。只得投其所好,說起沈復璁的詩才,還把李東陽那首《鎖繼恩》拿出來討論。

這果然對了宋炫口味,喜道:「那位沈朋友,看來詩文造詣頗深,或可請來切磋一二。」

宋際趁機說:「沈兄不但詩文了得,還通曉四書五經,吾欲邀之擔任族學教諭。」

「可也。」宋炫點頭道。

宋炫是宋氏族學的校長,有他同意,此事就算定下了。

至於讓王淵進族學讀書,宋際自己就可以做主。

宋炫手捧《西涯詩錄》,讀得是津津有味,說道:「此書暫且寄放在族學之中,待吾慢慢品讀。」

宋際有些不舍,委屈道:「叔父,這是昨日新買的,花了二十兩銀子,我都還沒讀完呢。」

宋炫立即斥責:「汝治《禮經》二十載,就不知長幼禮節嗎?吾為叔,汝為侄,竟為一本詩集而起爭執?」

「我……」宋際頓時語塞,郁悶道,「那請叔父快快把書看完,侄兒先告辭了。」

等宋際離開雅舍,宋炫才嘀咕道:「這個憨貨,讀書都讀傻了,隨便幾句話就能打發。還是宋家嫡長孫呢,可萬萬不能讓他繼承家主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