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移冊法】(2 / 2)

夢回大明春 王梓鈞 1138 字 2021-02-02

黃亮說道:「當定下獎懲制度,若奴隸作戰勇猛,或者為漢民耕種多年,可以還他們自由之身。把他們的戶籍,從余冊移往副冊。副冊之人,若作戰勇猛,或者歸化多年,可將他們的戶籍,從副冊移到正冊。今後若要征稅,正冊之民稅輕,副冊之民稅重,則人人都想入正冊。如此,副冊之民、余冊奴隸,皆願為陳指揮效死。」

陳立仔細思考一陣,說道:「好法子,便稱為『移冊法』。」

分配給漢人移民的奴隸,本質上歸陳立所有,給奴隸移冊可以操作。

今後,盛州就有三等人,一為漢民,二為自由民,三為奴隸民。

底層奴隸民,效力若干年之後,就自動轉為自由民。自由民歸化若干年,又能自動轉為漢民。如果他們立下大功,可突破固有年限,直接因功晉升等級。

妻子兒女的戶籍等級,隨丈夫或父親一起晉升。

軍隊在香松鎮駐留當日,陳立就宣布了移冊法。並當場把最先順服的兩個部落,一共2000多土著自由民,集體移到正冊做漢民,一切待遇等同於漢人移民。

全軍震動,士氣沖天!

漢民可以免稅五年,之後逐年增稅,直至增加到正常水平。

而臣服的土著部落,每年都要納貢,也就是變相收稅。這兩個部落歸化為漢民,等於今後五年都不用納貢了,自然高興得手舞足蹈。

其他六個部落,全都蠢蠢欲動,想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立功。

奴隸士兵同樣如此,而且積極性更高。他們若是立下戰功,直接就能轉為自由民,說不定還能分到一個老婆。

「為陳指揮效死!」

一百多個西班牙人,齊刷刷跪在地上,他們是幾年前的戰俘,現在的身份全是自由民士兵。

他們,也想做漢民。

原因很簡單,漢人移民規模太嚇人,以平均每年1200人的速度增長。反觀西班牙殖民者,移民數量增漲十分緩慢,長此以往下去,西班牙將被徹底趕出殷州!

在熟悉雙方情況之後,這些西班牙戰俘,自然願意站在漢人那邊。

國家?民族?

抱歉,他們沒有這個概念,反正誰厲害跟著誰混。

為了避免漢人士兵心理不平衡,陳立又做出規定。此次出征,漢民可分享戰利品,自由民和奴隸民不得分享戰利品,且戰利品必須由長官統一分配,嚴禁私藏!

於是,漢人士兵也高興起來,歡呼著要去跟西班牙人打仗。

看著氣勢如虹的雜牌軍隊,陳立心里非常激動,也對黃亮的才能徹底認可。

黃亮出的那個主意,可非什么小計謀,而是給盛州制定了「國策」。

移冊法,後來甚至傳到整個殷州,被各地的頭領們采用施行。

也就閃金河、流金河畔的移民不管這些,他們是被打包流放過來的山東流賊。他們不斷侵略土著部落,耕種、生產、戰爭、殺戮、俘虜人口,每個頭領名下都有大量奴隸,再從奴隸當中培養家丁私兵。為了驗證土著私兵的忠誠,還喜歡搞投名狀那套,讓土著私兵去殺土著百姓。

他們也不主動從大明移民,後代幾乎全是混血兒和純種土著,最後純種土著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混血兒後代。

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北殷州傳播漢話,被他們征服的土著全被強迫改說漢語。