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兵變】(2 / 2)

夢回大明春 王梓鈞 1942 字 2020-11-20

席書接到朱振的奏疏,一邊派人發回北京,一邊舍棄隨從獨自趕路。

奏疏還沒到京,席書已經策馬狂奔,冒雪來到大同城外。

下馬換上官服,席書大喊:「三邊總督席書,奉皇命前來平亂,爾等還不快快開城投降!」

城內士卒嘩然,連忙去稟報朱振。

不多時,朱振親自出城迎接:「罪臣朱振,叩見席總制!」

席書質問道:「兵變士卒,可都約束好了?」

朱振說道:「大同兵戈已息,軍士秋毫無犯,只求朝廷寬恕罪責。」

席書說道:「朝廷是否寬恕,自有大臣商議。」

朱振驚訝道:「席總制沒帶來招撫皇命嗎?」

「暫無,」席書說道,「我隨你進城便是,且詳細說說兵變首尾。」

朱振就這樣陪著席書進城,把兵變經過細說一番。

進城之後,朱振再問:「席總制,朝廷可願招撫士卒?」

席書微笑道:「你好生約束士卒,我自會如實稟報。」

朱振更沒底了,他對席書也不了解,只知道這位在陝西賑過災,還在陝西鎮壓過飢民起義。

當晚,朱振設宴款待,兵變軍官也來參加。

朱振的情況非常尷尬,他雖然占領了半個大同邊鎮,可卻不能完全控制麾下士卒。他說自己可以請求朝廷招撫,那些兵變軍官才聽他的,甚至一路秋毫無犯。

可一旦朝廷不願招撫,又或者打算懲治兵變軍官,朱振可能會第一個被手下殺死。

今天這個宴席,朱振說了不算!

一個百戶問道:「席總制,朝廷打算如何處置咱們?」

「不知,」席書可不會言語服軟,否則就是縱容兵變,但也不能逼迫太甚,說道,「朝廷大臣商議之後,自會拿出章法。你等要做的,便是約束各自士卒,不得再有任何違法亂紀之事。」

另一個試千戶說:「朝廷不給出章程,我等如何敢招安?」

「等著便是。」席書說道。

「嘿!」

又有個百戶拍桌子,指著席書說:「你這總督,一問三不知,皇帝派你來有何用處?」

席書冷笑:「吾身為三邊總督,敢獨自進城,還沒有誠意嗎?朝廷自是有意招撫,但你等若是殺孽太重,調兵鎮壓又如何?我便在城里住下了,皇命一來,該怎樣便怎樣。你們兵變都敢,還怕我一個文官?」

眾軍官無言以對。

席書又說:「你等可知罪?」

朱振帶頭跪下:「吾已知罪,請求朝廷寬恕。」

眾軍官面面相覷,只能跟著跪下。

席書說道:「既已知罪,都起來吧,等著朝廷發落便是。此間情形,本官亦會如此奏明朝廷。」

軍官們回到座位,紛紛大吐苦水。

一個百戶說:「席總制,你可一定要跟陛下說清楚,咱們也是逼不得已啊。張文錦和賈鑒貪得太過分了,咱們妻兒老小被調去北邊,卻連屋子都不好好修建,前些日子凍死了許多兄弟和家眷!」

另一個軍官說:「應州之役,咱也跟著陛下打過蒙古小王子。可論功行賞,咱只分到幾斗米,封賞全被上面的吃了大半!」

又有軍官說:「我還跟著王二郎救過駕呢。當時陛下被蒙古騎兵追擊,王二郎帶著咱們救護陛下,被蒙古小王子堵在山里出不來。當時,陛下離我就兩三丈遠,夜里陛下烤火的柴禾還是我遞過去的。他娘的,拼死追隨陛下打仗,到頭來只賞了一兩銀子!」

席書扭頭看向朱振:「論功行賞之時,你在做大同總兵吧?」

朱振尷尬道:「還沒呢。當時王總兵卸任,在下還沒到任,論功行賞是鎮守太監在主持。」

席書瞬間明了,那個鎮守太監,估計故意把總兵王勛調走,又趕在朱振沒有赴任之前,匆匆忙忙便把戰功封賞給搞定了,打時間差不知貪墨了多少銀子。

席書說道:「你等的委屈,本官會如實稟報,定然還你們一個公道。」

一個軍官問:「席總制說話算數嗎?」

另一個軍官說:「若王二郎在此就好了,聽說王二郎賞罰分明,而且他在陛下面前也說得上話。」

席書說道:「本官是王二郎的老師。」

「呵,那敢情好!」

「席總制,剛才咱們有眼不識泰山,這杯我向你賠罪!」

「席總制且放心,我等必然約束士卒,只等著朝廷發落,任殺任罰,沒有二話!」

「……」

屁的任殺任罰,若朝廷真打算殺掉一批帶頭者,眼前這幫軍官必然真的造反。

席書穩住這幫兵變頭子之後,立即寫信告之朝廷實情。他這封信,都被兵變頭子仔細檢查,沒有問題才能安全送出城。

真的只是招撫,不做任何處罰?

怎么可能!

大同鬧這么一出,王淵正好安插武進士、武舉人。相關責任人,暫時肯定不能嚴肅處理,但再過一兩年就可秋後算賬了。

當然,那個中飽私囊的鎮守太監,不管現在已經調任何處,王淵都會追查到底!

這次釀成兵變的罪魁禍首,也會逐一查處,順便清理軍田,安插流職武將。

席書暫時可以不用回京了,戶部尚書也可以讓給楊廷和的人,抓住良機整頓大同邊鎮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