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鄉紳幫著搞人口普查】(2 / 2)

夢回大明春 王梓鈞 1258 字 2021-01-22

但是,因為王淵增加土地納稅權重,瞞報人口越多,大地主分攤的人頭稅就越多。因此,大地主會逼著州縣官員,盡量把隱匿人口統計在冊。

同時王淵更改政績審查標准,因為農業賦稅額度不變,不再把增加田賦作為衡量政績的內容。將人口增加提到前面,在冊人口增長越多,官員的政績考評就越優秀。

如此,地主為了少攤人頭稅,官員為了提高政績,都願意多多統計人口。

而統計出來的人口越多,總稅額又不變,分攤到每人身上的人頭稅就越少。這樣宣傳開來,鄰居可能主動舉報,某家隱瞞了人口雲雲。

若不出什么差錯,一條鞭法推廣開來,大明的注冊人口會越來越多,百姓平攤的稅金會越來越少,實際達到攤丁入畝的部分效果。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大地主肯定通過各種手段,隱瞞自己新獲得的土地。差吏也會瞞著州縣官員,悄悄隱報人口數量,卻按實際人口收取,多出來的那些揣到自己腰包。

只能靠大明君臣,定期清查田畝,定期清查人口。

國家是靠人來管理的,即便是現代社會,看似完美的法律制度,也會因為執行者而走樣。

王淵只能變當世法,盡量做得靠譜一些,管不了百年之後的吏治問題。

至少,王淵給了地方官清查人口的動力,不像以前,地方官主動瞞報人口。

今天山東的秋糧(秋季賦役)收得很晚,而且剛開始征收,就出現非常戲劇性的情況。

桂萼和史道面面相覷,隨即哈哈大笑。

史道說:「此為意外收獲,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桂萼搖頭苦笑:「如此場面,不知王相有沒有料到。」

啥情況?

一條鞭法公布之後,山東各州縣的大地主,竟然集體跑去找父母官申訴,說本州縣的人口數量不對。請求暫緩交稅,先清查人口再說,而且士紳豪強們幫著清查人口。

大地主的這個做法,純粹是想少攤賦役銀子。

桂萼說道:「給他們一個月時間清查人口,重新報上來計算。」

一個月後,山東各地報上新的人口數量,全省加起來竟有800多萬人,比之前的統計數量翻倍,比朱元璋時期增加200萬人!

明代的人口瞞報有多嚴重?

拿朱元璋和朱厚照兩朝相比,全國只有貴州、廣西等省,因為改土歸流而增加人口。大明開國上百年,南直隸人口銳減200多萬,浙江人口竟然銳減500多萬,朱元璋泉下有知估計想跳出棺材殺人。

而山東,元末明初戰亂不休,洪武二十六年都有525萬人,到現在居然只剩四百多萬。糊弄鬼呢?

桂萼和史道也沒刁難,仍按之前的定額測算系數,每人或每畝需要繳納的丁役錢下降一半。

地方士紳豪族還想少攤,聯名請求布政司:「再給我等兩月時間,定然幫助父母官,查出更多的瞞報人口!」

桂萼回復道:「人口可以繼續清查,今年就按第二次審定的結果交稅。明年清理出的人口越多,你們需要交的丁役錢就越少。若敢虛假增添百姓人口,一旦查實,經手皂吏流放殷州、經手文吏流放天竺、經手佐官流放南洋、經手主官流放邊鎮!」

很扯淡,以前苦惱於人口不漲,現在害怕人口增長過快。

歷史上,終明一朝,巔峰人口也就7000萬。

恐怕王淵版的一條鞭法推行全國,紹豐朝的人口就會直接破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